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情慾
電影戲劇
素樸勛
8 月 02,2016
《下女的誘惑》:紳士閱讀俱樂部的女孩勝利
《下女的誘惑》(The Handmaiden, 2016)故事時間設定在朝鮮日治時期,由日本軍人行軍開場,故事以偷兒貫穿日本、朝鮮言語文化的矛盾,同時也充斥了歐式文化的衣著和陳設,於是華麗的洋裝在片中的不斷登場,還有那衣服底下的皮相也是,美得讓人忘記提防那角色中各懷鬼胎的盤算,也美得讓人忘記了其實我們台灣跟韓國一樣,都曾走過這一遭,都曾經被設立了總督府。 國族暗示...
電影戲劇
宋元馨
2 月 19,2016
丹麥女孩,活出了「真我」,還是眾人的想像?
由湯姆胡柏(Tom Hooper)所執導,金獎影帝艾迪瑞曼恩(Eddie Redmayne)主演的電影《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作為描寫歷史上第一位變性人的故事,從剪輯、攝影、音樂到演員的演技,每一幕都美得驚人。然而,真實故事的主角埃恩納(Einar Wegener),他的心境是否真能藉由電影獲得發聲,還是在電影裡一幕幕美麗的場景與對話中悄悄被掩蓋了呢?...
蔡宜文
1 月 05,2016
楊大正戳中了什麼? ──情慾的流與不流動
這兩天在臉書上,臉友們瘋傳鄭宜農的告白[1],而這個告白,也產生了許多後續討論,像是被轉到PTT八卦版[2]的一篇評論中[3]提到了感情上的過錯與責任是否因為同志出櫃的政治正確就不需要被討論,而在八卦下方推文也不外乎開始探討相關的議題,並進一步認為若鄭宜農是男性,會得到不同的評價,也亦有人在原鄭宜農的聲明上提及若鄭宜農是愛上另一個男人,這個社會絕對不會祝福她[4],因為失去了「出櫃」的政治正確後...
陳怡秀
9月 02,2015
【日本想想】 台灣忙波卡 看日本如何扭轉被屏蔽的女性情慾
黑暗中被手機螢幕亮醒,掙扎地睜開眼,發現是台灣新聞的app推播,告訴我波多野結衣的悠遊卡清晨4點多就銷售一空。先是翻了一下白眼──這件事有比我好好睡個覺重要嗎?閉上眼,卻又忍不住笑了出來,你看,台灣人真有趣,既保守又悶騷,議員嘴上罵手裡拿,標準「口嫌體正直」。 我想如果回到台灣時,看見可愛的爸爸在搭乘捷運時拿出波卡來嗶,或許不會意外也不會覺得奇怪。...
司法人權
釋昭慧
10 月 04,2012
談「情」說「愛」話「清涼」
開學以來,似乎老是繞著「同志」主題在作演講,可能與暑期主持一場同志佛化婚禮有關。上週至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演講,本週在玄奘大學清涼禪學社演講,下個月則是清華大學彩虹祭講座,信箱裡還有一份世新大學的邀約,目前尚未得暇回函。我遲疑未覆的原因是:再這樣「不務正業」下去,我的系所評鑑得開天窗,訪評委員一定會把我「死當」。 在玄大清涼禪學社的演講,題目是:「談情說愛話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