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國防外交
吳明杰
7 月 24,2015
【國防想想】 選前暗鬥,國安局長被請辭
兩個多月前的5月21日下午,日前突「被請辭」下台的國安局長李翔宙,依例前往總統府開會,會後李向馬英九總統和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面報,告知在榮總年度將官體檢時,醫生觸診發現脖子上出現異常腫瘤,經切片確認已罹患口咽癌第三期。 由於醫師評估經化療後有七至八成治癒率,馬總統當下除關切李翔宙病況,並無任何要求去職之意;李也表示自己健康狀況並未影響職務,高層除鼓勵李接受治療,還要李好好繼續幹,...
運動休閒
,
電影戲劇
,
社會安全
飛天衝
7 月 23,2015
日本有山崎豐子挑戰航空業,台灣呢?
日本最重要的文學獎項之一:直木賞,在7月16日晚間宣布第153屆得主,令台灣人驚喜的是,台裔作家王震緒(筆名東山彰良),以國共內戰及台灣戰後社會為背景的長篇小說《流》獲得,非日本國民,仍持有台灣護照的他,成為繼邱永漢及陳舜臣後,第3位摘下直木賞的台灣作家。 據說王震緒在研究所時期曾經在航空公司上過班。這讓人聯想到另一位直木賞得主、日本知名女小說家山崎豐子,一女單挑日本航空業的壯舉。...
社會安全
廖偉翔
7 月 23,2015
八仙塵暴絕非燒過就算了
根據衛福部七月二十日統計,八仙塵暴的傷患仍有326人住院治療,其中228人收治加護病房,病危171人,病危者中有73人呼吸道灼傷插管、7人透析治療,並已有8人不幸死亡(按:截至二十三日,已有9人往生)。每一位傷亡者背後都是一個傷心的家庭,而每一位照顧者承擔的都是疲憊的身心;當兩者於醫療前線相遇時,消磨的耐心變成相互的指責,而真正該負起責任、也真正有權力負起責任的政府官員卻退居後線,成天只喊著「...
教育文化
陳世岸
7 月 22,2015
標售?活化?─嘉義市公所的拆除爭議
七月初由嘉義市政府所發包的「嘉義市舊市政府大樓地上物拆除工程」,近日在地方上引發爭議。此案所欲拆除的標的物,是位於嘉義市垂楊路與民生北路交叉口,區位地段十分優良的舊市政府大樓建築群,當中最主要的一棟,是嘉義市在縣轄市時期興建的「嘉義市公所」建築。市府的計畫是此區建築物拆除後將土地標售,因所在地段價值不菲,市府預估標售所得金額可達10億元。 本案的爭議重點,並不完全在於這棟「...
財政金融
陳怡秀
7 月 22,2015
【日本想想】日官員掏錢補政策赤字 苗栗600億誰埋單?
苗栗財政漏洞引爆昌鴻大戰,前任批評現任不懂財管,現任痛斥羅馬不是一天造成,政府花錢花到發不出薪水,也夠誇張了。600多億的債務,大概有400億掛在劉政鴻帳上,如果要他負責自付,可能十輩子也還不完。不過,去年日本有一名官員辦活動賠錢,他還真的自掏腰包付了2700萬日幣。 去年4月大阪觀光局主辦《大阪國際音樂祭》,其中一場演唱邀請台灣、南韓等地歌手一同演出。孰料音樂會開始前十天,...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佘健源、劉玉皙
7 月 22,2015
人潮並不等於錢潮:中國觀光團來台七年後
近年來,台灣發展觀光產業似已成舉國共識;尤其各地方政府,亦多以推動觀光產業作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在推動觀光的過程中,各級政府常以觀光人次當作重要的經營目標,也常拿觀光人潮成長作為施政績效的表徵。不過,若站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角度,埋頭推動人潮的成長,是否真能為地方帶來錢潮?由過去七年來開放中國團客來台的經驗觀之,效果似乎令人存疑。其理為何,證據何在,或許可由以下兩個方向來思考...
中國問題
賴怡忠
7 月 21,2015
美國「東進西撤」與中國「西進東守」對台灣的機遇與挑戰(下)
中國西進將影響台灣對歐關係與能源安全 「美國東進、中國東守」固然對台灣的安全相對有利,但「中國西進、美國西撤」也會對台灣產生若干負面衝擊。最直接的就是台灣與歐洲的關係,有可能會進入一段非常艱難,甚至是大倒退的階段。此外,隨著中國在中東影響力可能坐大,台灣如果持續高度依賴於中東油源的話,則會給台灣永續發展帶來長遠的不利影響。台灣也要對此早作準備。 西歐雖是民主國家,...
教育文化
謝宇程
7 月 21,2015
【學與業壯遊】 為什麼大學培養的優秀人才爭搶逃離台灣,而非振衰起弊? ──《大學的藝術》之一
上星期,有三個熟或不熟的朋友,和我說他們最終要離開台灣,到國外工作生活,他們對台灣的未來徹底不抱希望。這三個朋友,都是台灣最優秀的國立大學畢業生。 他們不是特例,台灣最優秀大學培養的畢業生,面對台灣政治敗壞、產業發展停滯、社會頹喪而錯亂,能耐也許足以逃離,但不足以振衰起弊。台灣現在的人才困境,很可能不是欠缺某特定領域的專門技術、知識人才。而是綜合性、前瞻性、能帶來變革與創造的人才。...
司法人權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許家睿
7 月 20,2015
人權與法治作為兩岸關係新的突破點
兩岸關係歷經陳水扁總統早期的「四不一沒有」,晚期的「一邊一國」、「制憲」;以及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到後來的「經貿整合」與「和平協議」⋯⋯等方針。其在國家層次上的戰略與政策面,一直不脫主權、軍事、認同與經貿議題之外。在馬英九主權上「擱置爭議」已成事實,且兩岸在軍事與經濟實力開始向中國方面傾斜之際,台灣當局該如何思索兩岸關係新的突破點? 今年7月,...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賴怡忠
7 月 20,2015
美國「東進西撤」與中國「西進東守」對台灣的機遇與挑戰(上)
隨著美國與伊朗達成核子協議,以及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與「亞投行AIIB」,美中在印度洋─太平洋的戰略競爭格局日益明顯。整體聯繫起來看,呈現美國「東進西退」,以及中國「西進東守」的趨勢。 美國:東進西撤,加速重返亞洲 伊朗協議的結果會使伊朗為首的伊斯蘭什葉派勢力在中東坐大,「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的中東兩河流域什葉派新月形聯盟會逐漸成形。...
‹
…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