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第六次空間革命與多元化世界

友善列印版本

建立全球性電子空間的資訊革命

一九七○年代,隨著以電腦、通訊和軟體為主軸的產業結構之變動,資訊革命開始萌芽,促使第六次空間革命到來。

美國未來學者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 1928-2016)在著作《第三波》(The Third Wave, 1980)一書中預言,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後,人類史上另一波劃時代的變革,便是多元運用電子技術的資訊革命,未來世界的趨勢將朝向後工業化的方向發展。托夫勒主張,全球化讓人們無論身處何地都能賺進財富,但在網路空間(cyber space)所累積的財富,卻不存在於任何實體空間,如何拓展各種電子資訊往來互通的電子空間,將為人們創造出全新的財富來源。原本為軍事目的而研發的網際網路,開放給民間使用後,建置完善的網際網路,以擁有全球規模的資訊基礎建設作為根基,成為電子空間中的重要「幹線」。於是,金融、氣象和農作收成等資訊開始在全球空間中高速往來,由ATM、手機、電子信箱和社群網路等元素,所建構出的全球電腦空間從此形成。於是,電腦的資訊處理能力成為具未來競爭力的新一代主力商品,每隔半年,電腦的資訊處理速度便增加兩倍,價格也在短短三十年內降到千分之一,如今運用光纖技術就能瞬間處理完高達九萬本書籍的資訊量。

美國不僅將這些網路技術實用化,建構出一套架構,來確保創業者的獲利,更將邁入多元運用的電子空間視為創造財富來源的另一個階段。

這種活用電子空間帶給人類社會的變革,也引發了足以與「地理大發現」匹敵、具全球規模的虛擬空間革命。

遲至二十世紀末期才出現的異次元網路空間,其性質與過去的陸、海空間完全迥異,這個新的空間不斷地創造各種商務機會,並持續地擴大發展。將所有資訊轉換成電子訊號的數位文明,既方便又實用,電子空間,讓活躍於這虛擬世界舞台的用戶數迅速成長,譬如臉書的使用者數量據說已經超過十二億人。儘管我們仍不清楚其發展的最終樣貌將會如何,但地球空間的秩序重組確實正在進行。

電子金融空間與美國金融帝國

二十世紀末冷戰結束後,戰略性地擴大國家的支配權,成為美國、歐洲、俄國與中國等國家的新目標。美國繼承英國「海洋帝國」之名,企圖運用電子金融空間,加快腳步重組霸權重組;德、法想透過歐盟(EU)重建「陸地帝國」的榮光,而俄國的目標是轉型成為能源大國,中國則朝著建立一個整合陸、海兩大空間的帝國目標邁進。以下簡略整理這些國家的進展。

首先是因其他國家後來居上、導致產業競爭力下滑的美國。靠著結合IT 技術與金融自由化概念,美國創造了新的電子金融空間,建構出貨幣、股票、商品的期貨市場等交易系統,以重建美國的世界經濟霸權。

一九八○年代以後,美國華爾街由於金融交易技術上的新突破,將電子空間轉變成更有效率的投資空間。運用電子空間的新金融系統問世後,因避險基金等全球性金融資本的形態,而開始出現利用他人資本來提高獲利的金融槓桿操作技術。電子空間將全球各地不同的經濟體融合為一,建立起跨越國家框架的全球資本主義。一九九五年之後美國政策轉向,主張「強勢美元將成為美國優勢」,因此祭出美元走強的政策,使全球資金集中在美國,接著美國金融界再運用超過三十倍的槓桿操作,從世界各地賺走龐大的財富。

而金融系統的標準化,將美國金融界的活動領域推向全球。浮動匯率制、貨幣價值記號化、電匯、會計作業標準化、證券交易國際化、證券化技術、賣空交易等,整合這些諸多條件的全球金融活動,將資本主義的概念從過去的實物投資,徹底改變為投機性的金融交易。美國促使了包括「大世界」和「小世界」的巨大電子金融空間,朝向多功能發展,並集結全球的剩餘資金,掌握比實物經濟價值更高的巨額金融資產,將此加以運用,成為世界的金融帝國。

備受矚目的新秀—「未來之海」太平洋空間

幅員遼闊的太平洋,其面積佔據地表的三分之一。正因為它如此廣大,因此這片海域較晚開發,一直未能成為串聯周圍各國聯絡交通的海洋。這與大西洋藉由資本主義和民族國家體制而形成「大世界」的框架,有著天壤之別。

