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想想】從男童集體性侵案解構性別迷思

性侵被害人發聲 兩週爆增10

疑似遭老師誘姦的女作家日前選擇在26歲花樣年華結束生命,以生命作為代價的揭露,給了社會極大震撼。事發後兩週之內,勵馨基金會接到多達65件性侵相關諮詢案件,比平時多了10倍,遍及北中南各地受傷的心,透過臉書、信箱或電話,為自己、為母親或為親友求助。事情或發生在兩年前、五六年前、十多年前、或超過40年,傷害他們的,有的是父親或其他親戚,有的是老師,包括國小老師、大學教授和補習班老師。被害人在這個時刻的社會氛圍中,找到比以往更多一點點勇敢的力量,說出來,尋求幫助。

為什麼性侵被害人不敢求助

一個在20多年前、當時快滿18歲的女孩,遭到男友強暴。這個女孩走過嚴重的身心症狀與無數的轉折糾結,好幾千個日子,在社會眼光的傷害中努力把一切的痛轉化成正能量,始終相信「不是我的錯」。

這已經很難,但還有更難的。不是所有性侵害都是零快感的,但這常常是受害者最難啟齒的地方:一旦讓別人知道這件事,那個絕對的受害者位置就很容易受到挑戰,非但不是「完美的受害者」,還可能會面對排山倒海的質疑,然後創傷更大更難以承受。

謝幸吟

在報社、電視台工作了19年,轉入社會福利機構,經歷了4年半跨領域的學習之路。2019年1月,重新回到媒體,在台北流行廣播電台POP Radio上班,每天隨時有聲音陪伴的辦公室,很幸福。感謝貴人知遇之恩與安排。

2016年12月開始路跑。三年來,向跑步學習的事很多,學習毅力,韌性,勇敢面對困難。更重要的是,學習接納自己的任何狀態,學習做更好的自己。

台灣智庫應擴展亞太地區議題之國際話語權

依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於今年初發佈「全球智庫報2016」報告,2016年全球共有智庫6,846家,當中美國智庫數量最多達1,835家,中國大陸目前是全球第二智庫大國數量達435家,第三是英國的288家上榜,依序為印度(280)、德國(195)、法國(180)、阿根廷(138)、俄羅斯(122)、日本(109)等,雖說智庫數量多寡和實質影響力對必成正比,但可檢視智庫發展與國家現況之間的互動,國際關係上越是強國背後越有智庫出謀劃策的痕跡。尤甚,近年來中國大陸智庫在量的方面突飛猛進,卻在國際情勢分析與全球治理議題趨於弱勢,話語權仍略顯不足且相當被動,致使發生「智庫很多、思想很少」的困境。

【書摘】盜賊史觀下的中國:從劉邦、朱元璋到毛澤東的盜賊皇帝史

書名:盜賊史觀下的中國:從劉邦、朱元璋到毛澤東的盜賊皇帝史
作者: 高島俊男
譯者:張佑如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7/05/04


盜賊王朝

在中國歷史上,經常有盜賊在一個時期佔據並統治一個地方的例子。一個地方的面積有大有小,但統治像日本的一個地區(東北地區或關東地區)或者像日本全國這麼廣大土地的盜賊,並不少見。

比如說在宋代有三大盜賊。最早的是北宋的「王小波.李順」,也就是王小波這個男的盜賊頭目,在死後由他的小舅子李順接班,他們這個盜賊集團統治了幾乎整個四川地區,其面積差不多有日本的本州那麼大。

高島俊男

東京大學畢業,中國文學研究者。對三國、水滸、唐詩背後的社會及歷史有相當深的研究,著書甚多。一九九一年以《水滸傳》獲「大眾文學研究賞」,一九九五年獲「講談社散文獎」,二〇〇一年以《漱石的暑假》獲「讀賣文學賞」。

另一個520:從了解入口食品跨出食安第一步

520是台灣總統就職日,評論常言去年壓倒國民黨,使民進黨首度從總統、立委到地方全面勝選、取得全面執政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食安風暴。520這天,剛好全球各地許多城市裡的許多公民為他們的食物知情權、下一代的飲食安全而走上街頭。

彼得‧納瓦羅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商學教授, 暢銷書《中國戰爭即將到來》(The Coming China Wars)作者,文章散見《美國商業週刊》、《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哈佛商業評論》及《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評論》。一位能言善道的公共演說家,曾任《60分鐘》節目特約評論員,並出現在Bloomberg、CNN、NPR及三大電視網的新聞節目中。現任CNBC特約評論員,曾至美國國會及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作證。川普競選期間,他是川普的亞洲政策顧問。川普當選後,他被川普委任為整合原有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SC)、國家經濟會議(NEC)及國內政策會議(Domestic Policy Council)而新設立的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National Trade Council)主任。近期著作包括《毀滅的種子》(Seeds if Destruction,葛倫.哈伯〔Glenn Hubbard〕合著)及《永遠的贏家》(Always a Winner)。

【山農說書】 一帶一路造就了豬哥亮

近日因著兩個人的肉體化塵,掀起漫天蓋地的烽火。一是林奕含,如今是戰場愈開愈多,真相逸散於迷霧中;一是本名謝新達的綜藝天王豬哥亮,終因不敵癌細胞的流竄,告別人間,享壽70歲。

豬哥亮死訊方傳出,總統蔡英文臉書即刻貼文追悼「喜劇天王」,並「祝福豬大哥在天堂的首場演出,轟動成功。」至於電子傳媒更是鎮日播放豬哥亮的相關訊息,一如國家領導人已然哀逝般,網路臉書上也是滿滿的哀思情緒;當然,質疑、痛批豬哥亮的也不乏其人,這包括女性主義者、持進步觀念的正義之士,以及拿菁英文化痛斥豬哥亮所代表的低俗文化者。當然,也有不少不哭不笑的無感者。

在臧否豬哥亮功過之前,得先回溯一下他發跡的社會經濟背景,這才得以理解他夾縫中求生存的本事、無奈以及限制。

【書摘】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

書名: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
作者:珍‧莫里斯(Jan Morris)
譯者:黃芳田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7/05/04

至於中方那邊,反而不曾直接要求歸還香港。當然不用說,我們知道讓英國人占領香港是很慘痛的——從一八四二年以來就已經慘痛了。我們也知道皇帝簽字割讓它的,蓋了硃砂印,倒還不知是真是假表示過傷心。朝廷大臣左宗棠寫了四首詩悲悼中國失去了香港,而且還真的為此事心灰意冷,考慮退隱到山上去度過餘生——這是個愛國者心目中的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