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潔想想】發展國際非政府組織 軟體重於硬體

友善列印版本

前幾日在媒體報導看到一則報導,標題為<省議會改造為iNGO中心 中市府:國際人才培訓>,內容討論到台中市政府打算將過去的省議會改造成國際的非營利組織中心,希望能夠吸引國際的NGO到台灣設立基地,同時也能培訓台灣的國際人才,配合「新南向政策」的外交目標,拓展台灣的外交軟實力。

台灣的國際事務工作,向來非常艱辛,處處受到中國的打壓,台灣官方角色要在國際上發聲,確實在短期內還找不到可能的破口來處理,因此,透過民間的力量,用NGO的角色來參與國際事務,這些年來一直都是台灣重要的國際外交策略。

蔡英文總統讚賞台中市政府與林佳龍市長的「創意」,希望由中央協助地方來促進NGO前進國際的動能,然而我必須從一個第一線國際事務工作者的角度舉出幾點提醒,除了其中最重要的──「改變建設的思維與想像」之外,「看見人的重要」與「改變僵化的官僚科層組織」也是亟需面對的議題。

我從2012年開始接觸INGO(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意即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國際事務,到世界各國與不同國家的運動者一同投入改革的工作,也有機會到聯合國參與倡議工作,但到目前為止,我還沒去過一個由官方辦理的「非政府組織中心」。因為顧名思義為非政府組織,就代表著這是民間的力量,而多數民間的力量是要來監督政府、推動官方改變、甚至批判政府政策的,如果背後的「金主」是官方政府,如果非政府組織的工作者與組織者的工作和官方相矛盾時,這是該如何處理呢?

當然台灣外交處境特殊,許多政府無法走出去的場合,台灣的NGO工作者從來不會缺席,然而,這並不代表NGO工作者是在幫政府或某些特定政黨背書,而是在在的表示台灣的民間力量非常活躍,這中間的「人」我想才是這些工作的重點力量。

台灣政府和決策單位向來充斥著「以硬體為中心」、「要做出一些看得見的政績」的思維,興建一個非政府組織的「基地」,是一個「看得見」、「摸得到」的「政績」,似乎代表著「政府有在努力、有在投入資源」。然而我必須說,這樣的政績對NGO工作者而言絕對是弊大於利,資源必須用在刀口上,而非做讓人民「最有感」的表面功夫。

參與國際事務、INGO的合作,重要的一向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而不是在哪個高級或有名目的地方開會。二十億,能讓多少個有志參與國際事務與改變世界的青年,飛出去看看世界?做硬體建設做得再好再漂亮,不實際飛出去參與各種國際會議場合,一樣是畫地自限。

我認為,台灣現有的各種人才培訓場地已經夠多了,各種的官方中心都能來當成培訓地點,錢如果能花在成立一個國際事務參與的橫向連結培訓組織上,補助年輕人或NGO工作者出國開會,把申請補助方法調整成更有彈性,不要讓大家核銷得要死要活,同時也建議取消讓申請補助者寫一堆放在網路上卻沒有人在看的報告,將回饋方法調整為舉辦全台的座談會與直播活動,實際與民眾接觸,讓更多人能理解參與國際事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往年參與台灣代表團,去紐約參加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時,都只補助機票和住宿,難道出國不用吃飯搭地鐵嗎?這樣的規範造成青年學子和NGO工作者也就難以跨出那一步參與,因此總是學者專家才有足夠的資源,自掏腰包來填補旅費。我認為,甚至將資源提供給協助第一線NGO人才了解國際場合禮儀,或舉辦英語、第二外語培訓工作坊,都比再弄一個名義上的「中心」來得有意義。

最後,政府必須思考台灣到底有什麼吸引力讓國際NGO在台灣扎根?

各種國際人權或議題的倡議,都是希望造成國際社會的改變,讓世界變得更好。在歐美地區,許多的國際NGO會將據點設在紐約或布魯塞爾,是因為當地有聯合國組織,可就近做遊說和資訊交流的工作。或者設在華盛頓特區,可影響美國國會,進而對全世界造成改變。也有些國際組織的據點在荷蘭,因為國際交通方便,離聯合國也不遠,荷蘭政府也非常投入於社會議題的改革工作;而亞洲最常設立的組織的地點為曼谷與香港,前者因為聯合國的亞洲據點也設於此處,同時曼谷的交通又方便大家前往亞洲、甚至是南半球各地,而後者多數是因為希望能就近投入中國的人權議題,同時也有外匯方便進出的優勢。

反觀台灣,難道國際非政府組織只憑藉著台灣政府的硬體設備和水電補助,就會決定在台設點嗎?期待新政府在國際外交上,也要有新思維,硬體的建設想像讓他留在過去,人的投資才是能改變台灣處境的重點目標。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