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往台灣的慢船】南方並不遠

友善列印版本
7月最後一天晚上,高雄市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氣爆事件,造成20餘死亡,近300人受傷,舉國同悲。前一週,澎湖復興航空空難事件,造成48死。再更久之前,屏東小琉球「廣大興28號事件」,還有莫拉克風災的小林村事件。
 
圖說:高雄市市景。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在一個理想國度裡,如果人的幸福不應該因為他的性別、種族、出身,那麼他更不應該因為出生或居住的區域而更幸福,或更不幸福。我很了解,這在現實世界中是不切實際的烏托邦幻想,但每當類似新聞事件發生,這就是出現在心中的念頭。
 
天災人禍當然不只發生在中南部和離島,北部也會有。大家想必也都猜得到我想談論的題目,不外乎南北差異啦,重北輕南啦,或是城鄉差距。應該也有不少人認為,從高雄氣爆這可能是人禍的事件扯到南北差異和區域發展,未免也太牽強。
 
或許,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為,這對我而言是很personal的感受。
 
對成長於中部,在北部求學、工作甚至落腳的我來說,大學時期和來自南部的同學們成天混在一起,是一種奇妙的感受。生命中的種種失落、悲傷和寂寞,總能夠被這群爽朗、樂天的南國男孩們在瞬間化解得煙消雲散。我總是一邊想著,是什麼樣的環境和DNA,能夠讓他們具備如此療癒的達觀和人生觀,一邊暗地裡感謝他們陪我走過那段歲月。
 
之後讀台灣歷史,了解台灣民主進程,在台北工作、生活、觀察,我開始了解,為什麼有人說紐約在美國自成一國,為什麼那年在離開曼谷的路上,那個泰國人開玩笑的說:「我們現在離開了Republic of Bangkok,歡迎來到Kingdom of Thailand。」
 
顯然,所謂的首都觀點或大都會觀點,所謂的「天龍國」,並不只侷限於台灣。慢慢的我也開始覺得,離開了台北,才是The real Taiwan。
 
高鐵真的讓台灣西部成了一日生活圈,小睡片刻,就足以揮別心頭的緊張抑鬱、吸來沈重的空氣、頭頂的灰暗,迎來開闊的天際線、驕陽和更加自由的奇妙感受。
 
然而應該被談論的,絕不應只停留在個人式的小確幸上。對多數人而言,台南、高雄、澎湖和台東,難道不比想像的更遠,不比兩小時的高鐵路程更遠?我們終日在電視上看到的,是全國性的黨政新聞,然後是台北市,然後是新北市,其他地方都排在遙遠的名單下方,彷彿沒有美食、奇人軼事、天災人禍,這些地方的新聞就完全擠不上新聞似的。
 
哦,我忘了,沒有記者就不會有新聞的。當幾乎所有媒體都沒有澎湖駐地記者,如何期待能有迅速正確又紮實的空難相關報導?當幾乎所有媒體都緊守全國性新聞陣線,裁撤地方編制,讓一名記者的管區能夠比立委還大好幾倍時,我們如何期待地方政府受到相同於中央政府與部會層級的監督,如何能作到前美國眾議院議長,民主黨籍歐尼爾(Tip O’Neill)所說的:「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政治(All politics is local)?」
 
高雄市過往犧牲了它的區域發展和市民健康,以重工業城的身份為台灣作出重大貢獻。時至今日,即使它打開了港口,全力試圖降低重工業對城市的影響,仍在付出代價。人口 278萬的高雄市,難道新聞份量應該和269萬人的台北市與395萬的新北市差距如此之大?難道不該獲得更多注意?更別提中央統籌款和補助款分配了,台北市在2011-2013年每年平均分配的統籌分配款為344億,新北市245億,而高雄市是234億。
 
如果連高雄市都如此,其他城市鄉鎮和離島又如何? 「真正的台灣」,卻是沒有人注意、缺乏媒體監督,很多時候不存在多數國民生活中的台灣,這有多麼諷刺?
 
如果我們有同理心,還認為大家都是同一個國家的國民,如果我們還抱持有一點理想,從政府到媒體,從政策到預算,恐怕都應該多一分思考。中南部和離島不應該只是北部廣大居民度假、清洗都市塵囂的去處,更不應該只是「鄉下」,不該只是Google Map上的一個地名。
 
南方並不遠,我們不該讓它那麼遙遠。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