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美軍「重返」南海?川普要北京勿忘對北韓的承諾

美國海軍神盾驅逐艦杜威號(USS Dewey)在5月25日進入中國佔領下的美濟礁進行航行自由作戰(FONOP),這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以來的首次,也是美軍自去年10月下旬以來,時隔七個月再度於南海實施航行自由作戰。

據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USNI News)報導,杜威號深入美濟礁周邊水域,不僅在12海里範圍內進行長達90分鐘的曲折航行,而且曾深入達距離島上設施僅六海里之處航行,是美軍自2015年10月開始在南海實施航行自由作戰以來,態度最「強硬」的一次。

【書評書介】了解「情緒勒索」

什麼叫做「持槍勒索」?拿一把槍抵著你,讓你害怕,然後你就會乖乖地把錢交出來。什麼叫做「情緒勒索」?例如父母抱怨「子女都不孝順」,於是子女產生罪惡感,不得不犧牲家庭、工作,專心照顧父母。又比如說,脾氣起伏劇烈的恐怖情人平時溫言軟語,一旦稍有違逆就大發脾氣,讓人不得不委屈自己順對方的意。

也就是說:他用他的情緒、言語、行為影響我,讓我產生罪惡感、焦慮或害怕等等各種不舒服的情緒,於是我只好乖乖地照著他的話去做。這叫做情緒勒索。

想要理解、解決情緒勒索,我們就必須把問題拆成一個個階段去仔細檢視。對方有著怎樣的情緒?透過怎樣的言語行為來「勒索」我們?我們產生了怎樣的情緒?我們要如何才能不再「被勒索」?

【日本想想】颳風下雨也不怕? 東京戶外攝影展膽大心細的「不心疼」理念

拿一份地圖,周遊於上野公園之間,要找的標的物有些藏匿在樹蔭下,有些沈在水池底,有些隱身於古民家之中,還有一些得要翻開散落在庭院間的木盒才會發掘——你猜得出來嗎?其實要尋找的,是散落在各個角落的攝影作品,這是一場彷彿尋寶一般的戶外攝影展「T3 PHOTO FESTIVAL TOKYO」。

【教育想想】誰扭曲了分數的意義與公平性?

國中教育會考結束後,學生們另一個焦慮又開始了。每一科最多可以錯幾題才能有A等級,升學競爭激烈的基北區、中投區或高雄區的學生更是在乎A++、A+、B++、B+等標示的門檻錯題數或加權分數為何。教育主事者為了「佯裝」鄙棄分數主義的荼毒,一再扭曲分數的意義與公平性,幾點意見供參:

【人心人術】沒有省下一點愛!白永恩給身心障礙孩子一個家

他是荷蘭來的神父,卻是好多台灣身障孩子口中的「爸爸」;白永恩神父創辦了「聖安娜之家」,給了這些需要愛與關懷的孩子一個最溫暖的家......
 

 
在台北天母有一個「聖安娜之家」,這是一位荷蘭來的白永恩神父創立的。
 
白永恩出生在荷蘭的天主教家庭,晉鐸之後他被派到中國北京傳教,白永恩在北京全心投入救貧濟困的工作。誰知,卻被共產黨趕出中國。
 
被趕出中國後,1950年白永恩輾轉跨越台灣海峽,來到這個對他來說很陌生的東方島嶼-台灣。來到台灣之後,白永恩擔任教廷大使館新聞處主任,因為採訪工作,他發現在台灣的社會角落,有不少身心障礙和智能障礙的孩子,他們得不到一絲的關愛,甚至有孩子竟長期被鐵鍊拴住。
 

【印度想想】印度:比歐盟還不像一個國家的國度

2016年夏天某日,我在清奈(Chennai)主持經銷商訓練講座;這是這次巡迴在全印度將近二十座城市五十餘個講座的中繼點,也是我們在南印度的第一站。為顧及英文不是那麼好的印度人,我們邀請在印度的商業夥伴吉天德(Jitender Bhardwaj)擔任隨行翻譯。

