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街頭陳抗統計趨勢圖告訴我們的事

友善列印版本

2014年大大小小街頭運動,從年初太陽花社運,至年底國道收費員的抗議,過去這年在台灣社運史上畫下一場不可抹滅的歷史新頁,蘋果日報於10月18日報導年度集會遊行統計資料200萬人次參加街頭運動,筆者透過幾張統計趨勢圖,試圖去說一個台灣社運史的簡易統計故事。

何明修(2001)探討台灣環境運動在民主化階段(1993-1999)的發展,其中即指出社會運動只有在政治機會不完全封閉與不完全開放的條件中,得有其發展的機會。圖一的趨勢圖正好刻劃了過去社會運動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發展。

首先可以發現,在過去20年的抗議陳情活動的次數,並非每年的抗議頻率都維持在高張力高頻率的情形,約略兩年甚或一年,抗議次數有非常明顯的下降。若我們將抗議的頻率看作社會力的展現,的確社會力的下降表面上看似當年國泰民安,其實若主政者未能體察民意,這只是為下次的社會力的爆發作沉潛與準備。

1993年的社會運動為李登輝執政時期的最高峰,當年大小運動次數超乎8000場,相當驚人,其中包括一連串與環境有關的社會運動。而這正是1993年至1999年的政治民主化,導致社會運動的制度化的結果(何明修,2001)。

再者,圖中也發現在馬英九總統主政過去時間,2010年這年,有一個明顯的社運抗議次數高峰,那年有國光石化、苗栗華隆關廠工人、苗栗大埔土徵朱阿嬤喝農藥自殺…等等,社會運動抗爭全台遍地開花。前有2009年野草莓學運抗議集會遊行法修正,後有2011年海協會陳雲林來台,使得2010年的台灣社會度過相當不平靜的一年。

進一步的,抗議的類別相當多,從社會性、政治性到經濟性、國際性的抗議訴求。筆者將社運中訴求「兩岸國際類」的抗議類別以及「經濟貿易類」獨立呈現出來討論。有個有趣發現是,過去這10年兩岸互動的過程中,重要事件發生當年都有相對多的兩岸國際類抗議事件。如連戰前副總統於2006年至對岸舉行「國共經貿論壇」,2011年海協會陳雲林先生訪台,都在台灣社會中產生震盪,這或許正意味著台灣社會仍有一部分群眾對於兩岸關係交流的緊張與不安,但是隨著兩岸密切交流與認識,如此趨勢是否對於群眾運動有所影響,值得密切的觀察。

而經濟貿易類的社會運動訴求,往年從李登輝時代至陳水扁時代,每年的抗議件數約在100次左右,但可以發現在2011年有個高峰,即是與ECFA的簽訂有關。另一方面,為何經濟貿易類的社會抗爭一直無法有數量上的增加,這或許也跟議題理解容易程度有關,並非所有民眾能夠輕易地瞭解此類抗議訴求所想要表達的含義為何。

在討論上述台灣社會運動的趨勢圖,一同回憶過去這幾年的台灣社會運動發展。明顯地,台灣公民社會運動發展漸趨成熟,這也是為何當過去這些年的抗議次數未見明顯增加,甚至參與人數並無明顯增加,但是搶佔新聞版面、民眾關注度是高的,我們或許可以大膽認為,社會運動的「質」已經超乎「量」所可以呈現。無論是全國的議題如服貿貨貿、同志婚合法化議題,到地方的苗栗大埔、桃園航空城的抗爭,這些都同樣地受到全國民眾的關注。

上述公民社會成熟所帶來的社會現象,代表著社會運動以及社會運動團體的訴求、理念,漸漸在民眾的心中種下種子,甚至逐漸茁壯當中。網路資訊的發展以及媒體的關注,不論是反對或是贊成社會運動的抗議訴求,在過去這幾年網路上、口語間的討論越來越常見,這都是期望公民社會發展的每個人所樂見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