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生於基隆。1985年日本大學藝術學部藝術研究所修了。1988年創立臺灣第四家攝影藝廊「夏門攝影藝廊」。1992年開始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研究中心整理蒐研臺灣攝影發展脈絡。2008-2015年陸續在臺北巿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劃前輩攝影家回顧展。2013年自創「意象.台灣」品牌,啟動「前輩攝影家影像資產資料庫開發計劃」,並獲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文社會企業創新育成扶植計畫」團隊,持續梳理和蒐研臺灣攝影文化各階段重要攝影家的作品及文獻資料。2017年起擔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發展系兼任副教授。
日本攝影工業與教育的啟發與展現:業餘攝影
日本在經過大正民主教育時期的薰陶後,逐漸形成都會中產階層,大眾文化的雅好,特別是水彩畫、藝術寫真愛好者日益增加。隨著文化的商品化、資訊傳播的發達、流行文化的定著和廣告活動的活性化等,營業寫真館與業餘愛好之間逐漸形成競爭。這時,在日本的臺籍寫真師也陸續出師回鄉執業,形成另一種局面,這段盛花期(一九二〇-一九四五)也刺激了臺灣業餘攝影的萌發。除了營業寫真館、寫真材料屋開啟業餘攝影之風,臺灣民間社會菁英也相繼以相機投入記錄時代的潮流之中。
(一)張清言
張清言(一八八九-一九三〇)出生於臺南縣嘉義郡,父親張麟書為前清秀才。「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張清言於明治四十三年(一九一〇)任職嘉義醫院,頗得眾望。明治四十四年回到故里行醫,與柯氏結婚,育有二女一子。後來離開嘉義醫院,年僅二十三就自開醫院懸壼濟世。大正十二年(一九二三年)舉家遷至虎尾郡西螺街開業,並加入西螺詩社「菼社」,一年之中積極參加「菼社」的擊缽吟會,留下不少精彩詩作。其妻不幸於同年過世,壯年喪妻的他因無法承受而結束診所事業,再度遷回嘉義。一九二四年與臺北州板橋莊廖氏結婚。
張清言在失意中重尋生活重心,曾一度於臺南行醫,閒暇之餘以攝影為樂,花費七百多日圓購得立體攝影相機,並自設暗房沖印作品。其家屬保存了二百多張立體玻璃乾版片,其中以拍攝自己家族群像的紀念照為主。張蒼松在《回首臺灣百年攝影幽光》一書中寫道:「由於張榮欽(張清言與廖氏之孫)藏私的豁達胸襟,讓我們端詳影中人時,從先民堅韌的五官、骨架,一一建構屬於全民的時代容顏。」
(二)楊肇嘉
楊肇嘉(一八九二-一九七六)生於臺中牛罵頭牛埔子(清水鎮秀水)。明治四十一年(一九〇八)十七歲時自公學校畢業,即被校長岡村玉吉帶赴日本升學。楊肇嘉、蔡培火、吳三連三人在日治時期皆投身政治與文化運動,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戰後他親身規劃並落實地方自治,為臺灣的地方制度奠立基石。此外,楊肇嘉對臺灣文學藝術的關心和投入也不遺餘力,不少臺灣青年藝術家都曾受到他的援助。
楊肇嘉也是攝影的愛好者,留下上千張底片及照片,作品涵蓋赴日讀書時期(一九〇八-一九一四)、擔任第一任清水街長時期(一九二〇-一九二四)、議會活動(一九二四-一九三五)、推動藝文活動(一九三三-一九三七)、清水震災相片(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一日)、遊歷中國各地的照片(約一九三〇-一九四八)、國民政府公職時(一九四九-一九六〇),豐富的人生歷練及對議會憲政、地方自治的投入,在塵封的一九三〇年代美國柯達底片鐵盒中,一一展現出來。
(三)李火增
日治時期李火增(一九一一-一九七五)出生於城中區建成町,即現今臺北市天水路一帶,當時這裡是商業鼎盛的繁華地帶。父親李全恭是中醫師兼經營中藥材,治理有方,買水下天水路一帶數十間房屋。身為長子的李火增具藝術天分,深受父母溺愛,泰北高等學校畢業後未曾出外工作。城中區附近寫真材料屋和寫真館林立,李火增因喜愛攝影而結識店家老闆,如鄧南光和張才兩位攝影前輩。
雖然李火未曾以攝影為事業,但我們從其作品中可感受鏡頭下的熱情,在他的視野中探觸「常民生活」的影像。縱使個人對攝影的喜愛受政令框架壓抑,卻無法遏止李火增以鏡頭捕捉庶民的生活樣貌。更重要的是,他填補了攝影前輩所闕如的臺北影像,建構了臺灣人的集體文化和情感記憶。從他留存的底片,我們可看到攝影愛好者(同好會或俱樂部)的外寫風情,也依稀找到鄧南光和張才的身影。他的作品開啟我們對大眾文化的探索,也見證時代轉換中的時代風華。
書名: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
作者:簡永彬、高志尊、林壽鎰、徐佑驊、吳奇浩等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