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政策想想
司法人權
撲馬
1 月 21,2015
【撲馬想想】我想跟老虎來張自拍照…什麼?不行?
在約會網站一片哀鴻遍野當中,紐約政府正式簽了一個禁止與老虎自拍的法令,並於今年(2015)生效。令人感興趣的,到底什麼是跟老虎自拍?這又跟約會網站有什麼關係? 事情要追溯到美國時下流行的約會網站。其中一網站Tinder,開始大量出現「與老虎自拍」的照片(如下圖): 研究者指出,使用約會網站的人為了要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威武與勇敢的一面,...
文化研究
,
媒體觀察
Meta South (南方之南)
1 月 20,2015
歡笑、恐懼與虛偽:論言論自由與嘲諷
「笑聲可以讓村民在短暫的片刻裡,不再在意害怕的感覺。但是神的法規乃是透過害怕的感覺執行,而這害怕的感覺真正的名字,就是對神的畏懼。」 ──恩貝多‧艾科,「玫瑰的名字」(作者自行翻譯) 十餘年前曾經出差至伊朗德黑蘭,遇見的客戶亟於與我們這些新興的東亞國家建立商業關係,因此與他們聊了不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做進出口貿易的客戶對於美國的貿易制裁當然不滿,但是他們最厭惡的卻是伊朗的回教政權...
社會安全
呂建德、鄭亦麟
1 月 19,2015
【政策想想】北歐模式,Taiwan Next?
台灣目前的經濟與社會模式儼然面臨嚴峻挑戰,諸如:出口衰退、高失業率、薪資倒退等等,在近幾年蓬勃的社會運動與選舉結果來看,人民對於現狀已有極大不滿,全世界也開始從追求效率(成長),轉向鼓吹分配(公平),《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問世,更使人注意兼顧成長與公平的議題。但是喊出改革口號容易,如何改革卻是困難,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取得成長與公平的『北歐模式』,或可成為台灣參考的榜樣。...
政黨政治
陳英鈐
1 月 16,2015
政黨法與民主鞏固
一、黨產乃毒樹果實 毫無疑問,健全政黨政治乃當代民主政治的礎石。過去的黨產乃一黨獨大,違反「實質法治國原則取得(Erwerb nach materiell-rechtsstaatlichen Grundsätzen)」的毒樹果實。執政黨利用這毒果,在民主選舉賦予的統治正當性基礎之上,再制訂出的政黨競爭秩序依然是袒護此毒果的毒樹,不僅選舉規則有利於兩大黨,政黨補助亦然。...
司法人權
撲馬
1 月 16,2015
【撲馬想想】如果查理週刊嘲諷的是全體穆斯林,是否仍受言論自由的保護?
這次法國查理週刊被攻擊的事件,被解讀成言論自由與恐怖攻擊的衝突:「言論自由不該向暴力妥協」,「我們必須誓死捍衛言論自由」等等的論述相繼出現。沒有錯,言論自由是法律權利的ABC,而言論自由受到憲法層級的保護自不待言,這倒沒什麼好爭議的。 但是,有一種聲音漸漸浮現,並佔據媒體的主流位置,那就是對「西方霸權」的省思。熟悉社會學的人應該對該詞並不陌生,此見解認為西方長期對穆斯林不夠友善,...
教育文化
徐兆安
1 月 15,2015
PISA 啟示錄:嚇人的國際教育競爭,還是用國際教育競爭來嚇人?
看著別人的屁股,不斷追趕,最後連在追趕什麼都看不清楚,是世界次等公民的家常便飯。 「根據一個最新的國際指標,台灣學生的能力落後於人了,再不急起直追,就等著被淘汰。」 這種說法,是台灣教育議題寫作的起手式,接著,就會由教育家/評論家們放言高論,教育官僚則以官樣文章應付一下,一搭一唱地高談如何提高學習質素;僱主,尤其是那些自認具遠見的企業家們,有多了一個話柄來指斥廢青,...
全球脈動
格瓦推
1 月 14,2015
為何我們都是查理?
壹、前言 法國左派嘲諷刊物《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的巴黎編輯部於1月7日遭恐怖分子屠殺,遇難者包括記者、警察、週報專欄作家、經濟學者與一群漫畫家。 對法國社會而言,這場殺戮是向共和國精神宣戰,「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的風潮,堅定有力地彰顯法國人對言論自由的捍衛。與此同時,「愛比恨的力量更大(L’amour plus fort que la...
全球脈動
李奧納多卡布奇諾
1 月 14,2015
我們如何能是查理
《查理週報》遇襲事件,在開槍者死於槍下暫時畫下句點。被殺的漫畫家、被殺的警察、被殺的人質與被殺的槍手都已無法說話。「不要笑,不要哭,不要憤怒,只要理解」,斯賓諾莎的話如今聽來特別難受,因為查理生前要我們笑,而剩下的我們都難以做到。 但我們畢竟無法不去思考,事發後連日來的討論證明了在台灣的我們關心這件事,問題毋寧是:我們為什麼關心,以及我們如何關心。更重要的是,我們是以什麼身分來關心...
政黨政治
新一
1 月 14,2015
【打狗吹水】「黨產公投」綁2016大選不值得一試嗎?
「公投」原本在國民黨跟媒體的操作下遭致污名化,再加上當前的「鳥籠公投」狀態,讓國人對公投難有好感。然而,歷經波瀾壯闊的「太陽花運動」之後,許多年輕世代體認到當前台灣的民主,根本無法有效回應人民的心聲跟訴求。於是,太陽花運動中形成的「島國前進」,便以「直接民權」的「補正公投法」連署,進行全島的串連跟啟蒙。 當中,公投法補正的連署,便是著眼於「取消公民投票法第30條所訂之50%...
教育文化
鄧旭峰
1 月 13,2015
回應林濁水前輩「年輕世代的自然獨」:台獨是回歸真實歷史後的必然
拜讀林濁水先生於2014年7月25日作品〈年輕世代的自然獨〉後,本人想要從歷史的角度探討為何台獨傾向是台灣的自然,而「統一」或是「不獨」則純粹是外力干涉的短期現象。 今天我們在談到「國家」和「國家認同」時,我們談到的是「民族國家」(Nation-State)這個概念──把一個國家視為文化、民族統一的獨立政治實體。例如說不論漢滿蒙回藏人都是中國人,或是不論紐約州人、德州人、...
‹
…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