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歸何處話鳴崗
原來在西爪哇萬丹拓展事業的蘇鳴崗,因緣際會於一六一九年十月十一日接受荷蘭大總督委任為巴城首位華人領袖,擔任華族發言人角色。成為荷蘭統治巴達維亞期間任期最長的華人甲必丹。
歐洲大航海時代的來臨,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與荷蘭等歐洲海權強國逐一將商船艦隊航向遙遠的東方,無論是從歐洲直接南下再東行,或是向西繞行半圈地球再抵達東方,期待的就是找出貿易商機。中國、印度、印尼與日本等,都是他們的主要目標對象,尤其是當時印尼摩鹿加香料群島上的丁香與肉荳蔻商品最具吸引力。
相對於歐洲海權強國四處拓展海上貿易,明朝末年政府既腐敗又閉關自守,以至倭寇橫行,民不聊生,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閩粵居民只好出走下南洋,希望能在他鄉闖出一片天地,福建人蘇鳴崗就是那個時代離鄉背井的一份子。
巴達維亞(Batavia)首任華人甲必丹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VOC)董事會為了瞭解該公司的運作情況,1921年12月開始要求公司各商館撰寫駐地日記。1624年的巴達維亞城日記,就以迎接遠道而來的明朝使節開章書寫,蘇鳴崗的名字也首次在荷蘭的文獻記載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