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想想】荷蘭的單車文化可以複製嗎?綠色交通在台灣的理想與現實

友善列印版本

近年來,為了因應全球暖化,台灣社會開始浮現倡議綠色交通的聲音,「單車」(又稱自行車、腳踏車,後文混用)常是最令人期待的項目之一。提到單車,我們很快就會聯想到號稱「自行車王國」的荷蘭,有許多政策建議都也都以荷蘭為主要效法對象,認為如果台灣政府願意積極努力,學習荷蘭建立腳踏車專用道,輔以完善交通法規,以及健全相關制度,那麼建立台灣永續環保的單車文化指日可待(註 1)。

 

來到荷蘭求學超過一年,每當騎著腳踏車來來去去,筆者心中往往也叨唸著「荷蘭能,為什麼台灣不能?」多數台灣人也像荷蘭人一樣從小就學會騎腳踏車(尤其是台北以外的城市,因為較少公共交通工具,騎車上學幾乎是必備技能),那麼台灣單車文化全面普及的門檻似乎較低,而且,如果台灣辦理 Ubike 至今成績不俗,那麼讓腳踏車成為台灣人的主要通勤工具,似乎僅有一步之遙而已,不是嗎?然而,當筆者騎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幾經思考與觀察、再加上一點點的數據考證,卻得到不甚樂觀的結論:台灣要從 Ubike 這種休閒式單車文化變成通勤式──單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單車文化,仍有不小困難需要克服。

效法荷蘭在社會層面的軟硬體做出改善,的確可以提昇單車行駛的安全與方便,進而促進台灣單車文化的成熟,但是複製荷蘭經驗的真正困難並不在於這些「社會環境因素」,而是在於「自然環境因素」:台灣與荷蘭的地理環境並不相同。可惜的是,在許多相關討論裡,自然環境因素很少被提及與注意。

先談氣候問題。大家都知道台灣天氣炎熱,但與荷蘭相比,究竟如何?筆者提供一個簡單的數據:根據 1981-2010 的統計(註 2),台灣年平均溫度是 23.2°C,荷蘭則是 10.1°C──兩者相差 13°C有餘。即使是荷蘭最熱的七月夏天,平均高溫也僅 22.8°C,但台灣卻是 32.3°C!不難想像,相較於荷蘭,台灣單車行者與溫度的對抗是何其艱辛。另外,也須考量到兩國城市的不同特性。台灣都市除了建築密度偏高之外,多數房屋建材都是容易蓄熱的鋼筋混凝土,加上土地含水量較低(因為柏油路和建築物都不透水),以及夏天冷氣空調向外排放熱氣,容易形成都市溫度高於周遭地區的「熱島效應」(註 3);相反地,即使是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建築物密集程度也不如台北,而且仍以磚造為主,加上擁有渠道──荷蘭著名景觀──調節溫度,因此沒有明顯的熱島效應讓氣溫「火上加油」。顯然,這樣的氣溫差異,使得荷蘭城市中的單車旅程往往舒適怡人,但在台灣卻難免狼狽地汗流浹背。或許會有人問:但是荷蘭冬天比較冷啊!的確,冬天的荷蘭有時還會下雪(1981-2010 荷蘭平均低溫是 6°C──其實還可以),但是我們都知道,熱比冷更難處理,冷了就一件一件衣服往上加,但是熱了總不能一件一件往下脫──到底吧?!

另一個氣候問題,則是降雨。在荷蘭待過的人,都知道荷蘭很常下雨,因此雨衣算是基本配備,就連荷蘭人都愛抱怨下雨天。不過,荷蘭的雨通常不大,毛毛雨居多,尤其是冬天的時候,一件防風防雨的 Gore-Tex 外套就足以應付。個人經驗或許不準,所以也來看看數據:同樣根據 1981-2010 的統計,荷蘭年平均降雨量是 832.5mm(毫米),但台灣是 2268.2mm──將近荷蘭的三倍!再來看看每年平均下雨(≥ 0.1 mm)天數,荷蘭是 184 天,大約每兩天就有一天下雨,台灣則比較少,只有 140 天。做個簡單的計算就可以發現,荷蘭下雨天的平均雨量是 4.5mm(832.5÷184),台灣則是 16.2mm(2268.2÷140),換句話說,台灣雨勢大概是荷蘭的將近四倍!這其實也是不少留學生的共同經驗,在荷蘭一件輕薄雨衣或 Gore-Tex 就可以安然過關的腳踏車旅程,在台灣可能雨衣雨褲加雨鞋到最後衣服還是進水…

