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往台灣的慢船】台灣能從蘇格蘭獨立公投學到什麼

友善列印版本

蘇格蘭獨立公投結果底定,大英帝國暫時將不會分裂,不用擔心國旗少掉一塊的事。或許這不能簡單的稱為英國的勝利,也不能解釋為蘇格蘭的失敗。但投票日前支持獨立陣營的民調超前,仍是曇花一現,獨立之路終究漫長而艱辛。

如果說有一半蘇格蘭人失望,那麼全世界有不少緊盯著開票結果的人們,也很失望。來自加拿大魁北克、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比利時佛蘭德斯區、庫德族人、圖博、東土耳其斯坦、東烏克蘭以及台灣的人們,都和蘇格蘭人共享獨立的願望,蘇獨的成功對他們而言將是意義非凡。

蘇格蘭獨立公投的模式,無疑會被當作一堂民主課程。近年來獨立建國的南蘇丹、東帝汶、科索沃,獨立過程和之後的麻煩都不少,但人們幾乎可以確定,如果蘇格蘭獨立,將會是個不流血、和平理性的成功典範。幸運的,蘇格蘭民眾也未曾遭受英格蘭以蘇格蘭是「神聖不可分離的領土」、「不排除武力解決」或是「蘇格蘭人從未自己決定過他們的未來,它的未來必須由大英帝國子民來共同決定」這種鳥理由干擾。

像這樣的各自表述、理性討論、投票決定、承擔結果,恐怕是當代對民主形式最大公約數,也是地球村公民對民主最普遍的想像,蘇獨是很好的示範。同時面對香港、圖博和新疆問題的中國政府,可能是這之中最尷尬的第三者。

中國官營的《環球日報》表示,如果蘇獨過關,英國將由一流國家成為二流。但中國真正擔心的恐怕不是英國的國力強盛與否,而是蘇獨成功對其轄下各地獨立運動的無形鼓舞。

本次公投雖然醞釀期間長達兩年,但似乎從未被強力操作為國族主義的對決。蘇格蘭和英國並不像其他「分離主義」地區有著語言、宗教和種族等巨大的意識形態差距。

相反的,有人將蘇獨公投形容為史上首度針對收入不均和財富差距的公投。儘管英國本身貧富不均的問題就很嚴重(在34個OECD國家中排名第28),更進一步說,財富不均是全球性現象而非蘇格蘭獨有,但許多分析認為,階級意識確實在蘇獨運動中扮演角色。同時,較多年輕人挺獨,年紀大者傾向留在大英帝國,也流露出一定程度的世代差異。

蘇獨公投,除了結果竟然很巧的和所謂台灣藍綠版塊比55%比45%差不多之外,身在台灣的我們還可以有很多觀察角度和思考。

首先,蘇格蘭獨立之所以讓選民有著各種掙扎,部份原因在於它是不折不扣的「分離」。雖然蘇格蘭自1999年起就有自己的國會,並主掌教育等部份政策,稱得上自治,但要談到真正的獨立,還要考慮貨幣、核武、北海原油收入、國防和原屬英國的軍事基地、企業營運、歐盟等等議題。

很有趣的是,在眾多獨立運動地區中,台灣是最具備獨立建國條件的一個。在理想的條件下,獨立建國的台灣幾乎不需要作任何調整。當然,台灣面對的問題、國際情勢和其他地區不同,但重點是,台灣人是否認為,尋求任何積極形式的獨立後,有助於自己的未來。如果答案為是,人民卻沒有任何行動,那就很值得玩味了。

最後影響蘇獨決定的,除了「盡量不要改變」的人性習慣之外,經濟有可能是主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企業主透露可能因獨立而將總部遷往英格蘭之後。此外,挺獨陣營未能明確描繪蘇格蘭經濟的未來,也是原因之一。出生於格拉斯哥的知名教授弗格森(Niall Ferguson)就在媒體投書反對獨立,他說,蘇格蘭經濟自1980年代以來不振,除了佘契爾夫人打擊工會的政策之外,很大原因在於以重工業和製造業為主體的地方經濟未能轉型,註定要經濟蕭條,和是否獨立沒有太大關係。

最後影響台灣大選結果的,也往往是經濟和企業主態度。這透露出人們對經濟的心態,似乎還比起政治要來得保守得多,因此恐懼因素極容易發酵。如何確保經濟未來,並成功的說服民眾,讓選民有自信的作出決定,是台灣反對黨和獨派都必須著力的。

公投結果,確保最後以紅紅兔眼姿態站台拉票的英國首相卡麥隆,不致於擔負導致大英帝國分裂的歷史罵名,但這不代表人們對他沒有任何責難。

已經有人開始痛斥卡麥隆自掘墳墓的數項錯誤,第一,兩年前低估挺獨運動的能量而答應付諸公投,而且答應將投票年齡降低至16歲;第二,輕率同意公投題目為「蘇格蘭是否應成為一個獨立國家」,而且把賦予蘇格蘭更大稅賦等權力的另一選項拿掉,致使挺獨陣營得以站在利於宣傳的Yes一方,反獨者被迫要站在被動的No。

如果連英國人都出現這種言論,可以想見台灣有關鳥籠公投法、公投審議委員會、公投門檻和公投題目擬定的爭端,是多麼具有正當性,而不僅只是無聊之舉。

期待以公投建國的我們恐怕必須了解,公投是多麼大型的作戰,沒有百分之百的準備,寶劍不應出鞘。魁北克獨立運動公投,在經過1980、1995兩次之後,下一次還不知道在哪裡。相同的,儘管大家都相信蘇格蘭獨立運動不致於因此消失,但經過兩年的作戰,需要多久的休養生息,誰也不知道。

表態反對蘇獨的英國《衛報》,在社論中寫著,如果連蘇格蘭人對獨立的意見都如此分裂,要怎麼讓其他人真心的支持和祝福蘇獨?確實,即使今天蘇獨以51%比49%過關,獨立的蘇格蘭將面對什麼樣的未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