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蔡英文
五月 20,2016
蔡英文總統520就職演說(中英文全文)
各位友邦的元首與貴賓、各國駐台使節及代表、現場的好朋友,全體國人同胞,大家好 感謝與承擔 就在剛剛,我和陳建仁已經在總統府裡面,正式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與副總統。我們要感謝這塊土地對我們的栽培,感謝人民對我們的信任,以及,最重要的,感謝這個國家的民主機制,讓我們透過和平的選舉過程,實現第三次政黨輪替,並且克服種種不確定因素,順利渡過長達四個月的交接期,完成政權和平移轉...
教育文化
余杰
五月 16,2016
我在台灣遇到的陸生(上)
首先,需要釐清「陸生」這個概念,「陸生」是對那些到台灣讀書的中國學生約定俗成的稱呼,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應當是「中生」。我在這裡所説的「陸生」,還包括部分在台灣的大學和學術機構的中國訪問學者。 我自從2012年逃離中國、流亡美國之後,每年都到台灣訪問數月,也應邀到台灣各大學、公民團體、獨立書店、教會演講和座談。因此,有機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陸生,不同背景和立場的陸生,不可一概而論。...
音樂藝術
張肇烜
五月 13,2016
【人心人術】 東方雕刻藝術殿堂的推手:李梅樹
「藝術無涯,吾生有涯。」 ──李梅樹 歷史百年的「三峽老街」是台灣保存最長的老街,老街上的「三峽清水祖師廟」,不只是地方民眾信仰的中心,更被譽為「東方雕刻藝術殿堂」,幕後的推手就是台灣前輩藝術家──李梅樹。 李梅樹(1902-1983)出生在日治時期的「三角湧」(即今三峽),家中經商。李梅樹是家中次子,從小就對美術和音樂很有興趣。日治時期,日本人讀小學校,...
財政金融
周鉅原
五月 11,2016
新政府如何靈活運用有限的籌碼振興經濟
即將上任的新政府,面臨百姓殷殷期望,不但要求新政府貞下啟元,開創新局,經濟上更希望能扭轉劣勢,並改善所得分配。未來四年,小英政府將面臨望治心切,百事待興,且存在政策工具籌碼有限及其功效的局限與時間落差的潛在風險。本文先就最近美日採行的財政貨幣政策檢討中,析論政策工具的局限,時間落差、功能財政的有限與靈活運用,探討新政府如何在有限的籌碼中,選擇最合時宜的經濟政策,使臺灣經濟浴火重生。...
歷史書寫
張肇烜
五月 06,2016
【人心人術】 地底的微光!台灣礦工畫家:洪瑞麟
「我的畫就是礦工日記。」 ──洪瑞麟 洪瑞麟(1912-1996)出生在人文薈萃的台北大稻埕,父親洪鶴汀從商但是喜好書畫,洪瑞麟小時候最喜歡幫父親磨墨,從小耳濡目染對畫圖產生興趣。 在那個年代,公立小學還不普遍,洪瑞麟九歲時到大稻埕「稻江義塾」念書。啟蒙教育,往往是人生的關鍵,洪瑞麟在義塾遇到啟蒙老師吳清海,吳老師常拿日本最新美術雜誌給他看,...
史努比
五月 03,2016
【開往台灣的慢船】台灣運動政策遺漏的三個隱性環節
如果說前一波政府組織改造有什麼讓我不滿的地方,那就是體委會不但沒有升級,反而被降級到隸屬教育部而成為體育署。這反映出台灣對於「運動」(sports)的觀念始終停留於「體育」(physical education),也說明運動在台灣社會位階的低落數十年如一日,而我們完全沒有去思考運動這回事的意義和可能性。 這並不完全是作為一個運動迷片面的、見樹不見林的不平之鳴,...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Mattel
五月 02,2016
【島嶼邊緣】數字台灣:漠視交通安全不守規則的代價是3.1%的GDP
拜行車紀錄器之賜,台灣不上進的電子媒體與網路媒體有了便利的新聞題材來源,台灣人不守交通規的窘態在網路上與媒體上廣為流傳。看到相關交通違規影像的網友無不咒罵聲連連;然而,又有多少人在咒罵之餘,要求自己與周遭的親朋好友務必遵守交通規則? 過去數年來,台灣人最喜歡以「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自傲;然而,台灣「最醜陋的風景也是人」。除了台灣人製造台灣醜陋的地景之外,台灣人在道路的行為更是可怕,...
電影戲劇
嚴婉玲
4 月 28,2016
看《燦爛時光》遇到的磨擦點
前陣子剛播映完畢的台劇《燦爛時光》,講述戰後台灣(1945-1950’s)四名男女中學同學,上半部經歷了太平洋戰爭結束、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其中一對情侶因政治因素殞命,留下的遺腹子交由另一對情侶養大,而倖存的這一對情侶在目睹政治的恐怖後,決定放棄律師生涯,在鄉間隱姓埋名,耕種維生,把同志之子扶養成人。下半部的時代背景則是1970年代後半,中壢事件發生前後,遺腹子成了大學生,...
社會安全
呂欣潔
4 月 27,2016
【欣潔想想】 「照顧」的真諦:讓身障者得以自立!
幾週前我有幸參與一場「長照服務法照得住嗎?以身心障礙者的需求出發」座談會,因過去十年長期照顧以服務65歲以上老人為主,至於有照顧需求的身心障礙者,則以50歲以上為主,排除了50歲以下的身心障礙者,初步估計有五十萬人以上的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完全無法享受到長期照顧相關的福利。 因此,在台灣的長期照顧服務相關討論如火如荼展開之際,...
財政金融
魏世昌
4 月 20,2016
從《巴拿馬文件》看台灣稅制
近日《巴拿馬文件》曝光,全球各國富商大賈、權貴名流如何透過離案帳戶或海外公司隱匿資產的把戲,被攤在陽光下檢視。眼尖的媒體發現,「為何名單中的美國人這麼少?原來美國就是避稅的天堂──根據「國際賦稅正義網絡」(The Tax Justice Network, TJN)二○一五年的調查報告,美國在全球「避稅天堂排行榜」上高居第三名,僅次於開曼群島和新加坡,甚至超越了眾所周知的洗錢中心瑞士和香港...
‹
…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