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司法人權
李應元、陳鴻達
2 月 16,2015
從歐盟「修憲報告」看台灣當前憲改
憲法是國家動用公權力,用以保障人民權益的最高依據。因此憲法必須能夠與時俱進,自我修正調整,以因應時代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之挑戰,解決每個時代所遭遇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開國先賢傑佛遜會說,憲法是為活人而訂,每一世代皆應有其憲法。因為活的人被死的憲法限制,這對實施憲政將是一大諷刺。 歐盟的修憲原則 雖然沒有最完善的修憲制度,但「歐盟藉由法律到民主委員會(European...
社會安全
黃隆予
1 月 28,2015
以公視派遣工及日本經驗檢視台灣派遣問題
2013年,公視因為公司內近千名員工中,有高達兩百多名的員工是派遣勞工,派遣員工的權益未受同正職員工的保障、員工之間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引起派遣員工長期抗議。在2013年底,公視的董事會決定將派遣工「全數納編」;然而在2014年5月底,公視卻以「複試遴選未通過」為由解僱6名派遣員工,再度引發抗議。 公視高層在6月時作出回應,表示派遣工可向申訴委員會提出申訴,...
司法人權
陳清泉
1 月 05,2015
死刑存廢:從美國小喬治案70年後翻案看起
美國一椿謀殺案,涉嫌人雖已在70年前執行死刑,最近法院翻案還其清白,亡者已矣,死刑存廢的「正義」論戰未歇。 1944年3月23日,年僅14歲的小喬治(George Stinney)以一級謀殺罪被控殺害兩名少女後棄屍,法院審理不到三小時,經陪審團10分鐘的討論,當場宣判死刑。南卡羅萊納州長歐林.江士頓(Olin Johnston)在1944年6月16日簽發執行令,以電椅方式處決,...
全球脈動
許仁碩
11 月 23,2014
安倍政權讓日本右傾化了嗎?─「政治的收縮」與日本社會今後的走向(上)
本文原文(日文)作者簡介:木下ちがや(Kinosita Chigaya),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明治學院大學兼任講師(政治學),與小熊英二共編《阻止核電的人們—從311到官邸前抗議》(原発を止める人―3‧11から官邸前抗議まで)。譯有《無政府主義論》(アナキズム論)、《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等著作。擔任「反核週五首相官邸前抗議」(反原発金曜首相官邸前抗議)等社會運動之工作人員。 譯按...
國防外交
Chenglap
11 月 03,2014
從田北俊看香港建制派的矛盾
最近香港有一個叫作田北俊的建制派(可視為親北京)議員,除了是香港的議員外,同時身兼大陸的政協委員,在雨傘革命期間,發表了建議梁振英辭職的言論,不久就被人從政委當中開除。這麼突如其來的發展,使他很快成為了雨傘運動新聞的一個新焦點。 事實上,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在十年前,香港要為有白色恐怖嫌疑,能夠以言入罪的國安法,也就是廿三條立法的時候,也是田北俊所代表的自由黨陣前倒戈,...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萬宗綸
10 月 20,2014
等待重新站起的本土語言,請吳部長不要被語言工具主義綁架!
10月初一則重要的新聞「本土語言仍列選修」就這樣消失在黑心油的風波之中,雖然按照台灣從來不願意正視語言議題的習慣,並不令人太意外,但看著這一座美麗寶島即將喪失她靈魂的一部分─多語─就讓人恨不得想衝進書店撕破滿山滿谷的英文學習書籍。 教育部長吳思華說,將本土語言列為必修不符合新課綱調整的方向,也就是增加選修的空間、減少強制性的必修。這個課綱的修改大方向沒有問題,但是不適用於本土語言。...
全球脈動
穆勒陳
6 月 02,2014
【想想法國】一座島嶼的故事
五月,正當了世人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克里米亞公投後的烏克蘭情勢時,法國的《世界報》(Le monde)刊出另一則跟公投有關的報導,標題是:「新喀里多尼亞,選舉之後,目標公投」,儘管篇幅不大,不過熟知法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這背後代表了一個很重要的事件。 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 Calédonie)是一座位於澳洲東部1500公里,紐西蘭北部2000公里的島嶼,面積是台灣的一半,約18,...
廖乙臻
3 月 26,2014
【時事想想】溫良恭儉讓 救得了我們什麼?
這幾天,是台灣最光明,也最黑暗的時刻之一。光明點是,台灣展現出人民強大的力量,以及其決心維護民主的一片連心。黑暗的是,企圖扼殺守護民主運動的,是國家機器所出動的暴力,如雨點般一棍一棒落在手無寸鐵的群眾上。 3月24清晨鎮暴水車驅逐行政院外的人群。(圖片來源:李清遠@台大新聞E論壇) 非常不意外地,總是會在如此時刻,...
全球脈動
,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賴天恆
12 月 10,2013
【時事想想】台灣缺少曼德拉式的轉型正義
這幾天台灣很流行追憶曼德拉。但或許我們更該做的,是瞭解曼德拉所做的,並且在台灣實現本島所一直欠缺的轉型正義。 曼德拉為了人權、平等獻上了自己的一切,包括在一生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的牢獄生活中所失去的自由。而他所實現的,是讓經歷將近半世紀之久種族隔離的南非,能夠走出歷史的傷痛與仇恨。 許多人說曼德拉提倡寬容與憐憫。確實,在南非追求轉型正義的過程中,在曼德拉的堅持之下,...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蕭瑟寡人
9月 09,2013
想想台灣文化的本質與價值
過去近十年,筆者在美國進修資工與哲學,後由學術轉入創業。經歷哲學、學術與創業等台灣父母較難接受的人生規劃後,使我結交認識許多在台灣不易接觸的多元人群。回到台北走走,讓我有了很深的領悟。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但是卻有錯置的大陸國家世界觀。多數海島國家以貿易航海維生,對於跨國交流應是習以為常;然而台灣卻以民族中心思想為體,自許在文化與經濟上自給自足,是種價值化的閉關思維。...
‹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