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想想】台灣在越南獲得正名竟靠這個

自從民進黨全面執政後中國在外交上無時不刻不進行對台灣的全面打壓。沒想到透過新南向的文化交流,竟然讓台灣得以在越南獲得正名,突破中國的外交封鎖。

由台文筆會、台越文化協會、台灣羅馬字協會、王藝明布袋戲團、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等組成的台越文化交流團於今年8月13日早上在越南首都河內與越南作家協會舉辦《決戰西拉雅》越南語版新書發表及文學交流,計有上百名越南作家參與盛會。即便目前中國四處對我打壓,然而越方不受中國因素影響,全程全部人員均以「台灣」稱呼我方。越南媒體譬如國會電視台、青年日報等均予以大幅報導。此次可謂空前成功的文化外交,為台越文化交流邁向新的里程碑。

【男人想想】男孩情感二三事(三):情緒

我在「男人想想」的第一篇文章,曾分享過鋼鐵人的故事:五歲時,因為「男生不可以哭」而挨受的巴掌,讓這個男孩在往後的人生中,再也哭不出來。五歲的那一下,不會是他人生中的唯一一個巴掌;而鋼鐵人,也不是唯一一個有過類似遭遇的男孩。

他們學會戴上面具,將真正的情緒藏起來。久而久之,不只是身旁的人,就連自己可能都因此覺得,面具上的樣子,就是男性的真實人生。

「因為你是男生」、「因為我是男生」

有些男性會笑,或者戴起滿不在乎的面具。

小安就喜歡笑,露出一口白牙,陽光健朗的大男孩。當他分享自己的故事時,也總是嘻嘻哈哈,彷彿說的是別人的故事、或者從哪裡聽來的笑話。

夢如

出生於韓國首爾。就讀於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班,曾任職於駐台北韓國代表部,當過韓國放送公司廣播電台(KBS Radio)的駐台北通訊員,住了台灣12年。現在在韓國的大學教中文。

文在寅總統的高等教育改革:韓國的「修能」考試(下)

往前閱讀:文在寅總統的高等教育改革:韓國的大學入學「修能」考試(上)


關於韓國目前實行的修能制度,簡單介紹如下:

隨時考,根據學生生活記錄簿總合、議論文和實際技能等3個項目來決定是否錄取。大約9月中旬開始接受申請,12月中公布結果。每個學生最多可以申請6所大學,每所大學的選拔標準各自不同。有些大學在3個項目當中只採用一個項目,有些大學選擇兩個項目。對修能等級也是一樣,有的大學指定等級的標準,有的大學不看等級。

文在寅總統的高等教育改革:韓國的大學入學「修能」考試(上)

韓國的聯考日定為每年十一月第三個星期四。在季節上,是屬於初冬時期。照日期來說,應該還不到很冷的季節。然而歷來考生之間有個傳說,每年一到聯考日,就溫度下降得特別厲害,對考生說是更慘酷的一天。我參加聯考的那一年也不例外,零下9度的天氣,教室裡的暖氣設備不夠齊全,凍著腳參加考試。現在看來,凍著腳考試之類的故事早就成為一種傳說了。這幾十年來的變化實在太大了,變化的不只是暖氣設備,聯考制度也完全變了。

聯考,在韓國稱為「修能」(修學能力考試)。從1945年,就是日本殖民時代結束的那一年開始實行,已有了73年的歷史。在73年當中,改革修能制度的次數已達為14次,名稱也改過好幾次。其演變過程大致如下:

【想想影評】《翻轉教室》:讓「後來的他們」變得更好

近來大學指考分發放榜,今年台大有高達8成6的錄取學生來自「六都」,而一如往年,媒體上出現許多明星高中學生受訪的新聞,也有不少補教老師們樂於分享他們的高分教學秘訣。我想起十幾年前,自己也曾是一位就讀前三志願的高中生,亦參加過補習班裡指名「明星高中才能報名」的大學衝刺班,看著近來的新聞播報,不禁讓我思考一件事,當一位老師,到底是教「好學生」比較有挑戰性?還是把「學生教好」比較有成就感?

美國詩人佛羅斯特(Robert Frost)有一首知名的詩「未走之路」(The Road Not Taken)也許可以拿來參考,這首詩敘述一位旅人在林間走到岔路口,一時覺得徬徨猶豫,裡面有幾句話是這麼寫的:

曾有兩條小路在樹林中分手
我選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行走
結果後來的一切都截然不同

在當今的升學制度下,名師把學生送進最高學府是一種成功,但我想關於教育,應該還有更廣義、卻更難達成的一種成就,那就是把學生送到適合他的那條道路上,就像法國電影《翻轉教室》(The Teacher)說的這個故事,讓我們來看一看。

【滬尾經濟學】從球員養成看健康的基本工資調整方式

八月十六日由勞、資、學、政四方組成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定建議行政院自明年元旦起調升基本工資,其中,月薪調漲5%來到23,100,時薪則上漲7.14%達150元。這對於許多領取基本工資的受雇勞工或打工族群當然是一項福音。當然,對雇主而言,基本工資的調漲會造成其供給成本增加,對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帶來不利的影響,特別是出口依存度高的廠商。

近年來,台灣的基本工資或外國的最低工資都是往上調的趨勢,因此,在調整基本工資的時候,勞工團體往往會引用外國的例子來說明台灣基本工資上漲的必要性。資方團體則是提出外國企業不服從的例子來說明調漲基本工資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即使資方與勞方均同意調整基本工資,雙方對於調漲的幅度往往也有不小的差距。此外,資方往往強調基本工資的調漲會帶動物價上漲,導致勞工的實質工資或實質購買力(薪資可以購買的商品數量)降低,對勞工反而帶來不利的影響。

平心而論,包含勞動、土地、資本與企業能力等是經濟學教科書中所強調的四大生產要素,因此,不管是資方(勞動市場的需求者)或勞方(勞動市場的供給者)都是生產過程的重要因子。在基本工資的協商過程或事前喊話過程中,我們常聽到「勞方好資方才會好」或「資方好勞方才會好」的論述都沒有錯,這是因為,經濟生態系中的每一份子都必須要健康,經濟體系的運作才會健全。

飛非

在電影圈工作,嗜寫影評之餘,最愛買樂透彩

【書摘】看看板(kòaⁿ khanpáng):廣告招牌的台語大學問

書名:看看板:廣告招牌的台語大學問
作者:看看板工作小組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18年8月8日

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會用到台語文khan-páng的商家,好像都是小吃攤、檳榔攤、機車行等單價較低、以一般大眾為主要消費客群的產業;單價較高、鎖定經濟強勢、高消費力族群的產業,似乎不會使用台語文khan-páng。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這個老師有問題!」從行政面切入 務實處理不適任教師

上個月新北市接連爆發『導師用公審方式帶小一生』、『學校包庇長期霸凌公審受害學生』、『師生集體霸凌戀愛學生致其自殺』案,件件觸目驚心。對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除了有情節輕重之分,「老師有問題」似乎是這一輩與下一代共通的經驗,一提到上課照本宣科、缺乏熱誠甚至是怪怪的老師,幾乎都能得到迴響,不適任教師可以說是台灣社會揮之不去的夢魘,政黨都輪替那麼多次了,為什麼這麼多年下來不適任教師問題依舊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