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想想】 美男戰國、穿越電影、搞笑藝人 打開日本歷史的108種方式

友善列印版本

把手機關上的那一刻,漆黑面板上倒映著滿足而上揚的嘴角。「這宛若戀愛少女的一張臉龐,怎麼可能會是我?!」忍不住翻了自己一個白眼。人果然不能低估自己的能力,對電視上的偶像歌手投注愛意還不算什麼,這一次是完全墜入二次元旋渦,自在而不抵抗地陷入其中了。是的,最近我在茶餘飯後的一大嗜好,就是點開手機遊戲「イケメン戦国(美男戰國)」。

這款遊戲全名叫做「イケメン戦国〜時をかける恋(美男戰國~跨越時空的愛戀)」,光聽名字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女主角有一天不小心掉入了時光黑洞之中,穿越到日本戰國時代,無意間解救了倒在本能寺大火中的男子,原來這人就是織田信長,女主角被視為織田的救命恩人,被帶回了城內,陸續跟豐臣秀吉、伊達政宗、德川家康、明智光秀、上杉謙信、真田幸村等人一一相遇,最棒的是,那些在日本歷史課本上面被畫成禿頭、小眼、魁梧的人物,在遊戲設計師的巧手幻化下,全都變成一位位的個性派帥哥,而身為女主角的遊戲玩家,自然就可以和這些戰國人物一同體驗戰國生活,「順便」墜入愛河。

織田信長少了那把豪邁的鬍子,一臉白淨卻充滿霸氣;一派豪爽之態,總是像哥哥一樣溫柔噓寒問暖的豐臣秀吉,實在很難讓人聯想到「猴子」的綽號;叱吒沙場的獨眼龍伊達政宗,在你不開心的時候,會變一道道好吃的料理「孝敬」你,十足的「暖男」性格;德川家康則是刀子口豆腐心,走口是心非傲嬌路線;而在遊戲設定中因遊戲玩家改變了本能寺之變的歷史,史書上引發政變的明智光秀也依舊好好地在陣營中,大夥一家親。

想當然爾,美男戰國的歷史觀一點都不正確,張飛打岳飛這般時空錯亂、人物錯置的設定,為配合遊戲走向成了必要之惡,不過玩家其實沒有太大違和感,角色是否賞心悅目、劇情萌不萌才是重點,但它扎扎實實地引起我對戰國時代的興趣。隨手google一下事件、人物,無意間就對這塊歷史有了概略的雛形,甚至默默翻出當年到仙台旅行時順手照的伊達政宗騎馬銅像,遙想一番,竟湧升起親近感,想著下回有機會再見到這座銅像,想必更「有感」,同時也開始思考自己說不定有變成日本「歷女」(指對歷史很有興趣、很了解的女性)的潛力。

順道一提,製作美男戰國的手機遊戲公司,其實還打造了一連串的「美男」遊戲系列作,除了戰國,幕末時期也被拿來作文章,所以如果你想要的話,也可以改玩「美男幕末」,和坂本龍馬或土方歲三談戀愛。

台灣這陣子掀起一波又一波對「國父」、「蔣公」去神化或尊敬之的兩方立場,我很「大不敬」地想起了美男戰國。日本處理二戰期間的歷史,有著許多盲點與尷尬,是眾所皆知的,但跳脫這一塊充滿爭議的歲月,日本在其他時候的歷史解釋,是多元而開放、默許著各種解釋且彈性的,也不只手機遊戲,書籍、戲劇,甚至搞笑藝人,也都試著詮釋、表現各種側寫。

日本搞笑藝人事務所「吉本興業」的兩位舞蹈師組成了エグスプロージョン,把歷史故事拿來當RAP的梗外加整齊的舞蹈動作,用超簡單又惡搞的方式說明了「本能寺之變」、「黑船事件」、「關原之戰」等日本人盡皆知的故事,他們把這些跳舞歷史教學系列影片上傳到自己的youtube頻道,深受學生喜愛,觀眾們說,歷史故事變有趣了,最有名的「本能寺之變」有超過4500萬點閱率。

而由漫畫改編成日劇,再躍上大銀幕的日本電影《信長協奏曲》,講的就是一個高中男生穿越到日本戰國時代,被迫當「織田信長」的故事。但這個故事最吸引我的,並非男主角小栗旬如何用現代思維突破重重難關,而是另一種敘事方式所呈現的豐臣秀吉(山田孝之飾演)。編劇創造了豐臣秀吉的幼年往事,來解釋他深深的城府,他居住的村落被織田家屠殺殆盡,母親在他面前被殺,他也遭到劇烈火吻,咬緊牙根地活了下來,復仇奪天下成為他的唯一目標,山田孝之版的豐臣秀吉是沉靜而冷酷的,但卻更多了些立體感與滄桑感。這可就跟另一部電影《清須会議》中,大泉洋版豐臣秀吉的好色虛浮,是天平兩極的呈現方式了。

不過若要說起觀察不同史觀的敘述方式,看幾齣NHK的「大河劇」也是很好的選擇。大河劇主要是在以日本史(有意地避開了明治維新以後)中的某個人物或事件為主,製作長達一年的連續劇。也因為每每描述的角色不同,分屬陣營也不同,對王道的定義亦有所不同。所以描述上杉家家臣直江兼續一生的《天地人》(2009年播出,妻夫木聰飾演男主角)、以豐臣秀吉軍師黑田官兵衛為主角的《軍師官兵衛》(2014年播出,岡田准一飾演男主角),和現在正在播出、描寫戰國武將真田信繁的《真田丸》,就各自擁戴著不同的正義。

保存古蹟、正視歷史,這些字眼常常在電視上看見,不過對很多人來說,歷史彷彿在雲霧飄渺間,沒太大關係更沒多大興趣,但走出門,從公園裡的銅像、街角的老建築,歷史其實一直都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周遭,雖然日本這些根源於歷史的作品多少有些改編,孰對孰錯根本沒有解答,立場不同罷了,但它挑起了各種年齡層對不同歷史斷點的興趣,開啟了一道想要更了解的契機,解讀多樣歷史的彈性,才能存乎其間。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