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全球脈動
,
政黨政治
劉威良
1 月 08,2016
台灣政黨票與德國大不同
台灣的立委選舉是兩票制,每每說到政黨門檻常提到德國。最近大愛憲改聯盟的不分區提名立委洪美珍女士在年代政論節目談到,德國的國會門檻只有0.5 %的奇低國會門檻。這種說法,毫無根據也是大錯特錯。 德國的國會門檻與台灣一樣是5%,這是從1953實施以來就沒有改變的制度。德國過去在威瑪憲法時代,因為沒有這項限制,導致小黨林立,在政黨最多的時期多達17個政黨在國會。因為小政黨林立,也讓意見完全分歧,...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詹慕實
1 月 08,2016
美豬爭議不能棄科學於一邊
台灣國際協定簽得其實不少,然而簽歸簽,大小官員們興致一來,發言全視協定內容為無物,百無禁忌,一張嘴就被人瞧進腸子裡。便宜了外國來點油作記號,實在叫人捏把冷汗。 美豬議題一拋出,農委會率先表示為了食品安全與養豬產業發展,堅決不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食品安全聽起來頗有幾分道理,還能貼合國際協定的規範,但是誠實地表示就是為了保護養豬產業,等於坦白昭告天下,台灣就是在搞軟性貿易壁壘。...
政黨政治
陳鄭為
1 月 08,2016
5%的魔幻力量
若干年前,某便利商店通路高調主打「平價時尚,正在流行」的消費意識,商品本身沒有新意,差別在於換了包裝設計與行銷方式,以「白」為主視覺,以「SELECT」作為號召,主張懂得購買平價且優質的商品便是一種時尚的消費觀。近幾年,在台灣政治的通路上,也存在類似的「消費意識」,主張「白」、「素」,主張「質優」、「脫俗」,同樣造成選民在「消費認知」上的轉變,於是眼下幾乎沒有人能否認在國、...
政黨政治
林倢
1 月 07,2016
「民主」大旗之下的潛台詞──2016大選,後318組織者對於公民社會的反思
三一八至今已近兩年,不論當時人們對運動的期待、想像為何,現下台灣的公民社會已走到這裡:部分「出關播種」的面孔或加入民進黨、或成為第三勢力參選,進入體制內的戰場,試圖將台灣政治由裡內翻新;留在體制外抗爭的人們,眼前仍是打不完的戰爭。經過了反服貿、九合一大選,現在馬政府仍動作頻仍,中國觀光客、馬習會、貨貿,種種手段無不流露出他們的急迫。或許,是該從後三一八「公民覺醒」、「進步力量」的美夢中睜開眼,...
政黨政治
張肇烜
1 月 06,2016
轉過頭來看世界──從《我是五年級生》競選廣告談起
最近一支競選影片「我是五年級生」引起廣泛討論,影片色調陰鬱,只見一位男性,始終背對鏡頭,不斷穿插辛苦工作、早出晚歸的影像。五年級生說:「我用了大半輩子為自己的家和國家努力,為什麼今天在他們口中我成了壞人?為什麼他們說國家早已不存在?為什麼我的正義什麼都不是?」 創意無限的年輕網友旋即製作KUSO影片,片中一位低頭的年輕人說:「我是七年級生,我做錯了什麼?一個年輕人活到現在二、三十年...
全球脈動
林琮盛
1 月 06,2016
【時事想想】 「沙──伊」衝突的蝴蝶效應
再一次,阿拉伯世界又陷入大亂鬥的漩渦裡,無法自拔。 年初,沙烏地阿拉伯大規模處死囚犯,其中,還包括什葉派教士尼姆(Nimr al-Nimr)。這一舉動,導致原本就不睦的沙國和伊朗雙邊關係公然決裂,中東各國開始紛紛選邊站,動盪的局勢更形惡劣。 「沙──伊衝突」如一隻蝴蝶,一振動翅膀,許多連鎖效應開始掀起波瀾。 敘利亞前景更黯淡 首先,是原本看似和緩的敘利亞內亂,...
教育文化
謝宇程
1 月 05,2016
【學與業壯遊】 擔憂不夠國際化、不夠有特色?大學也許該想更關鍵的問題──《大學的藝術》之十六
也許是因為在想想論壇寫了十餘篇「大學的藝術」系列,以及另十餘篇分析台、英、美大學經營的文章,最近有個機會,一個高教研討會議找我聊一個問題:到底台灣如何營造出具有「國際特色」的大學?在討論完之後,我想藉由幾篇文章,記錄一下我給他們的建議。這是第一篇。 首先,讓我們來拆解審視這個問題本身。「國際特色」不是一個合適的目標。就像在航海的時候,若你設定某朵雲作為航行目標,你一定迷航。...
環境經濟
mlkj
1 月 05,2016
「基本工資調高至三萬」帶來的違和感
總統辯論會中,國民黨主席兼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喊出,要在四年內將基本薪資由現行的20,008元,提高到30,000元,扭轉低薪國恥,讓加薪帶動經濟成長。跟辯論會中多次點名蔡英文相比,這可以算是一個比較具體的目標(有數字、有年限),也呼應了去年1129前很活躍,但近日較專注於本業的郭董「總統候選人要定經濟硬標準」之說;但究竟,這個數字在實質上有多大意義? 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教育文化
奉君山
1 月 04,2016
關於教育的兩種基進想像
關於教育的一種基進想像:免費的均優高等教育 對於教育,長久以來有種基進的公共化想像:認為中小學公立多、高中大學私立多的現象,代表整個教育資源是呈金字塔型的分配。而在大學中,前段補助多、後段補助少,也加劇了金字塔型的分配。金字塔型分配,就代表越往高端越稀缺,競爭就會越劇烈。所以這路基進的教育公共化思考,主張不只要十二年國教全面免試均質,連高等教育也要均質化、公共化、免費化。...
全球脈動
徐子軒
1 月 04,2016
南向正是時候
去年以來,聽聞泰國朋友屢屢造訪新加坡、日本等地。新、日相對泰國都屬於高所得、高消費的地方,但泰國朋友們已是新中產階級,造訪這些地方不僅一償夙願,亦為本身能力的展現。如果新加坡、日本可以成功的吸引觀光,為什麼台灣不可以?這便激起我們進行思考。一國能發展觀光事業有著內外條件,內即是國內的硬體軟體建設,如名山大澤、人情風俗等,外即是政府的配套政策、相關企業的企劃布局,內應外合自然可以將人帶進來...
‹
…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