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美國的誕生
歷史書寫
藍弋丰
4 月 02,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二十:將軍們勾心鬥角
打從《獨立宣言》的討論過程中,大陸會議就不斷提起要爭取國際支持,但爭取國際支持不是嘴巴講講,國際就自動會支持,獨立戰爭開打至此,都還是英美之間的戰爭,1776年12月,華盛頓在冰天雪地中苦戰的同時,班傑明‧富蘭克林來到法國,爭取法國支持美國獨立。 身為英國的死對頭,法國對任何能給英國帶來麻煩的事都有相當大的興趣,但是法國才剛在七年戰爭中損兵折將,更造成相當大的財政負擔,要法國出錢出力,...
藍弋丰
3 月 26,2013
【週三想想】 美國的誕生‧之十九:特雷頓風雪夜襲
華盛頓在紐約一敗再敗,但他的衰運還沒停止,英軍再度背後登陸,迫使他放棄哈林高地,過不久,連以他自己為名的華盛頓要塞都丟了,要塞守軍全軍被俘,剩下的民兵再度撤退,丟槍棄砲、彈盡援絕,士氣低到谷底,戰前自以為天下無敵的民兵,現在開始一個個陣前開溜,甚至軍官們也開始質疑華盛頓的領導能力。 在冬季將至時,華盛頓的部隊情況極為悲慘,他們越過紐澤西州的鄉野,逃離英軍的追擊,所有士兵都全身破爛,...
歷史書寫
藍弋丰
3 月 20,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八:紐約大火
據統計,紐約是在好萊塢電影中最常遭到毀滅的城市,就在911事件時,電影中的惡夢成真,不過這不是紐約第一次遭到重大破壞,紐約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大災難,可追溯到美國獨立戰爭,就在《獨立宣言》宣布不久之後。 先前提到華盛頓兵不血刃收復波士頓,大陸會議也發表了《獨立宣言》,美國的獨立大業似乎正一帆風順,然而歷史的安排總是「史實比小說還離奇」,接下來的發展急轉直下。...
歷史書寫
藍弋丰
3 月 14,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七:七月四日誕生
1776年3月17日,困守在波士頓的英軍狼狽不堪撤走,這天日後成為「撤離日」紀念日。兵不血刃奪回波士頓之後,華盛頓發現,城內的防禦工事堅不可摧,如果他先前想要正面進攻的提案沒有遭到民主否決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不過與英國戰事還沒結束,所有人都預料到接下來雙方決戰的戰場將會在紐約,大陸軍馬不停蹄移防,雖然急行軍相當辛苦,但波士頓的英軍夾著尾巴逃跑,讓士兵們充滿前所未有的自信,...
歷史書寫
藍弋丰
3 月 05,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六:一夜收復波士頓
上回講到了「文鬥」的《常識》,這回讓我們把目光回到「武鬥」的前線戰場上,其實,大陸軍與英軍在波士頓的對峙,不僅是武力之爭,也是思維方式與不同社會組織之爭,這麼說或許有點抽象,簡單一點來說,就是由上而下階級分明的威權體系,與由下而上多元平等的民主體系之爭。 怎麼說?前面提到,邦克丘戰役時,英軍因為階級上下分明,結果三位將軍都屈從爵位、地位最高的郝將軍,否決了柯林頓將軍的作戰方案,...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藍弋丰
2 月 27,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五:獨立是《常識》
1776年1月1日英王的「反分裂」演說引起軒然大波,就在殖民地人對英王的鴨霸態度大感不滿時,一本反擊文章小冊子橫世而出,掀起了美國獨立戰爭「文鬥」的最高潮,這本小冊子名叫《常識》,由湯瑪斯‧派恩所撰,但他並未具名,一推出,三個月內就狂銷12萬本,一年內紅到歐洲,總銷售量達50萬本之多。 12萬本看起來沒什麼,現在美國賣破百萬的書很多不是?不過請記得,當時美國只有13州,...
歷史書寫
藍弋丰
2 月 20,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四: 越反越分裂的「反分裂」演說
先前提到邦克丘戰役的慘重傷亡,讓英軍再也不敢積極進攻,正當英軍陷入被動情緒,而美軍則因為無所不缺而動彈不得,戰場上的武鬥陷入停擺時,雙方的文鬥卻即將掀起高潮。 這次文鬥一樣由英國先出手過招,雖然邦克丘戰役大大打擊了波士頓英軍將領的戰意,但是當邦克丘戰役的消息傳回英國本土,對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卻產生了相反的效果,當邦克丘上受重傷的英軍士兵一船船回國,使英國社會震驚於戰場的殘酷時,...
歷史書寫
藍弋丰
2 月 06,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三: 跛豪、胖弟、乞丐兵
前回提到,在邦克丘之役後不久,華盛頓來到前線,這是1775年7月3號的事,當時殖民地各地都正大肆宣傳邦克丘上民兵把英軍打得落花流水,民心士氣正高昂,但親臨前線的華盛頓一看到現場,卻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妙。 首先是他麾下的軍官們,真是一票「老弱殘兵」,沃德年事已高,約瑟夫‧史賓塞更是老邁到被士兵們戲稱為是「老奶奶」,這是「老」的部分。 年輕的羅德島准將格林,從未上過戰場,...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 月 30,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二:穿上軍服當國父
上回談到邦克丘戰役,這回讓我們把時間稍微往回「倒帶」一些。 康科德‧列星頓戰役發生之後,民兵集結的同時,殖民地各州代表也正在費城的第二次大陸會議上忙著想該如何善後,若要繼續戰鬥下去,錢從哪來?軍隊如何組織,由誰領導?如何與外國聯絡取得外援?這都是迫在眉睫的嚴重問題。 就在人心惶惶的時候,身為維吉尼亞州代表的華盛頓,身著軍裝出席,他高大挺拔的外表,加上軍裝的打扮,...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 月 23,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一:邦克丘戰役
縱觀世界歷史,適得其反的例子可說不可勝數,美國獨立的過程更是一連串事與願為的結果,一開始,英國與法國在北美洲殖民地競相擴張而發生衝突,由華盛頓在荒野中的戰鬥為引信,引爆法印戰爭與七年戰爭,然而戰後英國卻限制殖民地的擴張。 當英國因為七年戰爭的財政負擔而想對殖民地加稅,卻引發殖民地抵制英國貨物,得不償失而不得不取消大部分加稅。 英國東印度公司因殖民地人抵制英國茶改買走私茶大受打擊,...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