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獨立思考
教育文化
愚人
9月 06,2016
對教育體制有感的學測考生
在捷運上聽見兩個16、17歲的學生說著,模擬考錯三題就沒有心中想要的級分了,同時討論著哪一科、哪一個版本錯幾題就掉一個級分。而這個話題,充斥在我生活的周遭,班上同學也常說著一樣的話,尤其是重視成績的學生們。 臺灣的教育,讓學生們執著於一題兩題的差異,斤斤計較,但卻無法普遍讓學生想去思考──面對中華民國政權現在在國際上的困境,能否自己組織出策略解決;卻無法普遍讓學生知道世界上現在最急迫的議題...
教育文化
吳傳立
6 月 13,2016
如果有一天
文化部長鄭麗君日前到立法院報告「台灣出版社市場的困境與突破」,對於目前出版業的困境,表示會考慮「圖書統一定價制」,制定目的則是「讓出版業者能獲合理的利潤」,「避免大小通路之間競爭失衡」。 身為出版社,思考的是「出版社如何在新時代中存活、獲利」;文化部長鄭麗君思考的則是「如何健全(目前的)產業生態」,兩者的角色不同、思考的層次不同;相同的地方,則是都在思考「如何解決今天的產業問題」。筆者以為...
王麒愷
8 月 02,2015
悼念那個二十歲月
這波抗議高中課綱修改的浪潮儘管些許濫情,然而社會大多數人對於這群高中生的輿論卻在於說他們寫錯了什麼字或者論述空泛(菁英的凝視)、道他們魯莽闖進教育部或者冒犯師長(父權結構的質疑)等等,但,此刻何曾不是一個重新思考教育體制的時機?民粹之後,是否也該正視那些在這社會觀下的扭曲與耗損的青年靈魂?以及這個「王道」體制下到底造就了哪些人,而那些人正只顧富裕自己卻逐漸吸乾下一代的生活沃土?...
有樂
五月 14,2014
【時事想想】豬的原則 豬的命運
5月12日呂學樟委員在中研院的發言,如果報紙所稱無誤,那麼所謂「斯文掃地」,說的大概就是這樣的事了。而不幸的是,這竟然發生在二十一世紀的臺灣。 十幾年前,我還是個大二的學生,上某位老師的課,課後的期末報告,老師列舉出十多種經典的史學論著,要我們寫寫書評。什麼都不懂的我,傻傻地選擇了余英時先生的《歷史與思想》,那是我第一次讀到反智論的說法,當時我還年輕,...
文化研究
雨蒼
8 月 05,2013
華人文化傳統的惡性循環(三)
(接續) 不鼓勵思考 除了階級制度以外,華人還有一個很可怕的問題:理盲和濫情。這來自於中國歷來不鼓勵獨立思考的文化傳統。 古代的四書五經內容常常是一個狀況,一個結論。有時候是對話過程,但是卻沒有思辯過程。在中國的四書五經中,找不到多元化的觀點和討論,也難以找到思考的過程。歷屆的儒學重視所謂的師承,弟子要學習師父的想法,不鼓勵質疑或是提出對立的觀點;就算提出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