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政黨政治
陳峻毅
3 月 04,2016
當反法西斯成了法西斯
隨著台灣主體意識反映在政治上的政權輪替,人民開始會注意並思考到關於空間正義的主體性問題,其實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而關注的地域性自然會從首都開始。事實上,從柯文哲推動城市美學、拆除忠孝橋引道以來,到福祿猴引發的公共美學爭議,再到前幾日隨二二八而高漲的「全台裝置藝術『蔣』」活動,都是台灣人民在伸張政治主體性之後,開始意識到空間美學及其合理性的集體反映。其中,空間的去威權化,並不是突來的破壞公物主義...
社會安全
呂建德
2 月 26,2016
長期照顧要從老人健康時開始
長期照顧的財源於總統大選落幕之後,稅收制以及保險制之爭也隨之塵埃落定;然而,當我們揮舞著完善長期照顧的大旗時,更應該討論的是,對於老人照顧服務的想像是什麼?從蔡英文總統當選人的長照2.0來看,雖有論及從預防保健到安寧善終都是長期照顧的涵蓋範圍,但在長期照顧的規劃內容之中,絕大多數還是在於已進入失能失智階段的老人身上,針對何謂預防保健卻缺乏具體內容。 我認為,老人照顧若要臻至完善,...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楊雨亭
2 月 23,2016
論新台灣主體意識與新中國主體意識── 一個外省人看台灣與中國時代的轉折(下)
不過,如毛澤東常常說的:「事情正在起變化」。我和許多藍營朋友的看法不同,這些朋友們相信民進黨和中共的關係會鬧崩,台灣今後的處境會非常糟。我則認為今後中共會盡力和綠營執政者與支持者磨合,我也認為,綠營執政者與支持者會盡力維護他們得來不易的權力與資產,兩岸紅綠雙方可以慢慢地譜出屬於紅花綠葉的曲調。事實上,中共會發現,和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往來,比和國民黨往來輕鬆愉快得多,...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張國城
2 月 03,2016
日本為何要新設第九航空團?
日本航空自衛隊日前在沖繩新設第九航空團,引起媒體廣泛報導。日本這樣作到底有何目的?對亞太戰略情勢又有何影響? 用意在因應釣魚台情勢 根據日文軍語,「航空團」相當於美國和我國空軍的「聯隊」(Wing),下轄兩到三個「中隊」(squadron);中隊在日本航空自衛隊則稱為「飛行隊」。以美軍標準,航空團編制戰機約40~60架。過去日本在此一地區的作戰兵力是「南西航空混成團」,...
環境經濟
Jonathan Schwartz
1 月 31,2016
台灣應該如何為下一次登革熱疫情作準備
登革熱疫情終於傳出好消息。2016年1月8日,負責登革熱的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解散。這是好消息,因為它象徵疫情已低到不需要這個中心的存在。然而,台灣在2015年登革熱疫情中所付出的生命代價,仍遠遠超過史上任何一次登革熱疫情。至2015年12月23日止,已有44000人遭感染,209人死亡。此外,預估登革熱在2016年春天還會爆發,而且疫情更加嚴重,台灣防疫工作應該全力以赴...
政黨政治
林楷翔
1 月 29,2016
進退兩難的蒙藏委員會何去何從?
對大部分的民眾來說,蒙藏委員會大概是個陌生的單位。如果對它有點印象的話,大概也只是停留在《壹週刊》踢爆的高薪蒙藏委員翹班新聞。這個在特殊時代背景下成立的神秘單位,其實在「行政院組織改造」計畫中早已被規劃為待裁撤,其業務將與陸委會進行整併,但礙於諸多原因,至今遲遲未果。然而,這個等著嚥下最後一口氣的部門仍是具有員額65人、年預算1.2億的行政機關。究竟何時得裁撤無人知曉,面對未知的明天,...
政黨政治
陳峻毅
1 月 27,2016
新民主:從政治正確邁向生活正義
島嶼天光再度放晴,遠眺海的彼端,卻仍有未知的迷霧埋伏。 2016年總統暨立法委員選舉順利落幕了,民進黨的再興與時代力量的崛起,代表了「台灣主體」意識獲得共同的完全勝利。此次的政權轉移,其意義並不是所謂的第「三」次政黨輪替(輪替的價值在於進步,因此舊殖民政權的復辟並不能算在內),而是第三波的台灣民主化里程碑。繼美麗島世代訴求的終結黨禁和戒嚴、野百合世代解散「萬年國會」的努力之後,...
政黨政治
張智程
1 月 26,2016
國民黨真的回不來了?政黨再輪替可能因為這些原因而發生⋯⋯
民進黨在2016大選的壓倒性勝利,正式確立了台灣意識成為未來台灣政治主流的新政治格局。但這並不代表新政權將一帆風順,相反的,除了面對中國經濟泡沫而產生的長期化經濟風險以外,如何夾縫求存於美中之間也都必須步步如履薄冰,更不用說台灣內部千絲萬緒的社會分配議題,沒有一樣是容易處理到人盡滿意的簡單課題。 在此可預期的、國內外政治必然充斥諸多風險與危機的執政環境中,民進黨政權未來可能再次下野的劇本,...
全球脈動
劉夏如
1 月 21,2016
慰安婦問題與台日關係正常化(二) ──日華的戰後處理與台灣慰安婦問題
日韓慰安婦問題繞了好一大圈,終究還是得回到1965年體制來談。那台灣呢?1952年《日華和約》還是1972年「日華斷交」?法律界線的劃分其實也牽涉到東亞和解問題中,「台灣」該如何發聲的重新再定位。 事實上,中華民國政府從未出面幫台灣的戰爭受害者對日談判要求賠償。光這一點,就與1965年日韓基本條約天差地遠!1952年,日本與國民黨政府簽訂《日華和約》(中日和約),結束戰爭對立狀態,...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許有爲
1 月 16,2016
選後國會多數組閣:中國國民黨的憲改躁鬱症?
隨著台灣總統與國會大選的到來,選前喧騰作為政治攻防的種種議題,也在投票日不得進行競選活動的限制下,暫時告一段落。在這個短暫的寧靜空檔,且讓我們回顧一下去年九合一選舉之後,由國民黨朱立倫主席提出的「閣揆同意權」,以及選前兩個禮拜提出,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國會多數組閣」這兩個一體兩面的憲政訴求。並且,讓我們把握投票結果尚未揭曉的此時,對未來選後的憲政運作法理,做一個初步的前瞻與確認。...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