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內外】水果裡的政治味

友善列印版本

夏日炎炎,台灣水果從西瓜、芒果到鳳梨等,都是香甜好物。

然而,在台灣電影百年歷史當中,電影中的水果隨時代變化,有不同的意涵。這些變化,恰好也是另一種台灣電影史與社會史。

日治時期的甘蔗、香蕉與鳳梨

台灣水果第一次進入影像當中,應是1907年高松豐次郎所拍攝的紀錄片《台灣實況紹介》,事實上,這也應是第一部以台灣為背景的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是在台灣總督府大力協助下拍攝完成。總督府之所以竭盡資源協助,在於1897年日本本國政府制定台灣銀行法,對台灣實施特別會計制度,根據這個制度,日本中央政府逐年漸減補助金額,最終提供補助金的期限是1908年。

但在後藤新平的戮力經營下,1905年便已完成財務自主,台灣督府或許因此想藉由《台灣實況紹介》向日本內地展現治績。按1907年4月12日《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這部記錄片將送至該年東京所舉辦的博覽會中放映。所謂的東京博覽會,應是1907年3月到7月所舉行的東京勸業博覽會,這次的博覽會中,在上野公園不忍池上的觀月橋旁設有台灣館。依《台灣日日新報》5月12日的報導,《台灣實況紹介》便在台灣館附近放映。

到底《台灣實況紹介》介紹了那些台灣事物?《台灣日日新報》都有詳盡的報導,根據這些報導我們甚至可以想像高松豐次郎所欲傳達的台灣景象。其中,關於水果的部份,主要集中在高雄,一是橋仔頭製糖會社工廠甘蔗之景,二是鳳山廳的鳳梨罐頭場,在這裡,可以看到紀錄片想要強調的是不僅是水果,更包括工業化的生產。

30年之後,在台灣作為南進跳板的政策之下,宣傳紀錄片《南進台灣》詳盡地介紹了台灣各地的物產,特別的是,每介紹一處地方,就先介紹當地的長官。香蕉與甘蔗,是紀錄片強調的重點。台中州是台灣香蕉生產的重鎮,將近一半的香蕉在此種植。或許因為香蕉是台灣外銷的大宗物品,《南進台灣》詳盡地介紹了相關流程,香蕉收成之後,進到香蕉檢查所,判定合格與否,合格的香蕉還會再細分等級,台灣香蕉外銷的範圍除了日本之外,也包括朝鮮、滿州國與華北等地。

至於甘蔗,依舊強調製糖的重要性,《南進台灣》強調台灣糖的產量,位在古巴、印度、爪哇之後,位居世界第四位,不僅如此,更強調糖的食用多寡代表文明程度,呼籲大家往文明邁進。

跨越疆界的鳳梨與香蕉

至於《台灣實況紹介》的鳳梨哪裡去了?2016年黃胤毓導演的紀錄片《海的彼端》,追索了戰前就從台灣移民到石垣島的三代家族的故事,而其移動的動力就是從鳳梨產業的變動。

原來,台灣鳳梨工廠一度興盛,1930年台灣的鳳梨工廠數量達到頂峰,但在日本的銷售價格卻開始下滑,總督府對鳳梨罐頭業採取統制對策因應,也就是將所有鳳梨罐頭業合併,採取生產統制。這個作法引起部份業者反彈,包括台一鳳梨的林發,1935年沖繩政府推出面向殖民地的「八重山開墾徵召政策」,不滿的林發帶著中部一帶60戶300多人前往石垣島,在那裡設立了「大同拓殖株式會社」的鳳梨工廠,八重山的鳳梨時代自此展開,到1996年最後一家鳳梨工廠結束,共計60年左右的風華時光。

可以看到,戰前的台灣鳳梨便開始在沖繩移植生根,鳳梨的影響力跨越戰前戰後,也跨越了台灣與沖繩。與此類似的是,1950年日本女星並木路子所主演的新東寶映畫的電影《香蕉姑娘》(バナナの娘)。並木路子與水果很有緣份,她於1945年在松竹映畫的電影《微風》(そよかぜ)當中既演又唱,主題曲「蘋果之歌」(リンゴの唄)一炮而紅,1950年接續演出《香蕉姑娘》。

《香蕉姑娘》製作的大背景是戰前日本對台灣香蕉便讚不絕口,不過,戰後初期,台灣香蕉中止出口日本,直到1950年才恢復輸日,《香蕉姑娘》也可說是為台灣香蕉做宣傳。電影裡並木路子飾演戰後從台灣回到日本的少女滿子,事實上,這也是並木路子的真實人生,她1921年出生於東京,而後隨家人在台灣生活到5歲再回日本。《香蕉姑娘》以並木路子的歌聲為主軸,滿子在水果店工作,為了宣傳水果想到用歌聲來吸引顧客。有個小男生想買台灣香蕉給生病的哥哥吃,但卻買不起,滿子一心想幫助他,從而以台灣香蕉為中介延伸的人情劇。重點是最後大家感謝台灣香蕉舉行晚會,並木路子也在此時唱起《香蕉姑娘》(バナナ―娘)。

