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義麟、蔡錦堂

何義麟

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國際社會科學專攻學術博士,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蔡錦堂

日本國立筑波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科畢、文學博士,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所長,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兼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宗教史、台灣教育史、日本近代史。

108課綱開跑:素養教育也能「補」嗎?

108課綱開跑,新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的教育,瞬間引起家長的恐慌,深怕漏了一拍,又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了!在學校、家長與學生,三方的焦慮狀態下,到底素養教育要如何建立起來呢?傳統的花大錢「補習教育」,足以應付緊接而來的素養挑戰嗎?

「素養導向」的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基本的養成教育,培養孩子在真實情境可以運用的能力。簡言之,素養的範疇,涵蓋在我們每日的生活中,諸如:走在大街上,該有的禮貌與儀態;在城市中,不應大聲喧嘩、隨地便溺; 學會欣賞美的事物,並用心維護;養成看公告、閱讀及談吐合宜等等⋯⋯哇!這麼多的素養內容,真的要用「補」的嗎?

事實上,教育部所提出的「素養教育」,很大的成分,是「家庭教育」養成的再延伸。其中,關於「公民素養」、「美學欣賞」、「接軌國際」,這三個價值上,的確是台灣過往的教育,非常缺乏的。推廣「素養教育」的必要,有個極具說服力的指標,那就是台灣在2018年全球無知指數榮獲第三,僅次於中國、印度,可見,素養教育,真的不能等!

100歳獨立運動家最後的一場演講──「台灣是世界唯一僅存的殖民地」

原文刊載於《文春online》(株式會社文藝春秋)2019年7月17 日
譯者:張瑜庭

6月30日,今年100歳的台灣革命家史明,在國立台灣大學進行人生最後的一場演講。被稱為「歐吉桑」的史明,在日治時期的台北誕生,一生致力於台獨運動,被視為「台獨教父」,就連蔡英文總統,也對這位老革命家十分敬仰。

田中淳

1973年生於千葉縣松戶市,在綜合出版社擔任雜誌編輯。2005年於北京留學,後續在中國進行取材以及日經的智庫進行市場調查研究。 2012年,在日系的通訊社擔任中國、台灣的相關資訊的編輯,2019年則新增了香港。著書有《中国ニセモノ観光案内》、《中華人民今日は酷》、《中国ニセモノ社会事情》、《100歳の台湾人革命家 史明 自伝〜理想はいつだって煌めいて、敗北はどこか懐かしい》

《連續殺人犯還在外面》由冤案開始,卻也在冤案止步:北關東連續誘拐殺害女童案件未解之謎

在日本北關東地區的群馬縣與栃木縣縣境,
方圓不到十公里的小地方,
自七〇年代末期開始至九〇年代中期,
陸續發生四起女童誘拐後遭到殺案的重大案件。
直到一九九〇年栃木縣警方逮捕了一名男性,
警方宣布此人便是其中三起案件的兇手;
然而這名男性自入獄以來始終主張自己清白。

任職日本電視台報導局的清水潔,注意到了這一連串誘拐殺害女童的陳年懸案,也留意到這名名叫菅家利和的男性多年來從獄中發出的悲痛求助。

長年擔任記者的嗅覺,讓清水感到事情不尋常,主動追查此一懸案……

攤開關東地方的地圖,以北部某個地點畫出半徑約十公里的圓。其中人家櫛比鱗次,孩子們在陽光底下歡笑,普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

如果你知道在這個小小的圈內,十七年之間竟然有多達五名女童失蹤,會作何想法?她們每一個不是以淒慘的死狀遭人發現,就是被誘拐後就此下落不明。而且凶手仍然逍遙法外。

這並非小說,而是事實。

「這麼小的地方,不可能有好幾個會對女童下手、甚至殺害她們的人。」一名失去女兒的家屬,傾訴這應該是同一名歹徒所為。

我也這麼認為。

【被遺忘的歷史】不知悔改的二二八劊子手:柯遠芬

二二八事變中究竟有多少台灣人被殘殺,至今仍然是一個莫衷一是的問題,事變後有不少台灣人繼續遭到撲殺或下獄,中國國民黨蔣政權不但無人為此負責,當年的大劊子手且能升官安享天年,台灣的社會價值觀的扭曲、道德的淪喪,當以蔣家王朝極權政權處理此一事件為肇始。

【女人想想】「女子眼光特展」:家暴婦女發聲 從集體療癒到煥然重生

2019年初媒體報導了「肉圓不加辣」家暴事件後,勵馨進行一項問卷調查,發現在1037位施測民眾中,有369位民眾認為婦女會受暴的因素之一是「自己造成的」,比例高達38%。雖然這是複選題,然而數字之高,還是讓我們吃驚與心疼!

此調查呼應了我們服務的家暴婦女在團體中所分享的:「大家常常責備我,認為我不該隱忍與縱容暴力」、「被打雖是可憐之人但必有可恨之處」、「遭受家暴的人也是有問題的人」、「男人都道歉了怎麼還不原諒他…·」等等,原來,這不是少數人的質疑責難,透過這份小型問卷,顯示出社會集體性的眼光,仍然認為婦女該為受到家暴負相當的責任。「肉圓」家暴事件中,許多網友交相指責這位婦女,其實也讓我們的婦女心如刀割。

陳源

勵馨台中分事務所社工師

太陽花學運打人警察與殉職鐵路勇警豈能相提並論

根據媒體報導,前總統馬英九出席弔唁英勇殉職的鐵路警察李承翰時,除了表達慰問,他也建議應該對於警察訓練、執勤、周邊環境進行檢討,並做好事前防護,以避憾事重演。這部分他的發言或許還可以接受,但馬前總統以下這段發言則讓人徹底傻眼,他說:

「對當初反服貿事件曾經違法遊行、抗爭的人全數不處罰,讓很多執行公權力警察非常失望,中央政府一定要支持警察,當警察被打被羞辱時,一定要處罰鬧事者,否則就沒有公道、沒有正義了。」

這段話很顯然邏輯有問題,太陽花學運時打人的警察,和這次英勇殉職的鐵路警察,怎麼能夠相提並論呢?公道和正義是這樣定義的嗎?

這次事件中英勇的鐵路警察是為保護列車上的乘客,空手和精神狀況不穩的持刀嫌犯搏鬥,最終不幸殉職;但太陽花學運時的警察可是鎮暴裝備齊全,用警棍警盾攻擊手無寸鐵的抗議者,甚至還出動鎮暴水車驅離,多虧媒體報導和當事人訪談等等,許多濺血影像、畫面和警方暴行才公諸於世,讓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只是拍肩驅離」的謊言不攻自破。

【日本想想】一張選票等價一台賓士車?促進年輕人參與投票,日本人出盡奇招!

日本預計於2019年7月21日舉行第25屆參議院選舉,將由370位候選人爭奪124席改選議席,作為令和新時代的第一場選舉,也事關修憲勢力的掌控大權,政黨各個摩拳擦掌全力備戰,而向來對政治保持冷漠態度的年輕族群,則被視為是選戰關鍵之一。「政治就是眾人之事」,如何讓年輕人不再置身事外,起身去投票,可說是創意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