還記得,那是一個熱氣蒸騰的午後,靠海的濕氣滲著清奈的每一吋土地;在窗簾阻絕後半顯得昏沉的陽光裡,投影機照著我身後略顯斑駁的牆壁;空氣中的灰塵因漫射而一縷縷地於鏡頭前那股明亮的梯型空間裡滾動,數十位參與訓練的印度人面目不清地呈ㄇ字型坐在台下、沉默在陰影裡。

在說出因重複十數遍而早已沉穩的開場白後,我望向吉天德,期待他將我的英文轉換成印度人較易理解的語言。他清清喉嚨、充滿自信地張開口,用英文重覆講出一大段我剛剛說的話;我充滿疑惑地看著他,他則一臉無辜地看著我。

後來我才知道,常被一般人誤認為是「印度文」的「印地文(Hindi)」在南印的接受度並不高;以清奈為例,人們最常用的其實是坦米爾語(Tamil)。南印度的人在大多數時候寧願使用第二語言英文,也不願意使用印地語這個代表北印度的語言──所以來自北印度的吉天德所能做的,不過就是在我的英文裡加入印度腔罷了。

【書摘】轉瞬為風(十週年紀念版)

書名:轉瞬為風(十週年紀念版)
作者:佐藤多佳子 
譯者:丁雍,王蘊潔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7/05/13


慢跑、熱身運動,讓身體舒展開來後,就開始分部練習了。學長姊集中練習地區預賽的參賽項目。一年級的根岸、入江、溝井和鳥澤,這次也會參賽。

這次的比賽──也就是全高運的地區預賽,各校可針對各項目推派三名選手。儘管有些一年級新生已有參賽實力,如果沒在「全國高級中學體育聯盟」和比賽前完成登記,就沒辦法參加。由於來不及登記,連即使實力OK也沒辦法上場比賽。換句話說,能參加全高運的高一選手,往往都是從國中就開始練田徑,早就決定入隊,已經具備相當實力的人。

佐藤多佳子

1962年出生於日本東京,青山學院大學歷史系畢業。大學時代曾加入兒童文學創作社團,1989年以〈夏日時光〉獲《MOE月刊》童話大獎,踏入文壇。

 

1998年,《蜥蜴的麻煩日子》獲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獎,《說、說、說》入圍第19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及第11屆山本周五郎獎。

1999年,《蜥蜴的麻煩日子》獲路傍之石文學獎。

2003年,《黃眼睛的魚》入圍第16屆山本周五郎獎。

2007年,《轉瞬為風》入圍第136屆直木獎,榮獲第28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第4屆日本書店大獎。

【書摘】《走過長夜[輯四]:在逆風中奮起》──不堪回首/許貴標

書名:走過長夜[輯四]:在逆風中奮起
作者: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7/05/25

〈不堪回首〉

許貴標

生平

我一九二七年出生於日治時代的臺北州文山郡景尾老街。幼時生活情形腦海一片空白。小學就讀景尾公學校,適逢中日戰爭,統治者對臺正積極推行皇民化運動。禁講母語、獎勵常用日語,成為國語家庭,甚至勸改姓名、教育盡忠報國,做一個日本好國民。一些機會主義者,應時勢改姓換名,享受一時優待。從看改過的姓氏:高山、高森、高橋、高峰、大林、小林、長林、廣田、廣瀨、中山等。不難體會出他們尚未完全忘本,失去民族意識。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文化部直屬的「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於民國100年10月19日成立,100年12月正式掛牌運作;籌備處下轄兩個文化園區-「景美人權文化園區」與「綠島人權文化園區」,過去皆為「白色恐怖」時期重要的政治犯監獄,承載了許多政治受難者與家屬們的生命故事。

人權的廣泛定義,就是「個人或群體因作為人類,而應享有的權利」。籌備處的設立,是全國首創的有關「人權議題」博物館。不僅承載著過去「白色恐怖」時期(1949~1992年)史料檔案保存、整理的歷史使命;更肩負著人權普世精神的教育推廣與落實責任。

面對創傷遺址、選擇維持原樣或重新建構,無法重現當年歷史情境,如何讓遺址中的歷史記憶彰顯,讓政府有所警愓,不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