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蕭瑟寡人
9月 09,2013
想想台灣文化的本質與價值
過去近十年,筆者在美國進修資工與哲學,後由學術轉入創業。經歷哲學、學術與創業等台灣父母較難接受的人生規劃後,使我結交認識許多在台灣不易接觸的多元人群。回到台北走走,讓我有了很深的領悟。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但是卻有錯置的大陸國家世界觀。多數海島國家以貿易航海維生,對於跨國交流應是習以為常;然而台灣卻以民族中心思想為體,自許在文化與經濟上自給自足,是種價值化的閉關思維。...
中國問題
Chenglap
9月 07,2013
建立香港右派的陳雲
從臺灣人的口中,我聽過一個說法,說臺灣兩大黨都是右翼,左翼的影響過微。如果我們把這看成事實,則香港與臺灣可謂相映成趣,香港的情況是相反的,本來左右翼已是很含糊的詞語,遇上香港的政治環境,就更含糊。 在香港,主流的政治派別分為兩派,粗估可區分為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主要意識形態的建制派,和至少表面上跟建制派對立的泛民主派, 先說建制派,建制派遠源是成立在國共內戰時期,...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楊建利
8 月 28,2013
它不是「中國」 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共當局一向是玩文字遊戲的高手,善於給歷史事件和地理區域冠以誤導性的名稱,這些名稱不僅混淆視聽,更嚴重的是,它們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甚至控制人們的思想。 比如說,中共通過暴力和欺騙的手段取得內戰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把人民置於更殘酷的奴役中,然而,它把這段歷史稱為「解放」、「解放前」、」解放後」的說法充斥正式檔、教材課本、文學作品和人們的日常話語中,使得人們先入為主地認為,...
國防外交
蔡佳勳
6 月 23,2013
當國軍遇上性別
當兵是每位台灣生理男性都會經歷的一個「成年儀式」,雖然「目前看來」1994年後出生的生理男性的生命中多了一年時間可以「自由」運用,不用再被約束,管制在準監獄般的軍營中。由一群生理男性所掌控、管理、生活和詮釋的國軍,應該可以說是台灣社會中陽剛味最濃厚也最難以驅散的角落。除了歷史上真實或被虛構出來的人物:聖女貞德、花木蘭等具有卓越軍事功勞的生理女性圖像之外,生理女性在軍隊中已經缺席了幾千年,...
全球脈動
,
媒體觀察
新一
4 月 12,2013
【時事想想】鐵娘子踢到中國鐵板
外號「鐵娘子」 (Iron Lady) 的柴契爾夫人日前逝世。她在擔任英國首相期間 (1979-1990) 以鐵腕手段叱吒英國政壇,上台後便在財政上緊縮開支、經濟上民營化、社會政策則大幅削減社福支出…等,並招徠英國強大的工會與工人的嚴重反彈。然而,強悍的柴契爾,依舊拋出那句經典的名言:「別無選擇」(There is No Alternative — TINA)。...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朱珮甄
11 月 30,2012
我想和你作朋友:那瑪夏達卡奴瓦部落 VS. 哈瑪星鼓山國小 影像交流
拋開成人觀點,將詮釋權交給孩子 『我想和你作朋友』計畫的發想源於高雄縣市合併後,行政區域面積落差大,但大面積的區域獲得的行政資源卻不一定較合理,這雖已是台灣行政自治的普遍現象,但對於高雄市來說正是一個陌生的問題,我們企圖以一個計畫的執行來凸顯這樣的問題,「我想和你作朋友」計畫因而誕生。 在地的連結與認同,計畫執行的最佳盟友...
財政金融
陳振東
11 月 23,2012
台灣綜所稅的稅率設計合理嗎?
歐巴馬在勝選演說後的首場談話提到,要認真減少財政赤字,就必須減少支出並增加富人稅收。未來他將同國會領導人談判,討論未來十年增加1.6兆美元的稅收方案。 看看別人,想想台灣。台灣目前也面臨財政危機。目前大家的焦點在於退休年金的改革,減支與增稅似乎放在冷宮。減支與增稅通常是政治人物不願意碰的問題,台灣更是如此。難怪蔡英文女士呼籲,退休年金與總體財政的問題複雜而糾結,不是現有政黨與政黨、...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
主權兩岸
董恒秀
10 月 13,2012
台灣地圖
馬政府因為釣魚台爭議煞有其事召回駐日代表,表現出一副慷慨激昂狀,但其對台灣地圖的放任作為,卻是怵目驚心的大放送。如果走一趟台北的誠品書店,不難發現到地圖架上的台灣早已淪陷。 我一位在德國攻讀博士的年輕朋友,日前回台期間到我家作客,談話中,他跟我們說到他的觀察,他說: 我很喜歡地圖,也發現可以從地圖了解每個國家是如何看待台灣。例如,基於中國觀點而生的地圖,台灣就是一個省。...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司法人權
林宗弘
8 月 13,2012
崩世代來臨,誰能力挽狂瀾?
2011年初,總統大選前,我們出版了《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一書,這本書雖然說是要搭上選戰風潮,要求兩黨政治人物對書中認為即將到來的社會危機做出回應,但是所引發的民間迴響,卻遠在我們的意料之外。 當時,筆者與一群關心台灣勞動權益的學者與社運工作者,在台灣勞工陣線的協助下,組了一個寫作團隊,一起寫了這本書。竟然在短短一個月內二刷,...
社會安全
周志漁
6 月 05,2023
【勵馨想想】家事事件的難題:婚姻中的對與錯、諒與解
「我以前一直認為自己脾氣很好,後來才知道是因為我還沒結婚。」這是我自己在結婚兩週年時寫下的感想。維持婚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而且在法院看過太多的離婚案件,所以現在參加婚禮時,要寫下「百年好合」似乎變成一件困難的事...... 婚姻中總是有許多磨合,大概沒有一對伴侶是不吵架的,但如果問題持續擴大到無法修復的地步,甚至是發生一方背叛另一方的情形,那麼雙方若不是自行協議離婚,...
‹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