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頭城二二八》:父親的死亡證書

宜蘭頭城媽祖廟二坑七屍案

我出生時,戶籍資料父欄已有(殁)的紀錄。那是以代書為業的祖父,在其兒子郭章垣於1947年3月19日左右,於(省立)宜蘭大病院院長職上,被「地方駐軍」(監察院調查報告所示)以「無審、無判、綁架、謀殺、滅屍」等方式殺害於宜蘭頭城媽祖廟廟埕上之後,以「陳情書」向嘉義縣溪口鄉戶籍機關申報其子業已死亡的緣故。我是郭院長的遺腹女,也是他唯一的子女,我沒有父親、也沒有兄弟姊妹。大約4歲時,母親把我帶回她的娘家─雲林縣土庫鎮,有舅舅林庭訓照顧我們母女。土庫,是我從幼稚園到1973年自高雄醫學院畢業離開台灣來到美國的故鄉。

祖父有三個太太,父親本是原配次子,因哥哥2歲夭折,成了祖父倚盼甚重的長子。袓父把父親送到日本,在東京讀高中後,父親不負祖父的期望,考上了慶應義塾,進入7年制的醫學部。不久,祖父因替人做保而負債累累,父親哀哀懇求,堅持把同父異母的三弟帶到東京,希望培養祖父三個太太各自的長子,期盼來日共負近20人口的家計。父親的同母大弟(二叔)因跟隨祖父做代書文書工作而早已先結婚生子。我的父母親結婚那年,二叔二嬸已有生育二男,很得祖父母疼愛。

郭勝華

二二八受難者宜蘭醫院郭章垣院長遺腹女。

1947年10月生於嘉義溪口,由母親郭林汾撫養長大。就讀虎尾女中、嘉義女中,自高雄醫學院畢業後,結婚移民前往美國,獲得公共衛生碩士,擔任家庭醫師。移民美國後,獲悉二二八事件與父親死因,因而投入追溯父親受難責任歸屬與海外二二八相關事務,並以母親回憶錄編著《宜蘭頭城二二八:遺孀郭林汾的三國人生》一書。

【越南想想】二二八台語詩於國際獲獎

越南政府於今年2月16到20日舉辦第四屆越南文學國際推廣盛會暨第三屆國際詩人大會開幕典禮,共計有來自46個國家,二百多位各國作家代表出席。台灣由台文筆會代表團共14名代表出席並擺放中華民國國旗。中國為抗議主辦單位及台灣,臨時取消出席開幕,連五星旗也撤掉,形成會場僅有台灣及其他與會國家之國旗。

【日本想想】東京OL筆記「日常設計」篇:到JR「兩國」站發掘傳統日式風情

對於到東京自由行的旅人而言,淺草、新宿、澀谷、池袋、上野等人氣景點絕對是行程首選,對於生活在此的人來說,有時反而會帶點倔強地稍微遠離人潮,不過最好的是,無論到什麼樣沈靜的角落,仍能發掘別有趣味的巧思,比如說JR線上的「兩國」車站,就是一項好例子。

「兩國」是東京都墨田區的一個町名,名字的由來要從日本的江戶時代說起,當時幕府在附近架了一座橋,橋位於神田川和隅田川的匯流處,兩端連絡了「武藏國」與「下總國」兩地區,故被稱為「兩國橋」。300年過去,日本來到明治時期,1904年時,新車站「兩國橋」正式通車,雖然武藏、下總兩國的名稱已消失於歷史洪流,不過車站接起了通往東京都心與千葉地區的交通,成為重要樞紐。後來車站又改名為「兩國」,原本便在此地培育的相撲文化,也在1985年全新的「兩國國技館」落成後,讓「兩國」之名更為人所知。

現在,兩國地區有展現相撲文化的兩國國技館、相撲部屋、相撲火鍋店,有讓人更了解江戶文化的「江戶東京博物館」,有以浮世繪師葛飾北齋為主題、外觀由建築師妹島和世設計的「墨田北齋美術館」,處處飄逸著一股傳統、優雅而閒適的氣息。不過,特別令人驚豔的,其實是「兩國車站」本身,而新奇的體驗在尚未出站前就開始了。

