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美國大聯盟球探,加州州立富大碩士(運動教學法),從事棒球相關行業,利用閒暇教球,喜歡當球場工人,熱愛分享棒球的點點滴滴。
(續上集)
上集提到有一天早起準備中午的比賽以得到充足的休息一事,何教練對此提供了詳盡的時程,那天是六點整起床,六點半出發活動,七點半活動結束返回吃早餐,然後就讓球隊休息,卻有媒體以一張球員早上剛起床表情還有點想睡的的照片,報導成「從早到晚都在練球」,並未向球隊查證。
(續上集何通宇教練的談話)
何教練談起2010年LLB世界少棒冠軍賽,記憶很清晰,他說:「因為是剛剛重返世界少棒賽的第二年,當年國人期待很深,希望球隊能拿冠軍,高雄市政府也很重視,給了很多支援,我們實力也很好,有機會拿冠軍,但除了實力,冠軍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國際組決賽的時候,對日本本來一路領先,比數卻無法拉開,打到比賽快結束的時候,何教練有預感會發生失誤,正在猶豫要不要換人的時候,失誤就發生了,日本隊把握機會得分,後來居上贏了比賽。
輸給日本,何教練表示:「就差一點點,但比賽就是這樣子,沒有穩贏的。」
高度期待對人和這部份也產生影響,球隊回到台灣之後沒能馬上平靜,就阿宏記憶所及,當時有幾段插曲:
市府為了鼓勵球隊的優異表現,特別一筆獎勵金給球隊,有家長認為應該把錢發給選手,但學校與教育局堅持應該由學校運用,最後因為公文上載明該筆為「球隊」獎勵金,經費才得以依據公文由學校留下,並交給球隊使用。
此外,LLB贈送給選手的頭盔、球棒、護具等裝備,往年都留下來給球隊使用,但有家長認為應該發給球員,學校方面為此不堪其擾,最後決定把裝備發給選手,這些過程顯然不是很愉快。
以前基層球隊的資源不像現在那麼充裕,LLB贈與的裝備學校不能留用,也就失去一次補充裝備的機會。事實上,LLB送的裝備將來選手們拿回去也用不到,國中之後很多裝備的規格不一樣,尤其其中最昂貴的球棒,完全不符合國中以上的規格,裝備發給個人,讓這批裝備沒有能做最適當的運用,非常可惜。
讓人有點欣慰的是,有些選手感念學校的栽培,私下把這些個人裝備捐回學校。把LLB贈送的裝備發給每個參賽球員,也許也不能說不對,但總讓人覺得感覺有點不太對。
12年後的現在,何教練認為,環境跟當時相比已經好很多,各種資源都很到位,多數基層球隊普遍不像以前那麼捉襟見肘。同時,現在的資訊流通很快,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棒球專業知識,這也讓教練們涉獵各種棒球知識比以前方便許多,這對教練們的自我提升幫助很大,國內有很多教練善加利用,認真涉獵國內外的棒球相關資訊,國內的基層棒球因此比以前更能和國際接軌。
「但是現在基層球隊有不同的困難。」何教練接著說:「由於少子化和社區棒球的蓬勃發展,招生成了許多球隊所面臨的重大困境。」他甚至認為招生是現在學校球隊最大的困難,尤其高雄在縣市合併之後,舊高雄市的學童到以前屬於縣的學校打球,不再受到跨縣市的限制,加上很多好選手選擇參加社區棒球,不選擇加入校隊,種種因素都讓學校球隊在招生上困難重重。
何教練感嘆道,儘管有少子化的問題,但現在打棒球的人口其實比以前多,只是球隊也比以前多很多,校隊比以前多,社區球隊也多,想打球的小朋友可以選擇校隊或社區球隊,導致大部分學校球隊每年招生數明顯銳減,2010年,復興國小棒球隊光是6年級就有27人,但現在全部選手加起來如果能和當時的單一年級人數差不多,就已經很不錯了。
目前,因應招生困難,復興國小棒球隊採取的對策是「招生年齡層降低」,讓低年級的學生可以先來球隊玩球,以這樣的方式來吸引更多學生加入,除此之外似乎很難有其他辦法。
此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校隊和社區球隊有一項主要差異,就是很多校隊是由政府聘請的專任教練執教,專任教練每年的考核有兩大重點,一是球隊的比賽成績,其次是畢業生升學進入校隊繼續打球的人數,專任教練考核的成績如果不好,就會有被解聘的風險,迫使學校球隊必須重視比賽成績,還要鼓勵球員畢業之後繼續打球。
球員的升學很現實,強隊只想收好球員,相對的,許多球員希望能進入強的球隊,對「二三線學校」興趣缺缺,使得壓力不只在教練身上,球員如果想要繼續在棒球這條路上發展,同樣會有比賽成績的壓力。
比起社區球隊,校隊的專任教練多了比賽成績和升學雙重壓力,無法讓選手「快樂打球就好,盡力就不用太計較輸贏」,加上台灣的家長大多數比較重視升學,也認為打校隊過於辛苦,將來打到職棒甚至社會成棒的機會其實很少,比較沒有壓力的社區球隊,自然成為很多家長及小朋友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