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溫良恭儉讓 救得了我們什麼?

友善列印版本
這幾天,是台灣最光明,也最黑暗的時刻之一。光明點是,台灣展現出人民強大的力量,以及其決心維護民主的一片連心。黑暗的是,企圖扼殺守護民主運動的,是國家機器所出動的暴力,如雨點般一棍一棒落在手無寸鐵的群眾上。
 
3月24清晨鎮暴水車驅逐行政院外的人群。(圖片來源:李清遠@台大新聞E論壇
 
非常不意外地,總是會在如此時刻,依然有人爭先恐後跳出來指著運動人士大喊:「暴民」、「不理性」。這批人躲在鍵盤後面,待在安逸的日常舒適圈內,冷眼卻其實同樣激進地用意識型態批判這股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
 
台灣為一民主國家。如果有人面對此勢必將影響兩岸未來政治文化局面,以及深深左右台灣人往後經濟生活面貌的協議簽訂,絲毫不關心—那是個人自由,任何人都應給予百分百尊重。然而,如果你批評這群運動中的人為「暴民」,那不只是冷漠或意見不同而已,而是一種欠缺成熟公民素養的展現。
 
請清楚認知:無論是佔領立院政院,靜坐,噴漆或任何動作,皆是一種社會運動的「形式」。在不傷害他人生命的前提下,參與社會運動的人就是在實施其「公民權」。
 
台灣不知從何時開始,就以「溫良恭儉讓」為單一最高崇尚價值,並以此強勢維繫著台灣社會的所有運作。「溫良恭儉讓」本身並無對錯,它代表的僅是一種價值觀,一種儒家社會延伸出對於日常行為所擬下的範本。然而,當「溫良恭儉讓」來到台灣,往往成了一個可怕的毀滅工具。例如經過歷史驗證與全世界已開發國家認可的普世崇高價值:民主、自由、人權等,到了台灣,如果這些最高普世價值以某種形式觸犯到「溫良恭儉讓」,唯一的下場就是:民主自由人權去死吧,因為你們沒有溫良恭儉讓!
 
正因如此,我們不會反對總統的明顯長期失能,卻會尊崇他一條褲子穿十年不換(還是襪子二十年不換?我懶得查證此事);我們可以接受勞工被惡意詐欺,卻不能接受他們躺在軌道上抗議(「溫良恭儉讓」人馬會跳出來指著這群人喝斥:「你,不禮貌!」);我們可以接受如此重大影響台灣人往後經濟型態的條款,以踐踏民主的不堪方式強行通過,卻不能接受公民終究無法再忍受因而決定去破壞這一個再也無法代表「民主」與「法治」的立法院。
 
舉凡全世界所有已開發國家,社會運動是一種社會進步與否的指標,更是自然再不過的家常便飯。公民透過這種方式表達憤怒、施壓於政府,政府接收到壓力與訊息,繼而改變影響公民生存的相關政策。這種存在已久的溝通模式到了台灣,卻變成:從事社會運動者不僅要戰戰兢兢為了避免被貼上「暴民」標籤,奮鬥之餘還要不忘記撿垃圾跟排隊整齊,還得承擔一如往常被蓋上「不理性」的輿論大章。
 
殊不知,許多國家在社會運動時是燒坦克燒建築、砸車子、打警察樣樣來,公民與政府也視為平常之事,因為這就是公民憤怒的表現,一種展現衝突的形式。從事社會運動的台灣人相較之下,套一句台灣社會一向十分尊崇的價值—已經十分「有禮貌」了。反觀政府,出動特勤等級的「專業人士」,清場之前還先把記者攆出場外,再以警棍、盾牌和腳踹在幾乎全部都雙手教扣於身後、毫不反抗的群眾—如果,這不是暴力,什麼才是暴力?
 
3月24日清晨中山北路上滿滿的警察與鎮暴警察。(圖片來源:李清遠@台大新聞E論壇
 
對於那些指控從事運動的「理性人」,我想問的是,如果今天民主都即將走上斷頭台,如果政府是以如此行動回應人民—溫良恭儉讓究竟救的了我們什麼?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