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環境經濟
mlkj
3 月 25,2015
經濟發展跟民主自由,從來就不需取捨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前兩天逝世了,他幾乎是以個人意志,讓新加坡以一城邦國家之姿,得以躍升國際舞台。國際社會一般認為,新加坡擁有經濟高度發展、社會秩序嚴明、政府效率高等令人稱羨的優點,但這背後對個人自由的箝制,但往往被高度經濟發展的迷霧給掩蓋。究竟新加坡的「民主」、「自由」是怎麼一回事? 新加坡獨立初期,利用打壓共產黨的理由,箝制人民的自由。隨著經濟成長,演變為一種微妙的模式,...
教育文化
謝宇程
3 月 24,2015
【學與業壯遊】《從零到一》創新先覺談教育:特異者昌,標準者亡
新專欄介紹: 專欄作家謝宇程,學習背景包括自然科學、商管、政策,最後決定深入研究教育。教育決定了個人生活的樣貌,也決定了國家、社會、產業的整體樣貌。但什麼該決定教育的樣貌?在這個變動的世界中,教育該面向未來,該面向個人生涯,該面向科技、產業、社會變遷。教育不必是關在四面牆中為了學歷填塞,教育該是一場學與業的壯遊。 一位全世界最成功的創投,會問面試者什麼問題?他的畢業學校、科系、...
環境經濟
李援軍
3 月 23,2015
BRT本是一條「龍」,別把它搞「胡」了
台中藍線BRT爭議持續延燒至今日,在闡述我所挺的BRT長什麼樣子、為什麼我挺BRT不挺MRT之前,我還是想透過這篇文章,希望能促成一個對話,至少是我個人和希望拆除BRT或是降級成公車專用道的人的對話。 BRT,這是一個國際間現今最火熱的交通運輸系統,它造價低、工時短、速度只慢捷運(MRT)一些、不須鋪上特殊軌道、更有助於減少私人載具上街所造成的影響(空氣汙染、交通事故率)。...
主權兩岸
史努比
3 月 23,2015
【開往台灣的慢船】被遺忘的台灣可割可棄,不怪自己能怪誰?
今年2月23日(美國時間2月22日)的奧斯卡獎頒獎典禮上,音樂人Common在以「Selma(逐夢大道)」贏得最佳電影歌曲獎之後的致詞,為香港占中民主運動打氣鼓勵,發言贏得全球迴響。如果再加上去年雨傘革命期間全球媒體的關注程度,也就難怪在台灣會有不少人慨歏,和香港比起來,我們一樣轟轟烈烈的太陽花運動絲毫不受國際重視。 2月27日,美國國務院主管政治事務的國務次卿溫蒂薛曼(Wendy...
環境經濟
Fuis‧Sao
3 月 20,2015
【Yu'fafoinana逐路者】_ 原來我們不適核,為核不分手
三月十四日這天,是蘭嶼Tao族人Sinan Mavivo孩子的生日,他坐在往台南的火車上對著Mavivo說:「核廢料什麼時候搬走?我們什麼時候可以不用再反核?」政府所允諾蘭嶼Tao族人所說的2016年遷走核廢料是否成真 ? 台灣人民甚麼時候可以不用再受核能的威脅,每天擔心受怕,深怕變成下一個「福島」。 不可否認的台灣核電廠多處於地震帶上,而福島面積約13783平方公里,...
全球脈動
張桂禎
3 月 19,2015
是時候轉進印度!
約莫在十五年前,有經濟學家創造了「金磚四國」這一名詞,表示相當看好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國的經濟發展,著名的投資銀行高盛集團也幾乎把這四個國家捧上了天,讓市場熱錢紛紛湧入。然而,金磚四國似乎沒想像中發展的順遂。 的確,它們曾一度是超級潛力股,但展望未來,僅剩印度還呈現上升階段,更精確地來講是:「眾人皆差唯印度好」─這點可由上個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修中國、俄羅斯、...
歷史書寫
,
司法人權
李中志
3 月 17,2015
戒嚴法下的鷹犬與第三帝國的良心
我們剛不歡而送走一位行政院長,他號稱研究愕蘭,但官當到最後卻像個小艾克曼。我們差點忘了我們還有一位法務部長,她也號稱研究納粹,但她推薦的大法官人選,竟是美麗島軍法審判的軍事檢察官林輝煌。縱然群情譁然,羅瑩雪仍然認為那是很久以前的事,還以《為愛朗讀》電影為例,指出時為少尉軍官的林輝煌個人的選擇非常有限。先不管一個承平時期的軍事檢察官與沒受過教育、不識字,隻身在戰亂中求生存的女人如何相比?...
環境經濟
Luke
3 月 13,2015
主席喊非核,智庫批反核,國民黨你搞得我們好亂啊!
對於核能發電的思維,已在4年前發生的日本福島核災不幸事件後,改變了全世界,不僅重新檢視核能風險,更影響了全世界的能源政策。地狹人稠的台灣,卻有3座高度風險的核電廠,不僅有核安疑慮,對於無法解決的核廢料,更存在世代正義的問題。 特別是台灣能源進口依存度高達98%,在邁進再生能源世代之前,難道我們不該反省用電浪費的問題?難道我們不該為環境永續做出一點努力?過去的台灣,像吸毒一樣,...
環境經濟
賀陳旦
3 月 12,2015
期待專業官員
過年,什麼都停下了!乾巴巴的新聞只剩下各地塞車的報導在撐篇幅。每年,帶著無聊看這些例行報導,看官員說些破紀錄流量的說詞,一邊就不耐煩了。這種上看xx車次的說法到底是什麼意思?到底是說給誰聽的啊?到底有什麼對策啊? 年節已經過了一段時間,這時候大家應該可以就事論事地一起想想…… 高速公路上300萬輛車? 台灣高速公路總長約900公里,全天24小時上上下下車輛有300萬車,...
全球脈動
陳怡秀
3 月 12,2015
【日本想想】 在遺忘和記憶之間書寫──震災四週年,日本依然努力著
東日本震災已屆滿四年,以外國人的角度來看,這場悲劇似乎已成舊聞,日本大致上已回到過往的步調,力拚經濟,但對當地人而言,復興與傷痛,仍是現在進行式。損壞的建築物可以再重建,匱乏的收入可以再掙錢補足,但內心的缺口,是四年時光可以治療的嗎?當人們反覆傾訴「傷痛不該被遺忘」,痛苦和恐懼究竟該被記下抑或拋去,受災者的心靈如何得到解放,仍然是日本國民全體的重要課題。...
‹
…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