然而,《香蕉姑娘》在台灣上映時,卻招來檢舉。按1953年6月19日《聯合報》藝公所寫的〈談日片檢查〉一文當中,就提到演員王玨公開檢舉電影中的歌詞「香蕉好,香蕉甜,吃香蕉別忘了台灣」,此舉如同日本侵華時,日本老師用山東的梨、東三省的大豆要學童不要忘記山東與東北。一部在日本為了宣傳重新進口的台灣香蕉的電影,到了台灣卻成為日本帝國的陰魂不散的指控。

水果名稱加姑娘成電影命名模式

有趣的是,伴隨《香蕉姑娘》的賣座,水果名稱加上姑娘的電影名稱幾度出現,1958年的《甘蔗姑娘》就是一例。這部電影的拍攝背景有二,一是台糖希望能透過電影呈現台灣農業現代化的景象,二是冷戰國際政治下,台灣以自由中國自居,也鼓勵香港自由影人來台灣拍電影,以示心向自由中國。1953年港九電影戲劇自由總會,便是審查香港電影人的政治傾向乃至協助電影於台灣上映的單位。《甘蔗姑娘》的導演是黃卓漢,他的自由影業公司便是最早來台灣拍片的香港公司,他在1957年香港所拍的《龍女》是香港第一部彩色電影,《甘蔗姑娘》則是台灣第一部彩色電影。

《甘蔗姑娘》的故事是愛情悲劇。糖廠技師陳立青埋頭從事甘蔗新品種的研究,甘蔗姑娘林秋香鍾情這位有為青年。然而,林秋香是養女,他的養父在外欠債,債主中意秋香。立青與秋香無畏外在風雨,愛情歷久不變。不料,立青的新品種研究成功之後,卻因積勞成疾一命歸陰。電影的最終,或許可說是60多年前的特效,以立青新品種栽種的甘蔗園大火,秋香奮不顧身搶救,即使燒傷也在所不惜,因為她知這些甘蔗象徵著立青精神不死!飾演林秋香的丁瑩,是由導演黃卓漢力捧的香港女星,而甘蔗園大火一幕,則是台糖傾全力協助而成的畫面。

1960年代中影的「健康寫實主義」電影問世,《蚵女》(1963)與《養鴨人家》(1965)是其中代表。健康寫實主義與《甘蔗姑娘》非常類似,都是以女性為主角,強調農業的現代化。不過,健康寫實主義電影問世之際,卻也是現實農村年輕勞動力往城市發展,農村逐漸凋敝的年代。然而,香蕉卻是少數例外,在這個年代步入黃金時代。

日本原來就是台灣香蕉出口的重要國家,1960年日本的香蕉市場採自由貿易模式,高雄旗山的香蕉賺進大筆外匯,「北九份,南旗山」,旗山香蕉甚至可與九份黃金相比。也在香蕉帶動下,旗山成為富裕之地,按1965年10月6日《聯合報》報導,當地的蕉農十多人合資成立旗山影片公司,與日利影片公司合作,拍攝台語電影《香蕉姑娘》,宣傳旗山香蕉,也開拓海外市場。《香蕉姑娘》是由台語片童星出道的陳秋燕主演,男主角鐘山則是屏東師專畢業,放棄教鞭初次擔任演出,可見當時台語電影的熱潮。

水果背後的社會與歷史反思

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浪潮當中,水果也沒有缺席。

1983年的《兒子大玩偶》,由曾壯祥、侯孝賢與萬仁三位導演各執導一段,其中,萬仁所執導的部份是《蘋果的滋味》。卓勝利所飾演的工人江阿發,年輕時帶著老婆從南部到台北打拼,希望能過上溫飽的日子,不過,他們只能住在貧民區裡。未料,被美國軍官的車撞到之後,命運卻突然翻轉,江阿發被送到豪華的醫院,美國軍官不但賠償五萬元,還願意幫忙江阿發的啞女到美國讀書。蘋果,是美國的象徵,《蘋果的滋味》就是從發展中國家台灣的視角來看待美國。

不過,這樣的反思視角受到保守人士的質疑,在他們看來,電影呈現台灣落後的樣貌,他們的看法成為黑函,國民黨文工會的黨工要求修改電影內容。幸而,這個過程為《聯合報》記者楊士琪所揭發,當時社會已在轉型,在輿論壓力文工會收手。這個事件也被稱為「削蘋果事件」。

台灣新電影也可以稱之為新台灣電影,也就是新的台灣想像的電影,在此之前,台灣電影的主要類型是諸如《梅花》、《八百壯士》之類以中國為視角的軍事宣傳電影,台灣新電影對台灣的社會與歷史進行了重新的書寫與反省。

在這樣的脈絡下,也出現族群歷史反省的電影,王童的《香蕉天堂》(1989)便是一例。香蕉是台灣的象徵,電影描述1949年國共戰爭末期,門閂與李得勝兩人冒名頂替隨軍隊來到台灣的故事,未料,李得勝所頂替的人被懷疑是共諜,兩人開始在台灣顛頗的歲月。片名香蕉天堂不無反諷的味道,香蕉是甜的,白色恐怖下的台灣歲月卻是何其苦澀的!

百年來台灣電影裡的水果,台灣起初僅被視為水果的生產地,而後,台灣也成為水果的象徵,最後,1980年代以來的台灣新電影,則從台灣的視角賦予水果更多的詮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