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佩耘

勵馨基金會雲林分事務所社工師

【南洋想想】Drishyam:小成本的大奇蹟

常看印度電影的讀者大概可以體會當地賣座電影的元素,像是主要的語言市場(例如印地(Hindi)或是泰米爾(Tamil))、俊男美女的主角、華麗且陣容浩大的舞蹈、大場面的動作場景、以及眾多的海外場景。若是一部沒有舞蹈、也沒有打鬥,然後場景只是印度南部的山區鄉村,主人公只是中年父親跟他的家庭,而語言是主要限於西南部克拉拉Kerala)州馬拉雅拉姆(Malayāḷaṁ)語的電影恐怕很難跟賣座有任何聯想。然而2013年拍攝Drishyam(意譯「視覺」,也有翻譯為「誤殺瞞天記」)卻創下諸多奇蹟,不僅印度其他主要語言市場購買故事版權,然後延請各自的一線男星主演此故事,甚至成為首部中國拍攝印度故事的電影「誤殺」。

【勵馨想想】「孩子,其實我們都一樣受傷了」——談面對孩子未成年性議題,家長的掙扎

家長的傷被聽見,孩子的傷才有機會被涵容 呂嘉惠 (2021)

回想起幾年前陪同叡叡和其爸爸來到少年法庭,庭上正針對第227條準強制性交罪進行審理,也就是未滿十四歲之男女為性交者所必須承擔的責任。

陳必佳

勵馨基金會宜蘭分事所務所社工師

【聽那些女孩唱歌】不只是哀傷,奇異果實的泣訴:比莉.哈樂黛─Billie Holiday

The United States vs. Billie Holiday - Trailer (Official)

2021年3月1日揭曉的第78屆金球獎,最佳「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由安德拉.黛(Andra Day)以《美國對比莉.哈樂黛》(暫譯)(The United States vs Billie Holiday)奪得;這位來自加州,曾以處女專輯專輯《為墮落乾杯》(Cheers to the Fall)提名2016葛萊美最佳節奏藍調專輯的優秀藍調女歌手,以她深厚的音樂背景演出一代爵士女伶比莉.哈樂黛的故事,自然備受矚目,獲獎更是一份肯定。

【電影與歷史】情侶關係的衝突聖經:《首映夜》的愛情戰爭

《首映夜》(Malcolm & Marie)是一部NETFLIX電影,黑白的色調中,光憑一間屋子、兩個角色,用一段感情剝開了肌膚底下的情感論述,是當代都會男女的衝突聖經舞台劇。

還記得1977年的伍迪艾倫電影《安妮霍爾》嗎?在關係以及生活的危機之中,還不忘記叨叨絮絮的男人,利用知識以及刻薄的高調來偽裝自己內心的疑惑。利用大量對白透漏線索而推進關係曙光以及危機的方式,對觀眾來說像極了窺視,而這樣令人懷念的觀影體驗也運用在這部電影當中。《首映夜》的呈現像是一齣舞台劇,唯二的兩位角色無法閃躲,因為他們剛剛結束一場高度的社交活動,男人的電影成功首映,他想要繼續延續「開心」時,而女人並沒有興致。

從「清代活佛文物大展」思考流亡中文物保存的困境

去年十一月開始,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的「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從藏傳佛教裡特殊的「轉世制度」出發,透過文物展示,討論近代以來與宗教相關的歷史。借展單位包含了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國家圖書館…等公、私機構與藏家,從入口處的轉經輪模型開始,對於章嘉呼圖克圖的傳承多有著墨,在相關文物外,另外展示了遷居台灣的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在世時與友人如嘉樂頓珠(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的家族成員)、于斌樞機主教的書信。

【勵馨想想】少女家園日常:面對創傷和學習獨立

在安置機構生活久了的少女,有時讓人看不出來,過往的幼年生活經驗還牽絆著她們。某天,少女安安外出去打工,才出門沒多久,不但折返回家園,還帶著一隻看起來只有一個月大的小流浪貓。在家園裡的少女小樂見狀,馬上跑到安安和小貓面前,一邊發出疼惜的聲音,一邊撫摸被大雨淋濕到發抖不己的小奶貓。臺北近來又雨又冷,我看著安安全身濕透樣,心想:她大概是為了搶救這隻貓咪而不畏冷雨吧?

安安:「我在外面那條馬路停紅燈,看到小貓咪被一隻狗追趕,趕快停好車去救,貓咪全身都是泥,直發抖,我不能不理。」

小樂:「外面好冷,又在下雨,貓咪在外面要躲雨又要躲狗狗追趕,好可憐喔!」

安安:「是不是?我就是這樣想,我不能為了自己上班不想遲到,就見死不救啊!」

安置工作:隨時都在工作,隨時都能工作

以前在社區的工作經驗,是在辦公室蒐集評估與處遇,而走出辦公室、見到服務對象,才是進入處遇與會談的時刻。但在家園,跟少女們24小時生活在一起,必須臨機應變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同時也提供真誠陪伴的處遇會談。我覺得在安置場域工作大概就不會得失智,因為時時都在思考,時時都在生活,時時都在感受。

林香如

勵馨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執業社工師/督導

賴柏安

台灣台北人,居住法國巴黎從事二手精品電子商務,熱愛美食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