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灣的觀眾而言,寶萊塢(Bollywood)就是印度電影的代名詞,但是這個概念過於簡化印度的電影產業。基於各地域分歧的語言與文化,印度的電影產業其實可以按照主要語言族群加以分別,最大的寶萊塢是印地語(Hindi),第二大則是使用塔米爾語(Tamil)的電影產業,加上其他如孟加拉語(Bengali)、古加拉特語(Gujarati)與泰盧固語(Telugu)等,總共有十幾個集團。每個集團都有自己的明星、從業人員、公司等,不過彼此之間也常有互動,尤其是其中一集團成功的故事往往會被其他集團重拍,例如在台聞名的「三個傻瓜」,就是先有寶萊塢版本,才有塔米爾版本「朋友」(Nanban)。塔米爾集團也有很多故事被寶萊塢重拍,像是2005年的Ghajini與2010年的Kaavalan(Bodygu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