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台北機廠來當美術館,適合嗎?

友善列印版本
台北並不缺乏美術館,但台北缺乏的,卻是這個城市的足跡與記憶。
 
今年的5月21日,台鐵台北機廠開發案進行都委會審議,會議中討論了台北市文化局劉維公局長急欲通過的奧賽美術館計畫,會中多位委員抨擊台北市文化局不尊重產業遺產,因此都委會將整個開發案退回。
 
面積廣達17公頃的台北機廠,是台北市內相當珍貴的工業遺產(作者攝影,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台北市文化局一直想要將台北機廠改造成北美館二館,又劉局長曾在城市博物館論壇裡,一直強調台北市府不會「放手」臺北機廠,而且一定要「拿下」臺北機廠,來做為他們規畫十年的美術館,但這樣的構想適合嗎?台北機廠興建於1935年,占地19公頃(目前為17公頃),由總督府鐵道部速水和彥技師主導設計,當時台鐵因原本塔城街的台北鐵道工場已近飽和,所以就在松山興建新的鐵道工場,直到2012年06月因機廠遷至桃園富岡,長達77年的歷史才告一段落。
 
建於1930年代的組立工場,其大跨距廠房相當特殊,且大量採用型鋼做為建築體的結構,台北市府欲將此改成美術館展場(作者攝影,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經歷了七十多年的時光,台北機廠內部的維修廠房相當完整,而且機廠內有日本時代、戰後美援時代、以及柴電與電氣化時代興建的建築物,光是建築就已是台灣百年來的工業縮影,更遑論是1889年大清台北機器局使用過的蒸氣錘,以及棄置在台北機廠內,於1978年自英國引進,為台灣第一代電聯車的EMU100型電聯車組,走到哪裡都是工業遺產的珍貴寶物。除此之外,台北機廠內更是隨處可見當年的最新科技,由於當時是以蒸氣為主要動力,所以廠內的維修機械或是大型吊臂,都是使用蒸氣來推動,而產生的熱能更是毫不浪費,導引至大澡堂內把水加熱,讓台鐵的員工經過一整天的辛勞之後,都可以來到這裡泡澡,消除疲勞。
 
 
(上)1889年台北機器局時代的蒸氣錘,致今仍可以正常運作,
(下)利用原動室燃燒鍋爐所產生的剩餘熱能,將水加熱後流入大澡堂,就是台鐵員工消除疲勞的最佳場所。(作者攝影,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由於台北機廠維修的都是鐵道車輛,所以廠房相當巨大,如組立工廠等在1930年代興建時,都是採用綠建築的型態,具備大面積的窗戶與通氣設備,不但不需要太多照明,廠房內也相當透氣通風,讓工人們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下作業,種種都可以看出先人的智慧。然而這樣完整的工業遺產,台北市政府卻只想將這片土地分割,不但將部分土地挪為商辦、賣場、飯店及住宅之外,剩下40%的古蹟與公共回饋區域,則是規劃成「創意文化專用區」,也就是台北市府一直很想搞的台北版奧賽美術館了。
 
奧賽美術館位於法國巴黎,原本是建於1900年的奧賽車站,1939年停用後在1986年改建為美術館,這是台北市府想將台北機廠塑造成北美館二館的原點。但台北機廠能夠跟奧賽美術館一樣嗎?奧賽車站之所以能夠轉型成美術館,其關鍵是在於主建築本身是車站,屬於密閉式空間,然而台北機廠的廠房為開放空間,且為了通風與採光,所以做了許多特殊的設計,這些對於美術畫作與展品,都是很大的挑戰,因無法像密閉式空間一般進行嚴苛的溫溼度調控,如果為了這些部分要大幅改造已列為古蹟的廠房,不但耗費金錢與資源,又將珍貴的工業遺產變成四不像,對台灣民眾而言都是極大的損失。
 
也因此,台北機廠最適合的,還是屬於他的交通博物館,大跨距廠房適合蒐藏曾經出現在台灣的各式鐵道車輛,而部分的開放空間,除了可以展出如灰狗巴士等舊型車輛之外,甚至於可將桃園機場航空科學館所展示的飛機,遷移至此,至於總辦公室可以成為資料蒐藏與展示,這些都比展示藝術品更適合吧。今年聯合國即將指定位於日本群馬縣的富岡製系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其指定原因為此地完整保存了19世紀的絲綢工廠,並讓後世能夠了解當年日本絲綢對於世界的影響。而台北機廠其完整性更勝於富岡製系場,而廠內文物的精彩程度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台灣有如此完美的工業遺產,難道要讓他任憑官僚們宰割嗎?
 
目前仍然放置於台北機廠內的台鐵第一代電聯車EMU100,除此之外,許多報廢的鐵道車輛目前仍然棄置於機廠內。(作者攝影,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且世界各先進國家都擁有大型的鐵道交通博物館,展現該國的工業與交通科技進步的歷程,但台灣呢?身為台灣的首都,為何這個都市的官員們,腦袋是如此的空泛?這些人號稱是高知識分子,但人文素養居然是如此的薄弱,只想蓋「美術館」,自以為美術館、文創商圈就是文化的表徵,更甚者是只為了賺錢。
 
殊不知一個城市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擁有多種不同的面向,台北市不缺美術館,台北市也有一堆文創商圈,更何況,台北機廠的隔壁,已有一座松山文創園區了,但台北市缺少的是建構這個都市,最重要的一個元素——「交通」的足跡,因為不重視,又沒有文化素養,才會一切向錢看,難道台北人還要如此姑息下去,讓這個城市成為一個只有空殼沒有內在的群聚地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