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大戰略,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簡稱「一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路」)組建容納多國,廣及歐亞非的跨國經濟帶。一帶一路能讓中國以發展他國基礎建設之姿消化改革開放後過剩的產能與勞動力,確保中國的能源、糧食供給量與補給線,可以視為「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加強版。

自習近平倡議五年以來,中國官方與民間如火如荼地進行一大堆研討會與跨國合作計畫,什麼都要跟一帶一路扯上關係,一時之間風風火火,但迄今除由於規模的宏大,所遭致中國想擴張政治軍事影響力的猜忌外,更對一帶一路的經濟效益發出質疑。
一帶一路目前最大的問題首先在於債務問題。一帶一路涉及國家多半仍是發展中國家,財政本已不甚健全,為短期完成大型基礎建設,又須向中國大幅舉債,使國家財政惡性循環,陷入不得不租借港口或出售礦產等戰略性資產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