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孩的神秘力量:談失智與動物輔助治療

友善列印版本

失智是否是疾病?

人身為人,會有抽象的思考,因為知道會死亡,所以害怕也不願面對死亡是自然的現象。人為的醫療,嘗試各種可能,目的就是克服與戰勝疾病,但往往忽略了死亡的自然現象。失智不論是一種病或是自然退化現象,它都讓患者與照顧者感到不安。因為它出現的症狀,無法讓人掌控。記憶的破碎凌亂與認知的障礙,讓患者自己失去控制,也讓旁人無法理解。因為人的害怕,就投入大量醫療去想要治療,希望可以療癒,避免死亡。

「全然接受」的照護模式

今年八十五歲的一位美國社會教育家斐爾(Naomi Feil)與她現今93歲失智六年的老伴一起生活,並發展出validation稱之為「確認」的溝通方式,來照護失智者的模式。這種照護模式就是一種「確認」溝通的對待態度。也就是不和失智者爭辯,不分析他們的話語,完全接受他,用同理心,充沛的能量與愛對待他們,用非語言的「感覺」,而非用邏輯與理性與他們相處,這樣的對待照護的模式非常重要。

斐爾認為,失智就是退化過程,並不是一種病。阿茲海默醫生當年解剖五十一歲患失智患者女性的腦,發現有斑塊,就認定失智是病。但在八、九十歲人的腦中,也多有這樣的斑塊,但不一定有失智。她認為年老的過程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們社會應該接受年老的人,就是容易會忘記,會無法理性思考,不再有一般人的認知,這些都是老化的現象。失智如果有這些不同於常人的感受或異於他原來性格的詭異的說法,那也是他的心境意念,無須爭辯。

人類發展是個圓,退化現象回到人生的原點

個人在臨床上照護失智者超過六年,非常認同斐爾的看法。斐爾認為,人類腦中的神經元高達上億個。但在老化過程中,神經元呈現減少的狀態。她比喻,就像人的皺紋會越來越多,而腦的神經元卻成反比,神經元會在老化中越來越少。這個過程,讓我想到,人類的發展其實不是數字的堆疊與加成的個體,人類的發展就像個圓,人類的認知老化過程到後來就如同圓一樣回到原點。

當人發展到巔峰時,體力與智力會成比,但老化時,神經元減少,體力衰敗,都讓人的發展漸漸回到人類出生的原始狀態,認知的退化、體力不足,力不從心。失智現象,可以解釋為人類發展回到原來出生之初的嬰幼兒的狀態,認知退化,用直覺的感覺與外界溝通。人可以接受嬰幼兒的成長,也應該用自然的發展來看待,人的退化不僅是體力,神經元的減少退化造成的認知障礙,也是退化的一部分。

動物比人強的優勢:動物只接受感性表達的溝通方式

人的溝通表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語詞Digital的方式,另一種是用仿效構句Analoge的方式來溝通。語詞方式的溝通,講求語詞內容,沒有感情,經常可以說謊。仿效構句型的溝通是情緒情感的表現,如母親對嬰孩的溝通。動物接受人的溝通的方式,只有仿效構句Analoge的溝通方式。和動物相處,也讓人被要求使用自然而感性的溝通話語。

失智者可以被動物治療,原理很簡單。因為動物是原始而自然的生命狀態,牠們不會理性思考。嬰兒在還沒有社會化學習語言以前,是動物的本質。他們也是用感覺溝通的。動物和嬰兒或幼兒的溝通品質經常大於成人與嬰幼兒的溝通品質,因為他們都是用動物性的直覺在溝通。

以這個基礎論點來看動物與失智者的溝通更是如此。失智退化的認知,如同回到嬰幼兒的階段。他們的世界也不再有理性與邏輯。他們憑直覺、憑感覺生活在當下,無法意識到現實生活中的時間定向感。他感覺現在是白天就是白天,無法要他認清是半夜。他感覺是星期三就是星期三,無法改變認知。因此他們的行為會讓人感到錯亂,但他其實就是生活在動物性的感覺中。

用感覺的互動溝通

動物的陪伴的溝通,是一種感官的溝通,用動物性感官的嗅聞、觸摸建立彼此的信任。狗與人的互動更是渾然天成。狗在人的群體環境中成長,牠們的天性也是群體生活。狗企盼與群體在一起的需求與人一樣。牠們給予人的全然信任與接受,都讓正在承受錯亂認知的人感到安定、溫暖與被接受的尊重,同時也激發他們施予愛與得到回饋的情感需求。

動物性的溝通也是感覺的溝通,一般人因為習慣於語詞性Digital的溝通與社會化互動的結果,很難達到單憑感覺的溝通。貓或狗的相伴,沒有語詞的爭辯
,而是感官被觸覺舔吻的心靈溝通,再加上狗狗喜愛被撫摸的索求,都符合失智者被完全接受與施予愛的回饋需求。這也是狗可以成為失智者陪伴是人所不能替代的原因。其他動物如貓的陪伴互動,牠們無言的溝通與溫暖,還有失智者給予動物食物的行為,都會讓失智者感受的到正面的互動,也增加他們的現實感。

呼喚安全感的記憶

人看到游泳的魚或蝦有療癒的效果,是因為它帶給人安定與安全感。另外,人即使只是看到一隻鹿躺在草原上,也會感到放鬆,讓人血壓下降、脈搏下降。喜歡貓狗的人看到貓狗躺臥一處,也會感到安定舒服。這是因為動物會呼喚人在狩獵時代的原始記憶。舒適地躺臥與悠遊,代表一種不被追逐奔波的安全感。

孩童時期接觸動物很重要

不過研究也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在兒童期接受並喜愛動物,與動物的互動有良好的經驗,那他成年後接受動物的幫助與輔助治療也相對地較有可能。失智者回到幼兒嬰兒期的認知,如果他生命經驗中是厭惡動物或恐懼動物,動物輔助治療就不適用於他,治療者仍然要尊重失智者過去的他的生命經驗,才不會讓他害帕加劇,造成恐慌。

治療效果:治療計畫大於治療犬的訓練

很多人認為動物需要受訓才能有治療的可能,這其實不正確。有效的治療需要的是治療計畫,也就是要有架構並有計畫,並能定期評估來進行。所以當要做動物輔助治療時,治療者必須先評估個案過去與動物接觸的經驗與各方面的需求。如果是受過訓練的動物,會較為溫馴與配合度高,但不代表牠們的治療效果較比較好。

一般只要是溫馴親人的同伴動物,都可以是考慮作為輔助治療的動物。狗醫生受過嚴格訓練與衛生評估,適合在機構做訪視。但因為這樣而拒絕個案家中的同伴動物來訪視個案,其實是本末倒置。因為個案與家中同伴動物的感情本來就好,互動也多,彼此是有感情的,在相處的品質來說,家中動物會比陌生受訓過的狗醫生更有影響力,治療效果也會比較好。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