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馬想想】柯震東震出我國毒品政策的爛瘡

友善列印版本

柯震東效應

柯震東在中國吸毒一案震驚了媒體界,也開啟了許多辯論,如毒品合法化問題,中國法治問題等等,然而在這些混戰當中,最讓我注目的卻是這篇新聞:

「藝人柯震東、房祖名在大陸涉嫌吸毒案,引發全台聞毒色變;新北市教育局今天在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中提案,希望在新學期開學針對高中以下學生進行健康檢查時,增加尿篩毒品項目,藉此維護學生健康。」(節錄自新聞

雖然最終提案不成立,但讓人手心發汗的,是新北市這陣子一連串的政策,先是要求國高中配置CO(一氧化碳)檢測儀,藉以檢測學生有無吸煙,再來就是提出驗尿驗毒項目,並針對「有疑慮者」做檢測。這些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政策,正正揭開了我國統治技術的爛瘡。

毒品問題。我們可以怎麼做?

A.    毒品非法化,抓起來鞭就對了。
B.    將毒品除罪化,對有毒癮者予以協助,並對毒品管制。
C.    尋找吸毒的社會原因,減少吸毒的個人動機,然後予以協助。

當然A政策是最差勁的政策,也是美國1970年代所採取的政策(War on Drugs)。過了這三四十年,相信現今沒有一個犯罪學家認為A是一個適當的政策。尤其是當年美國因執法偏差所造成的監獄現象,以及其衍生的身體疾病與破碎家庭,更使特定種族陷入泥沼,現可說是現今美國犯罪學界最棘手的問題。

同樣的問題複製到台灣,就是階級的執法差異。柯震東案之所以令人震驚,就是這些事情鮮少浮出檯面,因此即使高階級者吸毒有普遍化的趨勢,但卻鮮少被繩之以法。相反地,低階層者的吸毒不但經常被針對,甚至在還沒被吸毒前就已經被貼上標籤(例如新北市認為吸煙者可能會吸毒),最終我們看到的,就是毒品執法所造成的階級差異。當今天你看到一個柯震東吸毒被捕,同時間你沒看到的是數百個,對你來說沒名字的一群人---因為吸毒被捕,然後走上絕路。

也就是說,其實新北市想要做的,是比A政策更噁爛的事。原本刑罰化(A政策)會造成的階級差異至少要等到刑罰系統開始啟動才會開始,現在新北市的想法卻是想要提前在學校就開始做出差異化。在學校就先把一些既定的刻板印象揉合成一個「犯罪嫌疑者印象」,進而做出篩選。而篩選之後卻又不是走B政策的協助路線,由於吸毒並未除罪化,篩選之後勢必走上「懲罰」一路,而我們又必須清楚的認知,現階段搭配監獄的矯正政策與福利政策多半是失敗的。這種政策,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反正這些人早晚都會去吸毒,先揪出來也好!」只是誰是「這些人」?中輟生、適應學校不良者、吸煙者、非行者的印象可能就會在政策執行者的腦中漸漸浮現,此時這些人吸不吸毒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人已經準備被乾淨的學校與社區所排除。

至於C政策,例如研究毒品/黑道/性交易/地方文化等等的毒品販賣結構,對這些政客們來說只是笑話。政府有正視過台灣從30年代以來的毒品交易結構嗎?有研究經濟壓力(如就業)所造成的毒品供給嗎?有想過經濟問題所造成的不同階級的毒品需求嗎?有田野過地方文化所造成的毒品壟斷與毒品搶劫嗎?有連結過監獄文化與毒品文化嗎?有思考過底層文化所不能享有的資本與毒品的連結嗎?為什麼毒品的問題出來,政府只會大叫處罰,然後覺得不過癮,還想要早點在學校把所謂「吸毒者」揪出來?

如果B政策的除罪化對某些人過於偏激,那麼台灣至少可以效仿某些國家,建立社區中心,提供吸毒者毒品與乾淨的針頭,並導入社工機制予以協助吧?無奈我國不但相關法令不足,也沒有完善的私人機構配合,加上政策最終以懲罰為導向,更是雪上加霜。

到底什麼才是毒癮?

其實,會成癮的東西太多了。我就認識一位對鋼彈模型成癮的傢伙,為了買模型而犯了輕微的竊盜罪。不過,我們當然不會因為這個竊盜案把「模型癮」訂成一個犯罪,因為沒有什麼企業或組織壟斷模型的利益,政府也無須對模型成癮的人做出道德的宣告。相反地,人們多買一點模型,沈迷於消費當中,還可以忽略政府無能的問題,把這個當作犯罪實在沒什麼必要。

到頭來,能夠決定什麼是合法的癮,什麼是非法的癮,都是歷史上政府透過法律所延續出來的霸權。有些東西即使成癮到著迷了,也不會怎樣,因為這些成癮的東西符合當代價值與文化。例如現在的台灣有「禮貌癮」,是一種看到人不禮貌就要死的病,還有「中國癮」,是一種看到中國膝蓋就自然彎曲的病。這些癮不但戒不掉,政府更提供大量的資源與案例讓大家繼續成癮。得了這些癮的立法委員們因為頭腦的偏差無法正確審核法案,吸了這些毒的官員們看到學運人士也會失心瘋地追打。但我們的法律告訴我們,這些癮都是合法無誤的。真正的統治力量,就是決定什麼是合法癮的語言力量。

話說回來,我們還是可以抗拒這些法律的言語力量。而針對毒品的話語,我們也可以抵抗。首先,把毒品和藥品劃上等號吧!如果能夠正視毒品只是藥(Drugs),我們就可以更深入去解決這個用藥背後的利益與階級的糾葛,我們要宣戰的對象,不是「用藥者」,而是針對用藥者為何選擇(或被迫使用)某些藥品的原因做出檢討,並使用積極管制的方式達到用藥的安全與平衡。如果官員沒有動機做這些類似C政策的長期規劃,那麼至少不要延續排除與懲罰的動作,因為這會造成惡性循環---短期之內或許讓人民有「乾淨」的感覺而獲得選票支持,但最終階級與利益的爛瘡不但繼續存在,反而會爛得徹底,無法治療。

關鍵字: 大麻性交易柯震東毒癮毒品黑道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