最後一個問題在於地形。眾所周知,荷蘭地形的最大特色就是「平坦」,根據《荷蘭不唬爛》──一本美國人與英國合寫但就連荷蘭人都同意的荷蘭「文化手冊」──所言,天氣好的時候甚至可以站在荷蘭的最北端一眼望到荷蘭的最南端(真的蠻唬爛)!數據上,荷蘭有大約 26% 的面積低於海平面,高於海平面一公尺以上面積僅佔 50%。台灣最高的地方叫做玉山,學校都有教,3952 公尺,而且佔據台灣的中央位置;那麼荷蘭最高的地方在哪裡?答案是,最東南方的一座「丘陵」,高度 321 公尺,連玉山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在荷蘭,單車行者通勤時通常不會遇到什麼上坡下坡的挑戰,但在由中央山脈形塑主要地形的台灣,上坡下坡卻是容易遇到的家常便飯,對於台灣的單車行者來說,單車的意義顯然運動大於通勤。

總的來說,在台灣推動單車文化,最大的挑戰可能是地理條件的限制。當然,這不是說台灣絕對無法發展成熟的單車文化,但是若是想從以短程為主的休閒用途、以及以健身為主的運動功能,變成生活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就像荷蘭那樣──或許仍有許多路要走。至少,一定要能夠處理伴隨單車通勤帶來的「汗涔涔」問題,畢竟很少有人願意一天的工作從汗水開始(同時,本來就從事汗水工作的人,還願意流更多的汗嗎?)。面對這個問題,曾經有人建議,公司行號與政府單位都應該提供衛浴設備,然而,假如推動單車文化的出發點是「節能減碳」,那麼這個建議的可行性仍然需要仔細估算,畢竟衛浴設備的大量使用反而可能增加耗能與排碳。

相較於單車,也許機車反而是台灣最成熟也最有綠色契機的交通工具。雖然近年大眾對於機車數量的日漸龐大頗多抱怨,但在前述台灣地理環境的條件限制下,加上台灣經濟從二十世紀中期拔地而起,整個社會也進入現代生活的快速節奏,因此在歷史過程中,機車成為台灣人主要的移動工具或許不是偶然。機車快速方便、價格低廉、省時省力──流的汗當然比騎單車更少──的優點,使得台灣逐漸成為外界口中的「機車王國」。這個早已成熟的機車文化,正是單車文化──不得不面對的敵手。根據許多科技史的研究,既有系統經常擁有比較多的優勢,除非出現重大缺陷或意外,或者新興系統具有巨大好處或誘因,否則使用者通常不會擇新棄舊,而是盡量「待在原地」。面對這樣的困境,或許台灣發展綠色交通的最佳策略,是從機車文化出發,而不是另起爐灶──例如電動機車可能更得值得台灣推動。

撰寫此文,筆者並非想要反對台灣發展單車文化,而是希望在我們決定投入發展之前,能夠清楚探究自身的優劣利弊。我們已經看到,想要複製荷蘭的單車文化,僅僅著眼社會環境因素顯然不夠,自然環境因素也需要被看見、被考量。若不能理解荷蘭單車文化是一個特定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共同結果,那麼我們很容易以為一旦克服社會困難,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同樣地,不管是節能減碳或者其他議題,台灣經常喜歡借鏡國外,但若不仔細考慮台灣的自身條件,那麼所謂因地制宜的「在地化」將會淪為空談,進而產生種種水土不服的奇怪現象。或許,從台灣當前的狀態出發,才是打造適合本地綠色交通的最佳起點。

註 1:網路上找到不少相關文章,例如:〈談荷蘭的單車哲學〉、〈公共自行車鼻祖荷蘭耕耘40年〉、〈荷蘭自行車生活與文化〉、〈荷蘭邁向腳踏車烏托邦之路〉等。另外,在八月底剛舉辦過的青年政策論壇中,也有同學提出類似的建議。

註 2:荷蘭的氣候資料來自維基百科,台灣的氣候資料則來自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台灣的原始資料中沒有提供「整個台灣」的統計數據,因此從各地氣候之數值──但剔除外島與較少人居住的山區──再去平均。雖然荷蘭數據以 De Bilt 一地測量作為代表,而台灣採用各地平均,兩者計算方法略有差異,但此對於結論應無重大影響。

註 3:這也是為何最高氣溫經常出現在台北的原因之一,因為台北是台灣「人工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事實上,台灣社會對於西方建築美學與形式的追求,其實並不適合台灣當地的氣候,而且台灣民眾對於大空間的偏愛導致更多的加蓋與加裝,反而加劇了升溫與耗能的現象(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筆者的碩士論文第二章)。

關鍵字: 單車樂活都市規劃機車荷蘭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