別再讓榜單綁架教育

這次的學測放榜報導很不一樣,大批滿級分學生的「造神」洗版新聞少了許多。

【人心人術】我是瑞士出生的台灣人!吳神父:我不要成為台灣人的負擔

49年前,他從瑞士來到當時很落後的台灣,吳若石神父在此服務直到現在;吳神父將喜樂與健康帶給大家,他說:「我的故鄉在這裡啊!我是瑞士出生的台灣人。當然我希望我可以繼續在這裡,可是我不要成為台灣人的負擔......」

他在瑞士出生,之後加入白冷會,那年是1970年,吳若石神父年僅30歲,晉鐸為天主教神父的他從瑞士來到台灣服務。吳神父被派到台東池上、鹿野,後來被派遣到長濱鄉服務。

【日晷之南】哲學譯詞的嘆息

對沒有受過古文訓練的現代人而言,閱讀古文如同看到天書一樣,任憑你的想像力多麼豐富,有偏財運的加持,最後恐怕都很難得手。簡單講,你必須徹底學習古文的文法,不可自以為是,更不可擅自偷跑,否則最終只會把自己困在無明的深淵裡。以我的情況為例,我雖然看得懂現代日文,但遇到日本的古文,彷彿看到大軍壓境一樣,平時我再怎麼好勝倔強,這時都得恭順地搖旗投降了。換句話說,這時我若想擺脫閱讀古文的困境,想探得更多內文的意思,當然就必須向現代的譯詞求救,請他們為我掃蕩語言之間的隔閡,讓我在閱讀上順利地推進。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公平考公職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現在的公務員考試,可說是絕對平等,只要符合應考條件,不會因出身背景而有所差異;不過曾經有段期間,公務人員考試是保障外省人的,只要你的父親來自中國的偏遠省份,就能贏在起跑點。

他山之石:日本職棒如何推動春訓經濟?

今年就是台灣的職棒邁入第30年,雖然有傳來第5隊的好消息,但是談到職棒要邁入正常發展,不談實力上與美日韓的差距越來越遠,甚至文宣、企劃與在地的連結,恐怕都與國外有一大段差距。台灣民眾喜愛看棒球的人很多,但各球團對於職棒的長久經營上,恐怕也沒有做出完整規劃。不如,就從日本的春訓經營的方法與態度,來看看台日兩國之間的差距。

各球團的經營上,桃猿隊近年來非常認真用各種帶動人氣,也確實反映在票房上,近年來都是高居首位。而日本職棒的部分呢?日本職棒一共有12支球團,平常賽季時,各類型的大小活動很多,也會舉辦各種主題日,說到日本職棒的文宣做法,絕對有很多是台灣可以學習的地方,但是日本職棒還有一個很會做行銷的場合,就是每年的「春訓」時期。

春訓,顧名思義就是在新的賽季開始時前,球團中的選手進行練習來調整體能與技巧,希望能夠在新的球季有好的表現。日本職棒長期以來與地方結合,並且舉辦各種活動,早就讓春訓不只是春訓,而是培養死忠球迷,同時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活動。甚至明年就是奧運,喊出要拿下棒球金牌的日本,國家隊總教練也趁著春訓期間,走了一遍12球團的春訓現場,了解選手的狀況,並且觀察有沒有值得補入國家隊的選手,但反觀台灣,就連總教練人選都還沒決定。

【被遺忘的歷史】機槍封鎖布袋鎮的傷人事件

台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淪入國民黨蔣家王朝政權手中,很多中國的惡質文化被帶進台灣,一些不肖台灣人也如魚得水地暴露出漢民族的劣根性,跟著蔣家王朝的貪官汙吏混水摸魚,加劇了台灣社會的亂象。

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六日發生在布袋嘴(即今天的布袋鎮)的機槍傷人事件,就是這種現象的例證之一。

多位台灣史研究者在探討戰後台灣社會變化時,都曾提到布袋嘴事件,將之列為自蔣家王朝敗逃台灣後到二二八事變發生前,具有代表性的重大社會事件,與同年發生的員林事件、新營事件,並稱為一九四六年的三大社會事件。

布袋嘴雖然是個小漁港,卻因與中國廈門、福州、汕頭等地的距離甚近,在戰後海禁解除之際,立刻成為跟對岸互通非常頻繁的港口之一。蔣家王朝從基隆、高雄兩個大港,將台灣的大量民生物資運補到中國戰場,布袋嘴港一時也成為運出大宗米、糖的次要港口,布袋嘴就如此不幸地在一九四六年從中國傳入霍亂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