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想想】出家人不打誑語,但「#穿僧衣也做得到」幽默抗爭!

一般人對「和尚」的印象,大多都是寺廟中嚴肅正經、清心寡慾的一面,不過最近在日本Twitter上,出現了許多僧侶們身著僧衣高速跳繩、前空翻甚至是秀雜耍的影片,彷彿一場大型的網路才藝展示會,這些貼文中都附上了同一個hashtag—— 「#穿僧衣也做得到」(#僧衣でできるもん),規模擴及日本全國,其實是一項走幽默基調的「抗議」串連活動呢。

事情要從2018年9月16日開始說起,一位40代的男性僧侶因為在日本福井縣穿著僧衣開車,被警察以違反該縣的道路交通法施行細則16條第3項中「穿著會影響駕駛的鞋子或衣物」為由,處以6,000日圓罰金。這位僧侶隸屬於京都府西本願寺,寺方表示「為了進行法事,穿著僧衣開車是非常日常的行為」,僧侶本人也拒絕繳交罰金。

12年還蓋不完的新柏林機場

四個穿著「機場消防隊(Flughafen Feuerwehr)」黑色夾克與制服的男子正在點餐。排在他們後面的兩個人身上的橘色工作服帶著黑色污漬,紅白色的機場識別證別在腰間。

年輕的店員異常熱情地招呼著點餐客戶。這個只有30個座位的漢堡王餐廳,位在加油站商店內的一角,牆壁上畫著一台藍白色的飛機。30把紅艷艷的椅子空盪盪的,彷彿也很期待客人的到來。

大約是兩年多前,著眼於機場可望帶來的龐大客流,這家速食餐廳開在「即將開幕」的柏林布蘭登堡機場(Berlin Brandenburg International Airport, 德文Flughafen Berlin Brandenburg, 簡稱BER)旁,從此成為全德國最安靜的漢堡王分店。

【聽那些女孩唱歌】鉛華洗不盡,只能以闃暗梳妝──妮可 Nico

近日,一部敘述1960年代搖滾女歌手妮可(Nico)的電影《Nico,地下絲絨之後》(Nico, 1988)即將由片商引進在台上映,義大利女導演蘇珊娜.尼基亞雷(Susanna Nicchiarelli) 將重點放在妮可揮別金迷紙醉,眾聲喧嘩的60年代之後,1980年代移居英國曼徹斯特、與新經紀人合作,展開一連串歐洲巡演過程,同時還要對抗擺脫昔日光環的種種心魔,同時修補自己與兒子之間缺席多年的母子親情。

的確,對於這位來自德國、有著標準日耳曼外貌、美麗中帶有嚴峻和冷漠的高大金髮美女,細數她在那風起雲湧的1960年代,所經歷過的種種鵠起聲名、燈紅酒綠和璀璨華麗的鎂光燈,加上除了成為媒體寵兒,在藝術上的風格與成就之顯著,更是在近代媒體史上幾乎是無人能出其右;除了Velvet Underground、Andy Wharhol這些使她聲名大噪的名字之外,著名爵士樂手Ornette Coleman教會了她演奏簧風琴(harmonium)、The Doors的主唱Jim Morrison啟發她創作屬於自己的歌曲和歌詞、滾石合唱團的吉他手Brian Jones、民謠搖滾天王Bob Dylan等,都是她在樂壇一路走來曾有所連結的名字;她以獨特的低沈冷凝嗓音,唱出了充滿虛無、終結、斷裂的毀滅美學,更撼動了無數對自己的存在感到徬徨、不知從何尋找生命意義的慘綠少年。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隨便去山區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你要去阿里山賞櫻、奧萬大賞楓、攀登合歡山,都要找保證人辦理入山證;而且還不是說辦就能辦,最好是登山協會或學校登山社的成員,才能順利獲得入山證。

中國國民黨在戰後與中國共產黨展開內戰,並於1948年9月起的遼西會戰、徐蚌會戰、平津會戰等三大戰役全面潰敗。蔣介石總統緊急在1948年12月10日發布全國戒嚴令,但未及於台灣省、新疆省、西康省、青海省、西藏地方;立法院也迅速在1949年1月修正「戒嚴法」。但隨著國民黨節節敗退,台灣也在1949年5月20日起,全面實施戒嚴。

【半線想想】彰化海上風機還轉得動嗎?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選舉的時候,曾提到說他上任後要去南海挖石油,讓高雄發大財,聽起來非常厲害。但其實彰化早在幾年前,就找到了比石油更寶貴的天然資源,而且蘊藏量幾乎是無窮無盡的——就是台灣海峽上的「離岸風力發電」。

前彰化縣長魏明谷在公開場合演講,最喜歡提到的政績就是社會福利與離岸風電。走進彰化縣政府,也會在大廳看到一幅巨大廣告,背景圖片是高聳壯觀的海上風車,廣告上寫著「風光大縣」等大字。

