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那些女孩唱歌】

Join,多年前曾寫過幾本關於搖滾,以及女人在唱歌的書。現為整天煩惱下一頓要煮什麼的宅婦一枚,偶爾煮字療飢,在鍵盤與檔案間攀爬維生。

Join

Join,多年前曾寫過幾本關於搖滾,以及女人在唱歌的書。現為整天煩惱下一頓要煮什麼的宅婦一枚,偶爾煮字療飢,在鍵盤與檔案間攀爬維生。

【日本想想】關於「迷妹」,我想說的是......

每一個生命的逝去、每一次不得不的分離,都是令人遺憾的。

南韓男子團體SHINee的成員鐘鉉,在日前選擇用輕生告別人世,在親朋好友、愛著他的粉絲們努力平復傷痛的同時,也有許多人開始討論起南韓的演藝圈制度,有人則是呼籲要正視憂鬱症。我並非鐘鉉的粉絲,也不熟韓國的娛樂界規則,但看見網路上出現了「有什麼好難過的?」「不都一樣嗎?」「換個人不就好了?」之類令人難過的評論,身為一介「迷妹」,還是嘗試地想要說些什麼。

就說「粉絲」、「迷妹」這件事吧,這兩個詞代表的是喜歡某位明星、偶像、名人的人,而迷妹則是指更投入粉絲事業多一些的女性粉絲,迷妹會自稱自己為迷妹,但當被別人指稱為迷妹時,卻多了一些負面的貶義。許多人認為迷妹未把著眼點放在現實,無論是在偶像、歌手、演員、動漫、或2.5次元領域裡,一旦迷上便投入大量的心力與金錢,沈迷於一些虛幻的存在中。不過話說回來了,「虛幻」是由誰來界定的呢?「膚淺」、「無腦」又是從何得證呢?這完全不是一個哲學性的問題,而是很實際的發問。

「東洋第一站」重現榮光——東京車站城市計畫

日本的玄關東京車站,一直都有「東洋第一站」之稱,這個歷史超過一百年的車站,共有15個月台30股道(其中在來線9個月台18股道,新幹線5個月台10股道,地下鐵1個月台2股道),平均每一天有超過4100班列車經過或是發著,共有120萬人次進出這個車站。每次來到東京車站,都會看到這棟龐大的紅磚建築,聳立在丸之內口,可以說這棟美麗的建築已成了東京的代表性建築之一了。

背叛、欺騙及和談:以阿關係的冷和平

每次世界某一處一發生衝突或戰爭,就有人會開始祈求世界和平。彷彿世界大同是全人類的最終目標。

但對以色列人而言,他們倒不這麼奢求。在以色列人眼中,冷和,就是一種庇佑。 

這種情緒源自於以阿之間的強烈不信任感。

宗教上的不信任

雖然,我們不能一概而論稱,阿拉伯人或伊斯蘭教徒全都憎恨猶太人,亦不能二分法說,「所有的」猶太人都憎恨阿拉伯人和回教徒。但整體而言,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或伊斯蘭之間有強烈嫌惡和不信任,是不爭事實。

宗教上,若從聖經對這種以阿仇恨有深入的闡述,可以追溯到亞伯拉罕時代。猶太人是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的後代;阿拉伯人是亞伯拉罕的兒子以實瑪利的後代。

【春風化雨】蘇澳火車站的美麗與哀愁——非鐵道迷的追蹤報導(上)

2017年12月8日,我帶著一群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從岳明國小騎著單車到蘇澳火車站,來回大約5.8公里,進行了我們班第一次的「台灣火車站」考察之旅。回來後,大家在日記上書寫印象最深刻的事情,結果最多人寫的是,「火車站站長阿姨好親切啊!不但跟我們介紹很多火車站知識,還請我們吃餅乾跟喝礦泉水呢……」

大片時代裡的大國崛起想像:從《英雄》到《戰狼2》

〇〇二年年底張藝謀的《英雄》上映,創下驚人票房,成為中國大片時代起點。所謂的大片,原來是指高投資、大卡司與亮麗票房的好萊塢電影,伴隨中國電影體制製作、發行與放映的體制鬆綁,民營公司可進入電影業之後,迎來中國的大片時代。從二〇〇二年迄今,中國電影市場快速成長,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市場。

在電影銀幕裡,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大國崛起的想像,從《英雄》、《孔子》一路到今年票房高達五十六億人民幣的《戰狼2》。《英雄》與《孔子》告訴你什麼是中國式天下,《戰狼2》告訴你什麼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中國力量。

罷昌案 罷出什麼憲政迷思?

對罷免案的檢討 欠缺制度性的考量

上週六,喧騰一時的「罷昌案」終於在投票率低落,贊成罷免票不達選罷法新制所規定最低門檻而以失敗告終。對於這個結果,有認為這是民進黨不惜與時代力量做對,堅持要在罷免制度設下最低門檻的舉措救了時代力量者;也有認為時代力量是因為堅持不被社會認同的價值,推動同性婚姻權而導致光環快速消退者;更有若干時代力量的支持者認為,這是因為罷免案設下最低門檻,所以反對罷免的選民認為「穩嗒嗒」因此不出門投票反對罷免者。

在一片眾說紛紜中,很遺憾尚未見到有什麼關於制度性的反省文章。似乎,罷免權[1]就是民主生活中,一種被大家習以為常,甚至認為應該予以活用的權利。然而,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書評書介】《失去的城堡》:有血有肉的工人書寫

書名:《失去的城堡》
作者:陌上塵
出版社:草根
出版日期:2017-12-01


八○、九○年代,是台灣社會面臨重大變革衝擊的動盪年代,政治上處於解除戒嚴前後民主運動最蓬勃、激烈的階段,社會經過長期禁錮而蓄積了一觸即發的動能,經濟則是正對著加工業從高峰急速下滑,必須立即轉型的巨大挑戰。

在這種大環境下,佔人口比率甚高的勞動階層所承受的生活影響、辛酸,是政治陣痛之外感受最直接、最深刻的。當年在中船服務的陌上塵以勞工身分開始用文學書寫發出勞工心聲,立即獲得不錯的迥響,這不但成為鼓勵陌上塵不斷創作工人小說的最大動力,他的小說陸續在文學刊物、主流報紙副刊出現後,更且被勞工階層視為他們的「代言人」。

邱國禎

邱國禎,資深媒體人。筆名馬非白,1947年出生於台灣台南市。

從事新聞工作之前經營心影出版社,進入新聞界後,歷任民眾日報記者、專欄記者、新聞研究員、特派員、採訪組主任、民眾電子報召集人、民眾日報社史館館長,編輯部總分稿、總合稿,以及言論部主筆等職務。為推廣台灣意識,於2000年開辦《南方快報》,十年來一直以個人力量經營支撐至今。

著有:《高雄黨外風雲》、《馬可仕的獨裁愛死症》、《搶救台灣》、《近代台灣慘史檔案》(近期發行第四版)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