隨著全球化發展,全球經濟開始達到飽和。因為「第六次空間革命」,一個囊括全球的大型電子空間隨之誕生,加上新興工業化經濟體(NIEs)國家與中國等亞洲各國經濟迅速崛起,使得佔全球GDP近六成的太平洋周邊國家,包括北美洲、拉丁美洲、亞洲與大洋洲,有機會形成一個新的經濟結盟關係。
儘管美國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這段期間,成功掌控太平洋的軍事霸權,但因冷戰爆發後無力在經濟上繼續建立與太平洋沿岸國家的合作關係,美國的軍事優勢開始動搖,同時在政治方面也陸續出現不穩定的因素。原本就位處歐亞「小世界」,與大西洋世界往西擴張所形成的「大世界」,兩者間交接之處的太平洋是一處不安穩的海洋空間。

二○○六年位處東南亞的新加坡、汶萊,與紐西蘭和南美的智利共同組成以建立共同市場、全面撤除關稅為目標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美國、澳洲、越南、秘魯、馬來西亞後來在二○一○年正式加入,另外哥倫比亞、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和泰國也表態希望成為其中一員。這些會員國彼此間原本就存在利益衝突,加上TPP所採納的「禁反轉條款」,也就是一旦放寬管制,便不能走回頭路的限制,以及外資得以要求賠償損失的「ISD條款」(投資人對地主國的爭端解決機制),在在提高各國間協調彼此利益關係的難度。這些國家的歷史背景,源自於與大西洋空間性質完全迥異的環境,它們所建立起來的「海洋系統」,很可能會成為全球化經濟下的海洋世界新秩序,如同過去在大西洋空間所發生過的狀況。也正如本書再三強調的,空間的擴大會形塑出新的秩序。同樣重要的是,TPP旗下的各海洋國家將成為企圖吞併太平洋的陸地帝國「中國」的一大阻力。二○一四年在北京召開的APEC(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領袖高峰會中,中國發表了「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構想。這個佔地表面積三分之一、至今周邊地區已擁有近三十億人口的太平洋,能否成為催生全新世界空間誕生的引藥,備受外界矚目。

課題堆積如山的「大世界」

飛航網絡、鐵路網、海洋航線網絡、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與電腦網際網絡等,這些複合式的網絡密密麻麻地覆蓋在二十世紀的地球表面,創造出具有多元面向的地球空間。形成世界史舞台的「空間」概念,從民族國家這類固定化的體系逐漸轉變成日新月異的全球規模網絡。以整個地球為舞台的大規模物流、資訊、文化交流和移民等人口流動現象,逐漸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這些轉變卻同時帶來不同地區、國家、階層之間日益擴大的經濟差距,以及財富過度集中和饑荒等嚴重問題。尤其一發不可收拾的正是無止境的地球資源爭奪戰,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逐漸使地球資源面臨枯竭。從五千年前開始,都市便是人類開發自然環境的重要據點。人類以都市為中心,一步步將大自然改造成一個個人工空間,其規模更甚昔日。如今大型城市逐漸在全球各地快速擴張,驚人的人口成長被形容為「人口爆炸」。一八三○年左右,全球人口大約只有十億人,一百年後全球人口迅速成長至二十億,一九六○年是三十億,一九七○年前後再增加至四十億人口,目前全球人口早已突破七十億,伴隨人口爆增的現象,種植園的農耕制度幾乎覆蓋了整個地球。

基於人類對酸雨問題的危機意識,一九七二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同年,來自二十五國、共七十人在瑞士組成的法人組織「羅馬俱樂部」發表著作《成長的極限》,向全球敲響警鐘,書中主張若全球人口、工業化、汙染、食糧生產及資源消耗,人口增長率繼續維持現狀的話,一百年內地球便會來到成長上限,人類將面臨突如其來、無法控制的人口減少與工業生產力下滑。另外,受到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啟發,一九八七年提交到聯合國的「我們的共同未來」報告中,提出環境與經濟發展共存的「永續發展」概念。

一九九二年在里約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地球高峰會)上,通過《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從一九九七年所簽署有關各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中不難發現,人類對地球環境的關心正在增加。然而,儘管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已確實感受到北極冰層溶解等地球暖化現象與其所帶來的環境威脅,新興國家的政策卻持續朝著優先發展經濟的方向前進。發生在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的東日本大地震,造成福島第一核能發電廠爆發反應爐爐心熔毀的意外,再度提醒世人利用核能發電所伴隨的危機。人類該如何發展出與自然共存的技術,成為當代的新課題。

此外,人類當前還面臨另一個挑戰是,嚴重的失業危機。因為電腦與高科技的發展,我們得以省下大量的勞力需求,但全球人口卻一味地增加。在每天誕生的新生命人口與雇用機會兩者之間,呈現相當驚人的不平衡現象,而這個失衡狀態至今還在全球持續擴大。自從人類文明出現以來,五千年的歲月流逝了,如今世界歷史的進程正面臨著一個轉換的階段。

本文選摘自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由遠足文化提供。

書名: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
作者:宮崎正勝
譯者:蔡蕙光、吳心尹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1月

關鍵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