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需要對過去三七開

友善列印版本

《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又即將要在立法院闖關,這回國民黨搬出過去民進黨政治人物與縣市首長發言,挑戰他們對於自由經濟概念前恭後倨。民進黨雖回應國民黨刻意斷章取義,卻又對自己要哪一種自由貿易含糊其辭,甚至無法抓緊契機向台灣社會以「三七開(三分有錯,七分有功)」 方式,坦白承認過去執政雖然建立台灣主體性有功,但對促進更公平的自由貿易框架不足有過,令人遺憾。

藍綠兩黨迷信自由貿易有其兩個歷史因素,其一是兩黨都片面認為台灣奇蹟關鍵在於開放自由。但台灣發展需要放在一個冷戰資本主義的脈絡,是美國同意,亞洲四小龍才有機會接收美國當時不想要的產業,不然台灣、南韓與新加坡既不是石油生產地,也不是石化產品大宗消費國,為何有如此龐大環境汙染石化產業?也因為冷戰需要亞洲四小龍,所以美國才只能放任台灣等國威權獨裁領導人壓制工人與控制社會,換取便宜勞力支撐出口產業。

其二是從八零年代開始的台灣政黨競爭,正巧與全球新自由主義橫行時間相仿。新自由主義就是從一九八零年代英國柴契爾首相與美國雷根總統開始,他們主張市場機制萬能、資本流通掛帥,並在美國獨霸的國際架構下,將新自由主義推展成為「所謂的」全球共識,當時最流行的政策就是國營事業民/私營化,打擊工會,優廉吸引外資,利率與費率全面市場接軌等。

國民黨本來就是冷戰美國扶持,信仰新自由主義並不意外,但是民進黨在崛起過程中,卻不假思索流行地跟風親近資本與主張市場萬能。所以兩黨執政期間,接續將許多重要國營事業給予逐一民營化。另外兩黨都推青年購屋貸款,等於是假藉青年圓夢,用央行的錢補貼房地產開發商。過去民進黨八年就是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難怪兩黨教科書對於自由貿易等修辭都一樣歌功頌德。

民進黨真的是欠台灣社會一個道歉,這也就是筆者建議民進黨須要效法共產黨對處理毛澤東「建國有功、文革有過」的態度,誠實面對自己過去八年執政對台灣社會「建立台灣主體意識有功,加速偏差全球化有過」的三七開作法。同時筆者試舉以下三例拋磚引玉(內部整備、配套開放、另類全球化等),建議當成台灣社會討論的可以兼顧公平自由的全球化架構一個起點。

首先,開放前應該先盤點台灣社會是否已經具備因應條件。這幾年台灣經濟成長但薪資沒有上漲,關鍵不再於台灣有無全球化,而在於勞方有可以與資方談判薪資成長的勞動團結權;投資有限卻土地浮濫爭收,關鍵也不在於台灣有無全球化,而在於台灣的土地法規面對貪婪資本擴張時,有無一定民眾知情與談判權;這幾年房價高漲,顯示台灣現行住宅政策連應付國內投機禿鷹都搞不定,更遑論一旦開放全球投資肯定讓過熱的房市火上加油。這些社會發展的準備與否,再再決定一個國家在自由化過程中是否可以讓經濟成果與露均霑。

其次,這幾年以兩岸交流為主的台灣全球化,讓財富累積在大台北地區,並且與偏鄉離島差距擴大。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兩岸直航與台灣澎金馬等離島航線的一長一消。離島航線經營日益困難甚至漲價,原因在於航空總以市場機制為由,只著眼熱門兩岸航線(尤其是松山對飛上海),而不願意投資服務離島冷門航線。但是大台北地區公車系統,就有熱門路線伴隨冷門路線搭配分配,確保偏遠鄰里仍有便宜運輸服務。台灣應該從開放過程中誰受益誰受害來整體打包配套思考,例如針對特許航空業,陸委會兩岸熱門航線分配時,就應該跨部會納入交通部國內冷門航線因素,這樣就可以避免兩岸通航越多,對離島傷害越大。

再者,開放也真不應該只從市場的角度,而忽略所謂社會面向。例如古巴向玻利維亞與委內瑞拉購買石油,輸出的不是貨幣而是優質的古巴籍教師與醫生,用以協助波委兩國偏鄉地區醫療教育等社會發展。只可惜,讓台灣走出去的口主要推手都只是委由製造業思維為主的經濟部,造成台灣全球化策略太偏重商品互換與資本流通的舊思維,完全跟不上二零零八年之後,全球進步力量刻正推動所謂全球經濟與公民社會連動的新想像。

在總結太陽花運動對台灣三大提醒中,就包括對現行憲政體制失靈、跨兩岸政商聯盟壟斷、以及壟罩在台灣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幽靈。民進黨雖然前兩者議題似乎與公民團體同步,唯獨在最後一項仍混沌未明。但只要民進黨不能勇敢向台灣社會承認其過去執政期間錯誤,就說明其對國民黨的自由貿易與市場經濟政策版本就是欲迎還羞(難怪國民黨消遣說兩黨自經區概念差距不大),所以再怎樣咬文嚼字都不可能得到台灣公民社會信任,也終將與國民黨一樣被台灣公民社會掃進歷史灰燼當中。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