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母語
教育文化
陳子瑜
10 月 29,2013
大錯特錯的馬英九「母語說」
新聞連結 蘋果報導:【短片】出席新移民表揚大會 馬英九:台灣就是移民社會 民視報導:憂發音 總統勸新移民勿教小孩英文 中時報導:兩岸政治協商鋪梗? 總統:學中文很重要 馬英九總統日前出席新移民表揚大會時,一席「媽媽在家教母語,中文交給學校老師」的言論,不但在媒體的詮釋下呈現截然不同的樣貌,在閱聽者間亦引起正反兩極的看法。此一事件除了涉及事實的再呈現之外,...
文化研究
Mattel
10 月 28,2013
【週一想想】語言台灣:How are you to die?
自認為「朕都是為人民好」的馬英九又來了,這次他是指導新移民的語言教育。10月26日,馬英九以自己在美國唸書時的美國親戚(喔…..原來親戚也是美國人)故事為例,呼籲新移民配偶在家教小孩子母語就好,不要教英語與中文。 馬英九言下之意,就是新移民講話有奇怪的腔調,就算會講英文或中文,也不是標準的英文或中文,所以新移民「不應該教小孩子母語之外的語言」。對於這點,網友紛紛就教馬英九,...
教育文化
,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10 月 25,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有台灣文藝復興嗎?
上世紀末以來台灣的民主化和本土化運動,形成一股浪潮,台灣意識抬頭,台灣人認同持續上揚,促成了文化氣氛與教育內容的一些變化,於是有人迫不急待宣示「台灣文藝復興」的來臨。 所謂的「台灣文藝復興」,日治時期台灣文壇領導者張文環(1909-1978)曾以此形容盛行於1950、60年代的台語片,此時期台語歌承續1930年代創作高峰、開展日治時期之後復甦的在地創作意識,也多有表現。...
教育文化
,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米那娃之梟
9月 08,2012
縫上新舌頭的失語---讀《我的青春 我的FORMOSA》
書名:我的青春 我的FORMOSA 作者:林莉菁 出版社:無限出版 作者簡介 林莉菁,1973年生,屏東人。台大歷史系畢業,曾修讀插畫家陳璐茜的課程,後從事插畫創作。 1999年赴法求學, 先後就讀於法國安古蘭藝術學院漫畫組與炮提葉動畫導演學校。2007年入選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新秀獎,二○○八年作品於俄國Boomfest漫畫節獲獎,...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張恩齊
9月 08,2012
想想德國母語教育
I speak my favorite language because that’s who I am. We teach our children our favorite language, because we want them to know who they are. -我講我最喜愛的語言,是因為它能證明我是誰。我們教孩子我們最喜愛的語言,...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