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中國問題
南嘉生
10 月 22,2012
中國失敗的改革(上)
中國從1842年,鴉片戰爭以來,受到西方文明的衝擊,一共進行幾次重要改革或革命,最後多證明失敗。問題在於他們對目標所定位的概念不清楚,結果當然頗有問題。 近代中國幾個比較有階段意義的改革或革命,例如自強運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國民革命與共產革命。革命的深度、規模一次比一次大,但總的來說,都應該算是失敗。 自強運動認為只要進行物質上的革命,特別是軍事上的調整,就能成功,...
財政金融
簡錫堦
10 月 22,2012
實價課徵財產稅以解決財政困窘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暴露了各國政府財政的脆弱。美債、歐債飆至歷史新高,歐豬諸國把歐盟各國拖下水,希臘、西班牙、愛爾蘭尚未解困,義大利、葡萄牙也告急,法國、英國赤字倍增,財政壓力日益沉重;美國上調舉債上限,急速累積的國債已達十六兆美元,卻又瀕臨財政懸崖,不得不啟動第三度量化寬鬆,印製美鈔購回債劵及以貶值促進出口,將美國危機轉嫁給世界各國。21世紀初始,「債務」已是各國共同的災難。...
中國問題
曹長青
10 月 20,2012
莫言得諾獎不是壞事
中國從1842年,鴉片戰爭以來,受到西方文明的衝擊,一共進行幾次重要改革或革命,最後多證明失敗。問題在於他們對目標所定位的概念不清楚,結果當然頗有問題。 近代中國幾個比較有階段意義的改革或革命,例如自強運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國民革命與共產革命。革命的深度、規模一次比一次大,但總的來說,都應該算是失敗。 自強運動認為只要進行物質上的革命,特別是軍事上的調整,就能成功,...
媒體觀察
劉夏如
10 月 20,2012
日本媒體改革進行式:報紙與電視的數位大革命(上)
如果說,福島核災是一場現代版的「關原之戰」,讓日本反核與擁核勢力逆轉,這場史無前例的災變也對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角力,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紐約時報東京支局長馬丁.法克勒(Martin Fackler)七月初出版《說不出真相的日本報紙》,至九月中已經再版四次,該書峻烈批評日本獨特的「記者俱樂部(Kisha Club)」傳統,只能配合官僚公關稿,無能探究核災真相,扮演權力監督角色。...
媒體觀察
劉夏如
10 月 20,2012
日本媒體改革進行式:報紙與電視的數位大革命(下)
2007年1月問世的「niconico動畫」(日語:ニコニコ動画,乃正式登錄的商標名號,一般暱稱「NICO動」)是一個類似YouTube, USTREAM的影片分享網站,由NIWANGO公司經營,該公司董事即為日本最大BBS「2ch」的創辦人西村博之。 「NICO動」網站內容實際分「動畫(自製影片分享)」、「生放送(NICO動團隊製作的網路直播)」、「靜畫(漫畫插圖電子書)」、「...
全球脈動
盧峯
10 月 20,2012
從最惠國待遇到 Pax Americana
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可說是美國最老牌的「中國通」,從七十年代協助尼克遜打開中美僵局開始就一直站在兩國關係前線,為兩國政府舖橋搭路。歷任美國總統都把他視為「盲公竹」,中國幾代領導人則稱他為「老朋友」。 今次大選,兩位候選人歐巴馬及羅姆尼先後拿中國開刀,批評中國政府利用欺騙手段攫取貿易利益,羅姆尼更聲言將把中國列為操控貨幣的國家,向她實施制裁。...
全球脈動
劉靜怡
10 月 19,2012
美國大選的社群網戰
2009年1月,歐巴馬在華府的無比冷冽中就任美國第44任總統。當時,芝大法學院的昔日美國同學,莫不興奮莫名地在Facebook上分享他們從各地趕到華府參加就職大典的歡樂照片,我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那是所謂的社群媒體(social media)躍為網路主流未久的年代,年久失聯的昔日朋友紛紛透過Facebook重新聊起天來。...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陳貴昌
10 月 17,2012
公平的制度是社會安定與進步的基礎
最近媒體報導關於勞保退休基金將在不久的未來會有破產的危機,引起許多勞工朋友的關心,憂慮將來恐怕退休金無著落,退休後的生活將成問題。 筆者自製造業退休,當時尚未有勞保退休年金制度,所以是領完一次退休金,總共約是一百八十萬元,早已花用殆盡。在筆者的生活週邊有很多親友或鄰居,從軍公教退休下來的,因為有優沃的月退俸,又有18%的優惠利息,他們生活悠閒自在,經常出國旅遊,而我卻仍須為生活奔波,...
主權兩岸
李拓梓
10 月 17,2012
鋼索上的謝長廷
謝長廷訪中返國,外界褒貶不一、毀譽參半,他如同在鋼索上行走,稍一失足,就可能落入深淵、萬劫不復。敢這樣做的人,民進黨內應無人出其右,某種程度來說,也算是藝高人膽大。 兩岸關係層次:凸顯民進黨對中國太陌生 謝長廷訪中成敗,要分三個層次來說。以第一個層次的兩岸關係看來,他並不成功。謝的訪問凸顯了民進黨人對中國的不了解,比如不知道「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是解放軍的外圍機構,...
媒體觀察
,
主權兩岸
許建榮
10 月 17,2012
蘋果的美麗與哀愁
2001年,壹週刊進入台灣,香港狗仔文化正式入侵台灣(台媒說法),政商名流人人自危。2003年,蘋果日報更衝擊台灣報業生態。2012年,黎智英決定出售壹週刊、蘋果日報、壹電視,退出台灣市場。 戒嚴時期,老闆身兼國民黨中常委的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幾乎壟斷全國性報紙市場。1979年8月,中國時報宣布該報發行量超過100萬份,在1986年9月1日則宣布達到120萬份;聯合報不甘示弱,...
‹
…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