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女孩,活出了「真我」,還是眾人的想像?

友善列印版本

由湯姆胡柏(Tom Hooper)所執導,金獎影帝艾迪瑞曼恩(Eddie Redmayne)主演的電影《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作為描寫歷史上第一位變性人的故事,從剪輯、攝影、音樂到演員的演技,每一幕都美得驚人。然而,真實故事的主角埃恩納(Einar Wegener),他的心境是否真能藉由電影獲得發聲,還是在電影裡一幕幕美麗的場景與對話中悄悄被掩蓋了呢?

與妻子結縭長達六年的畫家埃恩納,毅然決然拋下男性身分,脫胎成為「莉莉」(Lili Elbe)的契機,開始於替同樣身為畫家的妻子葛蕾塔(Gerda Wegender)擔任模特兒。電影裡以埃恩納穿上絲襪、進而在妻子慫恿下裝扮成女孩「莉莉」參加舞會、意外與男同志亨里克接吻等橋段,來敘述深藏於埃恩納內心的女性特質「甦醒」過程,尤其當埃恩納,也就是莉莉與亨里克接吻之際,突然流了大量鼻血,原因除了情緒激動或醫生所說的內分泌失調之外,「血」也令人聯想到「初經」的概念,藉以隱喻埃恩納成為女人的意識覺醒。

到了舞會隔天,埃恩納告訴葛蕾塔“ Something changed. ”(我不一樣了),就這樣揭開一連串「成為自我」的序幕。只是「這個過程」,卻缺乏了人物情緒轉折應有的鋪陳,看到這邊,還以為埃恩納就像是中了魔法般,一夜之間變成了另一個人。即使故事特地安排了埃恩納的兒時玩伴漢斯(Hans Axgil)出現,約略說明埃恩納的女性特質是從小就有,但在埃恩納所處的一百多年之前,變性手術仍然是史無前例、實驗階段的手術,面對如此具有開創性的決定,電影卻對埃恩納內心可能經歷過的探索、矛盾、壓抑、痛苦、掙扎乃至面對手術的奮不顧身卻輕描淡寫。

除了人物情緒的流動太過膚淺且牽強之外,電影中對於「身體」與「性」的討論都以相當含蓄、保守的手法呈現,埃恩納在鏡子前正面裸身或是各種「臨摹」女人體態的鏡頭更是唯美得不知所以然,而成為莉莉之後的她放下畫筆,走進百貨專櫃,花費心思打扮自己,並且燒得一手好菜,好像真正的「女人」就必須如此,讓人不禁困惑從埃恩納變成莉莉,成為的究竟是真實的「自己」,還是另一個符合社會期待的「賢慧女性」;加上電影中一再出現的「丈夫」、「妻子」等關係,或是葛蕾塔與漢斯之間若有似無的故事支線也因「婚姻」的箝制而曖昧不明,讓這部作品即使有意刻劃不同的「愛情」,卻仍然落入男女二元、道德操守的框架。

總結來說,能夠看到像《丹麥女孩》這類以多元性別為題材的故事躍上大螢幕,並且受到人們的討論與喜歡是好的,只是在觀賞完之後,難免會好奇電影從編劇到製作過程中,由性少數參與、詮釋的部分究竟佔有多少比例。片中美不勝收,但過於簡單的敘事方式,也許也反映了主流意識對於性別有限的認知和想像,讓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真實故事,在美化的劇情與角色情緒扁平處理之後,最終成了一部煽情且賞心悅目,但少了些靈魂與同理的愛情片。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