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呂秀蓮
林衡哲
1 月 12,2014
我心目中的「黃金夢幻競選組合」
我在大學時代,因為讀了羅素訪問俄國列寧考察歸來後,寫了一本《布爾雪維克的理論與實際》後,我一生從未迷信過共產主義;1968年出國之前,並沒有台灣意識,但是出國之後,讀了一生最崇拜羅素的殷海光大作「剖析國民黨」之後,我就馬上覺醒,因此一生從來沒有投票給中國國民黨。 殷海光「剖析國民黨」讓我覺醒 如果每一個台灣人都像我一樣的投票行為,中國國民黨早就從台灣歷史上消失了,...
林濁水
12 月 31,2013
【華山論劍】台北市變天的策略
談到台北市,差不多都得嘆口氣說,那個愈來愈藍的天龍國。這在選舉上的意義是除非再像1994一樣藍營出現趙少康襲奪掉黃大洲5成多藍票,否則綠營侯選人將絕緣於市長寶座。從1994以來民進黨侯人的得票看來情勢的難如此。 看到這幅民進黨北市市長得票率浮沈圖,免不了要說天龍國真的愈來愈天龍了,綠的基本盤愈縮愈小了。不過結論不必下得這樣悲觀。市長得票率的高低固然得以所謂的基本盤做基礎,...
林濁水
12 月 24,2013
【華山論劍】北市選情扣人心弦 民進黨天人交戰
雖然投票是明年底的事,但台北市的選情早已扣人心弦,而民進黨則陷入天人交戰之中。 早年台灣的藍綠分佈和今天完全相反,「黨外黨」是都市的黨,北部的黨,而國民黨則是南部的黨,鄉村的黨。在那様的大背景之下,台北市長三度由黨外人士當選。 最後一位黨外市長是高玉樹,1964年以52%的過半選票當選。此後近半個世紀,民進黨雖然也曾當選過一次市長,但選票只有43.67%,...
政黨政治
陳勇維
12 月 18,2013
【時事想想】在野大聯盟VS.入黨參選
新聞連結: 柯文哲:要組在野大聯盟才能勝選(蘋果日報) 為因應明年台北市長選舉,柯文哲醫生認為如果以民進黨候選人身分與國民黨對決,容易形成傳統「藍綠對決」的選舉模式,較無勝選希望,故提出「在野大聯盟」的概念, 認為這是唯一有可能打贏台北市長選戰的最佳途徑,「在野大聯盟」有沒有可能形成,形成的要素是甚麼?勝選的機會有多大?如果加入民進黨,是否就對選情並無任何幫助...
李拓梓
12 月 08,2013
【週日想想】問題在「老人政治」還是「老政治」?
民進黨確定在新北市提名游錫堃之後,「五府千歲」之說在政治圈不脛而走,部分支持者反彈激烈,連候選人本身都感受到壓力,只好帶著很潮的眼鏡出來說,千歲王爺在民間信仰中有「護國護民」功能,他對這個封欣然接受。 昨天晚上,我經過西門町的電子看板,看到積極爭取台北市提名的前副總統呂秀蓮的廣告,再現的風華竟讓我想起唐朝仕女圖,和西門町的活潑快速有著強烈的違和感,我刻意多停留了幾分鐘,...
沈政男
10 月 26,2013
【時事想想】金鐘獎的老態與危機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把今晚的金鐘獎頒獎典禮從頭到尾看完?恐怕連打開電視的人都很少了吧,台灣電視界真的要加油,因為兩大危機橫亙眼前,一個是電視終將被網路取代的宿命,另一個是台灣電視日漸被中國節目淹沒的趨勢。 我是電視兒童,看了將近四十年電視,沒有一天不看電視,甚至一天看幾個小時的電視,但自從開始寫臉書以後,電視對我的吸引力,很難想像的,從彩色轉變成了黑白。 我年紀不小了,但從我有記憶以來...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吳秉聲
8 月 24,2012
豐美的景致:以文化合作來參與國際社會
離開安地瓜(La Antigua Guatemala)前幾天,從辦公室回家路上遇見了房東太太。老樣子,我們的對話仍舊繞著她的勞苦人生打轉,雖說幾乎可以倒背,還是耐心應答,表示同情。一旁經過的Isreal對我按了聲喇叭作為招呼,我也揮手示意,感謝他的適時搭救。這些日子來若到首都瓜京辦事都習慣搭他的車子,彼此成了朋友。 不到一年,對安地瓜這三萬多人的小城已不陌生。其實三百個日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