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異象事件簿(下):穿越「平行時空」之後⋯⋯

友善列印版本

年節期間,友人發出哀嚎:為何家族齊聚看的是同一台新聞、同一個事件,卻有著天差地遠的評論,有如身處「平行時空」?不禁喟嘆:「人世間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想想論壇與電視新聞,而是你讀完懶人包仍說干我屁事。」

台鐵熱心「代位求償」

2012年2月6日台灣標準時間晚間八點,許多「異象」在台灣不約而同發生了。除了上篇所述的現象之外,尚有一件亦屬不尋常、也可說是空前絕後(且令人欣慰)的怪事:台鐵終於找出其每每誤點的原因——「因為民眾抗爭,導致若干班次誤點,敬請旅客見諒」——好像挖掘出失落的英王骨骸,大肆宣揚的廣播以高頻率迴盪於月台,使得無法忽視此一重大發現的我們,也要乘勢恭喜:可喜可賀、可喜可賀!而率先臥軌被逮的關廠工人連線成員,也終可自豪地說:「我的一小步,是台鐵的一大步!」畢竟,如此規模的自我揭露過往並不常見。

縱然,此一進步或可得到若干旅客的諒解,卻無法讓所有人滿意:以台鐵誤點45分鐘方得退費的標準,當天並無乘客得到退費。仔細探究,這個屢被譏為「沒誠意」的退費標準,應得視為台鐵對於責任歸屬的認定,亦即延誤四十五分鐘以上者,台鐵應負擔起耽誤旅客的責任;而延誤四十五分鐘內者屬正常誤差範圍,不宜苛求。

因此當這天台鐵疾言厲色地說:「工人此舉造成旅客權益損失、太過分,將保留法律追訴權。」有個趣味的問題便產生了:既然平時四十五分鐘以內不賠,這時台鐵請求的若是旅客蒙受之損失,可能成功嗎?台鐵替被耽誤的旅客「代位求償」如此過分熱心,自是相當可疑。然而,我不究其意圖作誅心之言,只是從現場旅客怒罵、乃至於輿論反應,很明白能看出,分化旅客與工人的效應確實存在,其也成功轉移了常民對台鐵誤點不滿的投射,可謂搭上收獲最豐的一班年節順風列車。

相較於上篇飄渺的「社會觀感/ 趕著見命危長輩最後一面的旅客/無辜的路人」等準虛擬人物,「台鐵熱心代位求償」之異象有著不一樣的特質。至少,它在「事實的描述」(班車誤點)上並未憑空畫餅,而是在「事實的解釋」(班車誤點的元凶)上,採取了與勞工、聲援者相異的觀點。而令人警醒地,此一出自價值觀的差異,較之於事實描述的偏離,可能更為堅實不摧、也相對地,對倡議者所採取的作為有更高要求,而這也是在尋求共同事實基礎之後,我們所應反省深思的。

穿越「平行時空」之後⋯⋯

「在『時有共識、時無共識』的生命狀態裡,我們或許更能體會人類的潛能與限制。」(江宜樺,2003

有效的社會對話,總是難得珍貴,其必須建立在許多結構性或依賴機遇所生之條件。理性溝通之所以可能,其中最為基礎者,固然是「共同分享一個世界」——在現象的認識上不致差異太大;然而更進一步地,懷有意願理解他人的意圖、想法或主張(不論秉持善意與否),對話才得以進行。換言之,當我們克服資訊傳遞的門檻,排除各種沒有根據的修辭、並基於社會真實的圖像將經驗世界同步之後,真正的挑戰才要開始:理解他者的世界觀是如何形成。

在異像紛呈的那晚後,網路上不乏各式各樣的回應/回擊:從找出勞委會刊物《工運春秋》與立法院總預算報告中,在在顯示關廠工人貸款之「代位求償」性質之證據;乃至於大小懶人包,與各種突破盲點的漫畫式圖片並陳。其中最為凌厲者,莫過於人肉搜索當晚影片中月台不耐怒罵的旅客、並將其照片貼出,此舉則令我懷疑是否有益於達成共識。知道其想法後,是要標定示眾、還是要繼續理解其想法形成的原因,決定了我們是否與壓迫者成為同類。

對個別常民為此「殺球」同時,便是將對話劃下句點,但社群間的對話不是比賽,而應是細密綿長的接球對打練習。

溝通的第一步,我們使雙方資訊透明,事實得以呈現、假象得以消解,這是鋪設健全媒體的重要性;網路上,已有爆量圖文釐清事實,而許多傳統媒體仍僅有觀點相對偏狹的報導,總要想辦法,將對話兩造的世界粘接起來吧。如同在接球練習前,我們會先清理運動場地。

接著,我們驅策自己實際進入他人的日常生活,理解是哪些條件與限制,使得彼此價值相距若遠。除了說理,更多無法言說的「感受」,更是探查重點。行為中的文化根源尤其隱秘,各種習慣、迷思與底層心智結構,經由長時間一來一往的接球、回擊中緩慢沈澱析離。從中我們感受他人的姿勢與擊球位置、感受運動中的身體記憶,而此一來回接擊的說服過程,往往歷時久遠、又經無數動態變遷,堅毅與好奇都是必備球具。

1972年,《中央日報》連載六天〈一個小市民的心聲〉 以批判學生運動(作者為署名「孤影」的敏洪奎),而時為政大學生的李筱峰則於《大學》雜誌撰文反駁。三十年後,兩位作者相認深交,成為時常交換意見的好友——兩人時有價值落差,吵得不可開交外,卻也產生許多共識並修正各自立場,最終集結成書。

長遠來說,這些深入彼此日常的工作,也可視為鋪設媒介(media)的延伸。因此這是對夥伴們說的:事實(facts)是場地,對話才是運動。在這個有國民便當卻無公民便當、有city cafe卻無community cafe的島上,身為少數,我們沒有殺球的餘裕。幾篇文章無法鬆動的價值,或許可以趁著年節團聚的時日,透過共同生活與感受、透過長期的理解與探索加以著力。若你在家庭中也是少數,不妨和家人「吃一碗太平飯」,聊聊這一年來他們所關心者為何、面對的困境為何,也許從中,便能發現更多細碎發光的線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