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各有皈依:關於慶典的流轉(上)

友善列印版本

年末將至、慶典聚集。從大街小巷到市井家戶,一年之心神汗水、勞苦罪惡亟待洗清的歡騰,已隱隱然在不遠方跺著腳,而一座城市中,人們所各自等待的,從來都不是同個救世主。

關於艋舺大拜拜

農曆十月下旬,是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聖誕、又稱「艋舺大拜拜」的繞境、夜訪出巡等廟會慶典,筆者也躬逢其盛,與素來喜愛到處鬥鬧熱的友人一同隨香遶境。

途中,我們看到一種從未看過的新式煙火。此類廟會活動中一個趣味之處,即是各個參與團體間相較勁的幽微競爭意識。從鞭炮的長短數量、各軒社陣頭的新奇花招、甚至迎接青山王之神壇廟宇所擺出的陣仗,頗有些大小型軍武展中,各國競相發表科技、展示軍容的意味。

就歷史觀之,廟會活動確實曾是處理各種地方間紛爭與衝突的場合,而這種較勁的態勢,並未隨著時代的演變而消逝盡然,而是蛻成使慶典更形姿彩豐富的競爭意識。

然而,除去上述微妙的人我之別與矛盾外,宗教慶典更為重要的,反倒是地方人際網絡與社會的整合。

幾年前,青山宮擲筊卜問將要在下一年為祭典出錢出力的「爐主」,一擲,擲出了百多年首見的外籍爐主、而後不了了之,許多信眾、甚至「準爐主」本人或許都大鬆一口氣。從過往先例便能看出——即便許多工作已有專業分工組織予以協助——為了籌備這樣子的慶典,須要聚集多麼龐大的人力、資源與社會關係,相形之下,盛大威風的爐主壇也只是大規模動員的展示之一了;而一個淺遊此地的外國人,如何能擔負如此重任?

關於社會與信仰何者歷史更為悠久,一直都是學者爭論的問題,但確實可知的是兩者關係密切不分。攤開地圖尋找青山王的蹤跡,祂的遷移不僅與其信仰聚落有緊密部分,如今祂有這般崇高地位,也和此一社群有密切關係。

神格與信眾的壯大,有相當的因素在於信仰社群本身所感受到神明的「回饋」,漢人社會的宗教系統中,「因為靈驗,所以相信」與「心誠則靈」從來都是互為因果。回到艋舺大拜拜,爐主身份固然於慶典中表現了其既有龐大的勢力,而有了這些物質與社會基礎,集體的信仰與儀式才得以可能。

或許我們也可以進一步問,參與籌備甚或沿路燒香的信眾所信仰、懾服的,某種程度上,是否其實乃集體喧囂背後,那個穩固的在地社會結構?畢竟,足以撐起這樣場面的人群與組織,應不至於一夕崩壞吧?

神格的向上流動(青山王之所以有如今的地位)與其是否顯靈,往往源自其對於信眾所求是否能給予回饋,而此回饋的機制則必然是政治的。

其實,巨觀而論,參與廟會活動的人群基礎,已逐步與當代社會脫離,這也許可以歸因於都市化所造成的人口結構轉變等地緣因素。台北原生的在地祭祀圈存續雖已久遠,但隨著台灣現代化與都市化爆發到來的大量外來移民,則與地緣宗廟組織關係甚淺。這些城市的新住民, 包括以核心家庭為主要組成的新興中產階級,他們不僅對於在地的宗廟慶典感到疏離、甚至排斥。

然而,這些新興市民未必沒有屬於自己的慶典,跨年煙火,就是其一。(待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