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政黨政治
潘信榮
3 月 26,2015
在BRT存與廢之外──台中的另一項課題
新任台中市長林佳龍近日宣佈廢除台中BRT系統,引起各方熱烈討論。根據媒體報導,台中BRT經過專家體檢後,小組報告提出的四個方案,分別是完成國際標準BRT、有優先號誌的混和道、無優先號誌的混和道,以及公車專用道[1]。然而,林佳龍最終卻自行提出了第三與第四方案折衷而出的「優化公車專用道」,此外,才當上市長不久的他,似乎記性已嚴重衰退,導致忘記自己兩個月前才說過BRT之存廢,會依市民之意願來決定[2...
環境經濟
mlkj
3 月 25,2015
經濟發展跟民主自由,從來就不需取捨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前兩天逝世了,他幾乎是以個人意志,讓新加坡以一城邦國家之姿,得以躍升國際舞台。國際社會一般認為,新加坡擁有經濟高度發展、社會秩序嚴明、政府效率高等令人稱羨的優點,但這背後對個人自由的箝制,但往往被高度經濟發展的迷霧給掩蓋。究竟新加坡的「民主」、「自由」是怎麼一回事? 新加坡獨立初期,利用打壓共產黨的理由,箝制人民的自由。隨著經濟成長,演變為一種微妙的模式,...
社會安全
何思瑩
3 月 24,2015
不歧視,然後呢? -外籍家事勞動者在台的困境與《家事勞工保障法》之必要性
日前東區貴婦親子餐廳Diamond Cafe,在菜單上推出199元的「外籍幫傭餐」,引起輿論一陣嘩然,所有民眾群起攻之,認為這「根本是明目張膽的歧視」! 尤有甚者,有網友提到這就像是早年在美國白人黑人在公車上被要求坐不同的區域,甚至黑人白人使用的廁所也必須分開,因而大聲推論「這不只是差別待遇,是歧視」!台灣人洶湧的正義之情顯露無遺,但是除了這樣人云亦云的驚嘆與批判之外,...
教育文化
謝宇程
3 月 24,2015
【學與業壯遊】《從零到一》創新先覺談教育:特異者昌,標準者亡
新專欄介紹: 專欄作家謝宇程,學習背景包括自然科學、商管、政策,最後決定深入研究教育。教育決定了個人生活的樣貌,也決定了國家、社會、產業的整體樣貌。但什麼該決定教育的樣貌?在這個變動的世界中,教育該面向未來,該面向個人生涯,該面向科技、產業、社會變遷。教育不必是關在四面牆中為了學歷填塞,教育該是一場學與業的壯遊。 一位全世界最成功的創投,會問面試者什麼問題?他的畢業學校、科系、...
司法人權
口口
3 月 23,2015
我們的武器是身體:獻給周榮宗阿伯
最近正值318運動的一週年,各種的檢討,不論是運動者之間的自我表述,或者是如台灣教授協會辦的318週年學術研討會,都是對於去年運動的反覆檢視,並試圖拉出一個長遠的視野。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搞一輩子!」(吳叡人,2012) 看著日曆一天一天的反覆著去年的日子,就連天氣也反覆著去年的變化。先是酷熱,然後轉涼。就在日子一天一天的接近3月23日,那個過去一整年當中,最血腥的,最令人怵目驚心的,...
司法人權
Han Hung
3 月 23,2015
我們就是要誠實的政治人物
決定參選台中立委的洪慈庸小姐,日前在臉書上對於死刑犯鄭性澤一案發表了個人的看法,意外引起了廢死與反廢死的兩派論戰。其中洪慈庸小姐的一段「倘若因為思考個人政治生命而避談現實需面對的問題,在此時我已經淪為政客」令我感觸良多。 許多人認為維持死刑是一個「社會有多數共識」的議題,不應該被少數意見所左右,政治人物更不應去挑戰這個多數的民意。的確,多數民調的結果支持死刑的人往往超過了八成以上,...
環境經濟
李援軍
3 月 23,2015
BRT本是一條「龍」,別把它搞「胡」了
台中藍線BRT爭議持續延燒至今日,在闡述我所挺的BRT長什麼樣子、為什麼我挺BRT不挺MRT之前,我還是想透過這篇文章,希望能促成一個對話,至少是我個人和希望拆除BRT或是降級成公車專用道的人的對話。 BRT,這是一個國際間現今最火熱的交通運輸系統,它造價低、工時短、速度只慢捷運(MRT)一些、不須鋪上特殊軌道、更有助於減少私人載具上街所造成的影響(空氣汙染、交通事故率)。...
主權兩岸
史努比
3 月 23,2015
【開往台灣的慢船】被遺忘的台灣可割可棄,不怪自己能怪誰?
今年2月23日(美國時間2月22日)的奧斯卡獎頒獎典禮上,音樂人Common在以「Selma(逐夢大道)」贏得最佳電影歌曲獎之後的致詞,為香港占中民主運動打氣鼓勵,發言贏得全球迴響。如果再加上去年雨傘革命期間全球媒體的關注程度,也就難怪在台灣會有不少人慨歏,和香港比起來,我們一樣轟轟烈烈的太陽花運動絲毫不受國際重視。 2月27日,美國國務院主管政治事務的國務次卿溫蒂薛曼(Wendy...
環境經濟
Fuis‧Sao
3 月 20,2015
【Yu'fafoinana逐路者】_ 原來我們不適核,為核不分手
三月十四日這天,是蘭嶼Tao族人Sinan Mavivo孩子的生日,他坐在往台南的火車上對著Mavivo說:「核廢料什麼時候搬走?我們什麼時候可以不用再反核?」政府所允諾蘭嶼Tao族人所說的2016年遷走核廢料是否成真 ? 台灣人民甚麼時候可以不用再受核能的威脅,每天擔心受怕,深怕變成下一個「福島」。 不可否認的台灣核電廠多處於地震帶上,而福島面積約13783平方公里,...
全球脈動
張桂禎
3 月 19,2015
是時候轉進印度!
約莫在十五年前,有經濟學家創造了「金磚四國」這一名詞,表示相當看好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國的經濟發展,著名的投資銀行高盛集團也幾乎把這四個國家捧上了天,讓市場熱錢紛紛湧入。然而,金磚四國似乎沒想像中發展的順遂。 的確,它們曾一度是超級潛力股,但展望未來,僅剩印度還呈現上升階段,更精確地來講是:「眾人皆差唯印度好」─這點可由上個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修中國、俄羅斯、...
‹
…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