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動刀動槍來抗日,因為有了電影《一八九五》的加持,組隊上場的吳湯興、姜紹祖和徐驤等人開始為人所知。但其實除了他們之外,像是曾經在台灣主場打過清法戰爭,還曾經到客場出戰,在中國參加太平天國之役的霧峰林家林朝棟的「棟軍」,也是當時的一級戰力;再加上各地團練聚集起來練武,在各地準備戰鬥。簡單來說,抗日可以說是當時的全民運動。
不過,誓不從倭的抗日行動最後終究還是失敗了。
整體來說,當年的抗日行動就是兩甲子以前的「一邊一國連線」。然而,當時台灣人光憑著「不想變成日本人、不要被異族統治」的信念而憤起,卻沒有精良有效率的武器、沒有訓練有素的軍隊、沒有具備真知灼見的將領,沒有縝密可行的作戰策略、更沒有目標長遠的政治藍圖,這場抗日行動,可以說是一場從拿起菜刀開始,就註定失敗的不合作運動。
勇敢的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