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政黨政治
,
社會安全
Ozison
9月 30,2015
【政策想想】 洪秀柱「公民住宅政策」不能說的秘密
偵探之所以能夠捕獲犯人,靠的不是犯人沒有清除乾淨的犯罪痕跡,而是能夠將痕跡缺席本身當做線索。 公民住宅公布以來,洪秀柱團隊從不同管道,散發各式文宣(為了分析方便,我選用洪秀柱官網上的新聞稿)。這些文宣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看不到公民住宅的供給數量與成本估算。而識字的人都知道,這兩個資料關係著該政策可以幫助到的人數與能否成真。當然,洪秀柱團隊也一定知道。因此,這個大家都知道,但就是「故意...
社會安全
林唯莉
9月 30,2015
行政決策並非賭注,而在於體民如親
位於亞熱帶的台灣,一年颱風何其多,卻鮮少像這回杜鵑颱風引來全台撻伐。判斷是否達颱風假之標準,需要氣象局科學的颱風路徑潛勢預測評估;數據是死的,地方首長繃緊神經開會討論的考慮要件除了人民財產安全的維護,還包括放假對於依照國家行事曆排定的工作所造成的延宕,對企業工廠的運作停擺造成的損失。不僅考驗著決策者對未來不可知的理性判斷,更考驗著決策者對於受眾的人性體諒;決策者的難為,就在理性與人性間拔河,「...
司法人權
羅承宗
9月 29,2015
誰在包庇「爆走法官」?—內控不彰的法官淘汰機制
本(9)月24日,司法院發布新聞稿,表示法官評鑑委員會以桃園地院法官曾○○於3件案件擔任審判長時,因有多次過度職權干預、介入當事人詰問程序,不當限制被告與辯護人詰問權利等情形;又於開庭時多次情緒失控、大聲咆哮、態度不佳、使用不當言詞對被告喝叱,甚至以羈押恫嚇被告。案經民間司改會向該會具狀請求個案評鑑,法官評鑑委員會遂於本月上旬決議建議免除其法官職務,並移送監察院審查。針對此案,有媒體以「暴走法官...
社會安全
廖千瑤
9月 29,2015
怎麼放假才對不起國家民族?
廿九日風雨變小了,不但讓南部的首長免於被罵成豬頭,就連昨天新北市與台北市決定放半天假的這種決策都顯得英明起來,但是筆者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要先批評做出放半天假這種決策的人。會做出這種決策的人,應該沒有那種南北奔波就為了趕上班、趕上學的生活經驗吧!會下達這種二十九號上午放假下午上班上學的指示,再一次讓我們見識到,一群生活圈大多侷限在北部的高級知識菁英,就是會做出讓我們傻眼的決策。...
電影戲劇
,
休閒育樂
第二人格
9月 28,2015
台灣知青與他們的金鐘奇想
第50屆金鐘獎屏除節目討論,藝人和評審的對抗也成為焦點,不免俗地,塗鴉牆也充斥各種謾罵藝人粗俗低劣的發文,老實說,這裡面有些文章看了的確是讓人覺得有些不舒服,甚至是火大的。 這讓我想起常常發生在周遭的對話。 「真的快要受不了台灣電視新聞的品質了!台灣媒體真的很爛!」「是喔?最近哪一台報哪則新聞讓你看得這麼火大?」「老實說我也很久沒有看電視新聞了啦,我現在都看網路新聞,...
全球脈動
,
中國問題
賴怡忠
9月 27,2015
歐習峰會、聊勝於無
雖然歐巴馬與習近平在國際場合已多次會晤,但此次習近平訪問美國,是習就任國家主主席後首次正式訪美,就重要性來說可與1997年江澤民、2006胡錦濤訪美等相比。特別這又是在二戰結束七十週年大閱兵後出訪,中方自然對此極力鋪陳,務求盡善盡美,美方當然也不希望出紕漏,使歐巴馬在下台後會增加一個汙點。但由於美中關係這兩年實在是爭議不斷,即便再怎麼厲害的外交官,在巧婦難為無米炊的情形下,也很難憑空變出好菜,...
全球脈動
劉世忠
9月 25,2015
【台灣與世界】 所羅門群島的嘉南平原
屬於我兒時記憶裡,最美麗的那畝田,就是每年暑假回到雲林斗六鄉下外婆家的農村,釣青蛙、摘芒果、紮草人、玩泥土。還有,享受赤腳在田埂上吶喊、嬉戲、奔跑的那股自由。 嘉南平原是上帝恩賜給台灣的生命泉源,也是孕育供給美麗福爾摩莎子民溫飽與成長的聖地。每一株播種在綠色平原上的稻苗,都是生命的延伸。農村風光的樸實寧靜,田埂上笑得燦爛純真的孩子容顏,都像是每一口呼吸,吐出台灣這塊土地上蓬勃有力、...
書評書介
,
政黨政治
蔡英文
9月 25,2015
【英派】書摘:外交小英
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我走進去了 在美國的期間,每一天要拋出怎樣的政治訊息,是很重要的規畫。一方面必須延續我們在台灣對兩岸和外交論述的定錨工作,另一方面是,隨行的媒體朋友每天都有交稿的壓力,如何把他們「餵飽」,是新聞部很頭疼的事。 《華爾街日報》投書:四管齊下的對外政策 在出發前,吳秘書長就規畫了投書美國主要媒體,透過這樣的方式,讓美國關心台灣的朋友們,...
書評書介
,
政黨政治
蔡英文
9月 24,2015
【英派】書摘:向公民力量學習
向公民力量學習 二○一四年五月二十八日,我再次就任民進黨主席。這是我第三次擔任這個重責大任,我的幕僚提醒我,這個黨從一九八六年創立以來,從來沒有任何人能像我一樣有機會三次領導這個政黨。 我破了紀錄。不過,就職當天,我沒有特別興奮的心情,也不想發表什麼長篇大論,只想傳達一個訊息:「比起我們說了什麼,社會大眾更期待看到我們做了什麼。」我肩膀上有巨大的壓力,我必須帶領這個黨,...
政黨政治
Fant
9月 24,2015
給蔡英文的產業政策白皮書
三年前,筆者曾經就台灣將會面臨到的問題向總統府提出建言,爾後另作整理寫成〈給馬總統的一封信:您所不敢面對的台灣真相〉一文,並發表在「想想論壇」。當時筆者所預見的台灣崩壞場景,如人才流失、產業缺工、財政崩壞乃至國內企業競爭力徹底消失等後果,於今日全部浮現。此刻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下一任總統不再會是馬英九,而很可能會是蔡英文。因此,筆者願意在此台灣產業發展存亡之際,提供一系列具體產業政策建議,...
‹
…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