魏明谷把在彰化外海建設離岸的風力發電,當成是他施政的主軸,擘畫了2025年高達2.1GW發電量的遠景(將近核四廠兩個發電機組的發電量);並且推動綠能產業在地化,希望前來投資的跨國企業能紮根彰化。

【被遺忘的歷史】白色恐怖的劊子手:警備總部

台灣解除戒嚴已經33年,四十五歲以下的人不瞭解「戒嚴」的景況,當然更不瞭解在戒嚴期間執行白色恐怖任務的「警備總部」。這個機構是在1992年裁撤,距今也已28年,相信眾多的人對這個特務機關沒有多少印象了。

蔣家政權在台灣的佔領統治期間,除了依靠軍事力量之外,最主要的依恃就是特務力量,遂行對台灣的專制恐怖統治,在漫長的四十多年間,實際執行這項任務的特務機關——警備總部(簡稱「警總」),雖然經過數度改組,但其作為統治工具的角色始終如一,在台灣解除戒嚴之前都是台灣白色恐怖時代惡靈。

一般都將警總的歷史認定為只有三十四年,其實如果將它的前身演進時間計入,警總作為台灣最高特務機關的時間實際長達四十七年,比戒嚴的時間更長。

【男人想想】「預設的加害者」:男性的誣陷焦慮(上)

在被誣陷性侵後,一名少年自殺了。

2018年12月12日,一場訴求「終止性暴力」的遊行活動,在阿根廷巴里洛切市(Bariloche)舉行。18歲的少年奧古斯丁‧穆諾斯(Agustín Muñoz),與好友安妮(Annie)一起參加了這場遊行。為了紀念因為性暴力而身亡的女性,人們開始大聲誦讀涉嫌性侵者的名單——忽然間,穆諾斯聽到自己的名字。

遊行者咆嘯著他的名字。穆諾斯不知所措,下意識地跑回家。在告訴母親事發經過後,他們在網路上找到了答案:原來,穆諾斯和安妮在遊行途中發生爭執,隨後安妮竟向旁人指控穆諾斯,說他性侵了自己。糟糕的是,不只參加遊行的人們沒有查證真偽,這道捏造的指控,甚至在Twitter、IG和Facebook上以訛傳訛,愈演愈烈。

穆諾斯的母親卡斯塔妮妲(Castañeda),為此聯繫安妮。安妮立刻道歉,並坦承性侵害並不存在,一切都是誣陷,只是她氣憤之下的信口雌黃。卡斯塔妮妲將安妮道歉的文字及語音訊息公佈在網路上,希望能遏止這場混亂。但太遲了,穆諾斯是性侵犯的消息,已經三人成虎,野火般地流竄開來。

穆諾斯最終陷入憂鬱,在12月22日自殺身亡。[1]

通往缺席他者的舞台:「愛慕劇團」第九號作品《嬋聲》

歷史因而不再只是過往事件,而成為人們面對自身時代的視域

50公尺縱深,兩側是昔日公路總站辦公室的狹長走廊化身為舞台,而九個觀眾坐在走廊的一端。2018 年 12 月 16 日的晚上8點,在高雄建軍跨域基地演出的高雄愛慕劇團第九號作品《嬋聲》,將在場的9個觀眾帶到了阿月和盧娜的對話所鋪展出的歷史氛圍中。這一場演出,並不是將某個政治迫害事件搬上舞台,而是以獨特的表演空間與演出形式,喚起觀者的歷史感;就如同劇中的角色阿月,其所象徵的並非某個人,而是缺席他者到臨的場域。無自身的阿月,如同召喚無名受害者的舞台,讓他者的過往透過她而被呈顯。

楊婉儀

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哲學博士,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以法國當代哲學、列維納斯思想、尼采研究、現象學以及視覺文化為主。近年來致力於發展哲學跨領域研究,希望能將思想的分析與詮釋力,應用到不同的場域。

【日本想想】質感高低誰來評斷?「觀光代言人」學問大!

最近台灣上演了一連串的「觀光代言人」爭論。資格標準何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重要度或在意與否也是因人而異,如何選人是一門學問,就算未被賦予實權,該者的形象、風評、言行,也會影響該城市或團體的形象,尤其若以「國際都市」自許,更是不可不慎。以下就分享一些我在日本所看見的「觀光代言人」們。

觀光大使或代言人大概可簡單分為「該市出身的名人」、「對該市抱有滿滿愛情者」、「原本就有大批粉絲,具有集客力者」以及「虛擬人物」等類型。首先,第一種最直覺,邀請該地出身的名人當代言人既有說服力,運用名人存放於心的那份對故鄉的特殊情懷,也比較不容易拒絕,比如說傑尼斯偶像團體V6的成員岡田准一,就是一個有趣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