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J.道布森(William J. Dobson)

1973年生於紐約,畢業於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曾任職於《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新聞周刊國際版》(Newsweek International)、《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網路雜誌《Slate》以及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目前與《妖風》作者戴雅門(Larry Diamond)共同主編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期刊《民主》(Journal of Democracy)。

邱映寰

邱映寰,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大二,穿梭於人文與理工領域之間磨練中。曾參與臺文館「拾藏:臺灣文學物語」寫作計畫、擔任第七屆及第八屆共生音樂節工作人員。

【首爾想想】「南韓護士集體辭職」?打擊士氣的不實新聞

新型冠種病毒在南韓擴散,已超過兩週。3月2日的多家早報上,能看見「看護人員因壓力過大而集體辭職」的報導,甚至也引發台灣媒體接連跟進引述,實情卻非如此,反而打擊到作為當事人的工作士氣。

柏林想想

何蕙安,1985年生。前經濟日報法務與兩岸記者、特派員。過去五年的生活主要往來首爾與柏林兩地。現與先生定居柏林,寫推理小說與社會觀察。

【柏林想想】特斯拉,歡迎來到德國

碎木機(Woodchipper)的長吊臂熟練地從地上抓起一把樹枝,直往傳送口送,上方宛如煙囪的出口瞬時噴出細碎的木屑,散落進車後方的貨櫃;後頭,伐木機充滿力量的夾手握住樹幹、一把鋸斷,然後像削甘蔗似的刮去細枝樹皮並裁成相同長度,結束。流暢地像首詩。

忙碌的機具在圍籬的另一側來來去去。隨著伐木機的步伐,這種在德國隨處可見、枝幹細長宛如紅鶴腳的針葉木一根、一根地倒下。轉眼間,工地內的臨時道路旁高高堆起了整理好的木幹。來往的大卡車載走裝滿木屑的貨櫃。

砍樹現場緊鄰著市外道路,那裡不是人們散步會經過的地方,只有車輛會通過。但「路過」的人們站在道路邊的空地,隔著馬路觀望。不少人拿出手機拍照。

「真是不可思議啊!」一位男子走過時輕嘆了一聲。「爸爸,樹幹是怎麼變成木屑呀?」一個男孩大聲的問道。

【聽那些女孩唱歌】無限溫柔中蘊含的反叛力量──茱蒂.柯林斯Judy Collins

2016年11月7日逝世的加拿大民謠詩人連納・柯恩(Leonard Cohen)不啻是音樂史上的一份傳奇;而民謠女歌手茱蒂・柯林斯(Judy Collins),也和連納・柯恩的音樂生涯有著密切關係:1967年,柯恩創作的”Suzanne”經茱蒂・柯林斯翻唱後大獲成功,使得柯恩的人生軌跡從原來的詩人更轉向音樂,並因此站上新港民謠節(Newport Folk Festival)的舞台,不久後更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在1967年發行了第一張唱片《The Songs of Leonard Cohen》,開啟他接下來半個世紀的傳奇音樂生涯,也留給人們極其珍貴而美麗的文化遺產。

【被遺忘的歷史】政工幹部學校的「台灣獨立運動」案

政工幹部學校是蔣介石指派蔣經國所創立的,主要是在訓練軍中政治作戰的幹部,進入部隊擔任輔導長、政戰官、心輔官等職務,早年被戲稱為部隊裡的「監軍」,並曾遭到美國及中國國民黨政權內開明派(如孫立人、吳國楨等人)的迭次質疑。

中國國民黨政權蔣家王朝在國共內戰敗逃後,提出「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利用「整軍建軍運動」期間建立政工制度,在國防部下設「總政治部」,由蔣經國擔任主任,藉以清除軍中的中共滲透分子、糾正當時蔣軍種種弊端,順勢統攬部隊指揮權以減少兵變風險。

蔣經國於1951年創立政工幹部學校(以下簡稱「幹校」),訓導方針是:「以培養篤信三民主義,服從最高領袖,忠黨愛國,堅決反共抗俄之健全政治工作幹部,使能參與陸海空軍各級部隊....共同完成國民革命第三任務之使命為教育宗旨」。同年,蔣介石還頒布《國軍政治工作綱領》,規定軍隊政工機關的首要任務是:「主持軍隊政治思想敎育領導,建立精神武裝」。

沒有承認罪責,何來回復名譽?

在二二八事件屆滿73週年的這天,蔡英文總統在「二二八事件中樞紀念儀式」上頒發潘木枝、蘇泰山、陳進興3名受難者回復名譽證書給其家屬代表。政府係依據《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第六條規定,經受難者家屬以書面向「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提出申請後,經基金會審理通過並陳報總統府及行政院,政府才頒發「回復名譽證書」。

這份證書並不是平反被害人冤屈的法律文件。從證書用語可知,政府僅承認對被害者遭遇的傷害負有道義責任,卻無隻字提及法律責任。對家屬而言,或許這是他們在蒙冤多年後僅能獲得的一點安慰。 可是在法律上來看,這一紙回復名譽的證書無法達到蔡總統口中之平反政治冤案、追求歷史真相與社會公義的目的。若根據轉型正義的精神,家屬要求政府承認對其先人所犯罪行,鄭重道歉、合理賠償與保證不再犯等要求都無法在儀式中得到滿足。家屬最想要是政府的認罪悔過書而非回復名譽證書。

姚孟昌

現職為天主教輔仁大學學士後法律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主要領域為憲法與國際法。英國倫敦大學法學博士。擔任台灣國際法學會理事,長年關切人權與憲政議題。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 基層診所該怎麼做

從2019年年底,中國武漢傳出不明肺炎以來,歷經中國武漢及各地陸續封城,截至2020年3月1日為止,全球已確診破8萬例,死亡2968例,可以說疫情的嚴峻超乎SARS。同時,台灣防疫工作表現亮麗,我們做好防堵隔離,包括:邊境檢疫、病人隔離、疫病調查、民眾的衛教、口罩的管理、防疫戰備物資的調度等等,防疫的超前佈署,都是全世界防疫的亮點。

基層診所在這次防疫工作扮演重要的一環,SARS疫情時,診所遇到發燒的病人,就直接建議到大醫院就醫,病人自行移動的過程,計程車、醫院急診部在不知情之下,受到感染,造成部分醫院急診部的封院及社區疫情的擴散。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早期症狀不明顯、20%不發燒的特性,大約85%罹病者是輕症或沒有症狀(例如案31少年,確診但是沒症狀),常常會因為輕微呼吸道感染症狀而在診所就醫,診所也成為這次防疫的重要決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