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得不得獎,我還是愛台灣電影

友善列印版本

今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好煎熬,眼看著來到七局下半了,台灣還是處於無安打、被對手完封的狀態。台灣電影的對手是誰,既然是號稱所謂華語電影的影展,對手當然就是香港跟中國,倘若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願意以華語片參賽當然也沒問題,甚至好萊塢要找布萊德彼特來演華語片也可以,但是今年台灣電影的對手就是中國跟香港。眼看著對手頻頻上台,內心實在不是滋味。

但是,類似這種有評審的競賽,在決定評審人選的時候,其實已經決定了得獎名單的風格與喜好,又不像百公尺賽跑,誰跑最快,誰就拿金牌,不管是金馬獎金曲獎金鐘獎,甚至是各種文學獎都一樣,有評審的競賽,只有多數人選擇的問題,就好像選舉投票一樣,贏的人,表示多數人投給他,至於好不好,也要後來吃到苦頭才知道。

除了台灣電影年度傑出工作者之外,還好在新導演與女主角兩個項目勉強避開被完封的命運,但是,台灣電影慘敗嗎?如果就獎項的數目來說,確實是慘敗,跟選舉一樣,這是數人頭的競賽,沒辦法。

但我是個感情用事的普通電影觀眾,深奧的道理和偉大的使命我沒有意見,我仍然覺得台灣電影最迷人,尤其像我這種在國片蓬勃年代成長的小孩,受過許多台灣電影的滋潤,中間雖然歷經慘澹的低潮期,我還是會買票進戲院,因為我覺得唯有看大螢幕才能表達對電影工作者的最大敬意,即使放映廳只有我一人,還是被那些堅持不退場的電影工作者感動著。

直到這幾年,買票進電影院看台灣電影已經不是「含淚支持」而是真心喜歡的娛樂選項了,我喜歡現在的台灣電影走向,真的,甚至覺得很驕傲。

看電影跟閱讀一樣,是很主觀的,喜歡就喜歡,不喜歡的,就算得獎無數,就算在「某某地方」創下幾億票房,也很難勉強自己。有好幾年,台灣電影很會得獎,但是觀眾很難捧場,那幾年,看國片靠義氣,偶爾睡著了,也會反省自己實在不應該,看完之後完全不懂的機率也很高。

沒辦法,畢竟市井小民平常光是賺錢跟應付老闆就已經很累了,所以,台灣電影就呈現極端的兩種類型:很會得獎但票房不好的電影,以及票房還不錯但實在是亂搞一通的電影(大家心裡明白就好,不要說出口,這樣子傷和氣)

漸漸的,我們有李安的《推手》《喜宴》《飲食男女》(我愛死這系列三部片子了,電影台重播幾次我就看幾次),我們有易智言的《藍色大門》,楊雅喆的《囧男孩》,魏德聖的《海角七號》,我們有張作驥、戴立忍、王小棣、鈕承澤、鍾孟宏……台灣電影越來越精采,因為是發生在我們周遭熟悉的人事物,所以才那麼動人。

譬如《囧男孩》那個一號二號跑來跑去的菜市場,跟那個有滑水道的遊樂園,難道不覺得這些場景,比什麼3D特效或爆破場面或黑幫械鬥還要讓人內心突然熱起來嗎?還有鍾孟宏的《停車》,光是張震在台北老社區穿梭,飾演理髮師的高捷在髒髒的洗手台殺魚的情節就讓人整個想要跳起來鼓掌了。

我喜歡台灣電影,完全是因為熟悉,就算只是小品,就算有人說「格局不夠大」,可是,那裡面有自由、有反省跟關懷、不必顧忌任何市場與政治服務,那才是台灣電影之所以讓人喜愛的養分啊!

我喜歡台灣電影這種漸漸活起來的感覺,就算不是什麼史詩大作,也有《昨日的記憶》探討了老人失智的照護問題、《不能沒有你》提醒我們什麼叫做社會不公平、《逆光飛翔》給了我們多麼陽光的力量、《南方小羊牧場》拍出多麼可愛溫暖的南陽街、《女朋友男朋友》就算不是史詩但也是橫跨數十年的青春斷代史,何況要史詩級的電影,我們也有充滿歷史人文反省的《賽德克巴萊》啊!

不管得不得獎,我都喜歡台灣電影越來越貼近庶民,也和所謂的藝術保持最舒適的關係,得獎固然很好,有足夠的票房支撐,電影工作者的作品可以被看見,產生共鳴,得到回饋,觀眾能夠從電影得到感動,那才是最重要的啊!

- See more at: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15#sthash.ZDWN7RCd.dpuf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