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論劍】從穩健台獨看賴清徳中國行

友善列印版本
中共立場一向堅持台獨和中華民國都是非法的,因此,重要的政界人士一旦登陸訪問中國,台灣社會便都眼睛瞪得大大地看他們遇到這兩個問題時怎樣回應。
 
圖片來源:賴清德Flickr相簿
 
過去藍營人士到中國,反台獨是標準演出,《連胡公報》國共聯手反獨是其中典範。國民黨反獨當然不稀奇,稀奇的是他們對待中華民國的態度。在台灣堅持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主張面對中共時立場一中各表的中國國民黨,到了中國只敢跑到中山陵去表中華民國,好像刻意向中共表態,中華民國只和過世的人連在一起了,中華民國是過去式了,只是歷史名詞了。既然在中國中華民國只是歷史遺物了,所以國民黨人士開口都小心遵守從北京台灣沒有中央政府也沒有總統只有「領導人」的指示;甚至在中國官員或運動員來台參賽的公開場合,以前的馬市長,2008的馬總統都令警察賣力地取締青天白日旗,告訴中國他不但「一個中國,中華民國不表」,而且還要取締中華民國的。
 
至於民進黨人士,在國內,他們對中華民國怎樣也沒辦法像國民黨人士那樣深情地愛,甚至還有認為國號最好改一改的;但是在海外,或在台灣遇到中共時,捍衛青天白日和中華民國的卻反而是綠營人士。只是,到了中國,過去民進黨人士小心翼翼的程度比國民黨其實好不了太多。直到陳菊市長到北京,才打破禁忌,既說台灣有中央政府,還有個總統叫馬英九,等到他辦高雄世界運動會更進一步在有中國參加的國際場合,讓大會主席邀請馬英九以中華民國總統的名義上台致詞。
 
經這一番演出,陳菊民間聲望猛然竄升到全國第一,迄今未退。
 
陳菊到中國,並沒有遇到中共向她挑戰台獨問題,至於其他民進黨重要人士遇到這個問題時,則多半支吾其詞,說「台灣前途應該交由台灣人民決定」,算是很強硬的了。由於過去民進黨人士幾乎都如此,因此當賴清德在中國回應說,台灣獨立是台灣社會最大的共識,民進黨廢除了台獨黨綱也不會解決台灣社會支持台獨的問題時,消息傳到台灣,朝野同樣震撼。當然有些人─藍綠都有─是嚇壞了,但是一方面台獨早已成台灣社會的主流;一方面,北京對台灣的壓力已經施加得太久了,因此賴清德就像當年的陳菊一樣得到強烈的佩服和贊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適時給他肯定。
 
真有勇氣講出了我們心中的話,社會普遍從這角度肯定他。但是其實他這樣做的意義並不只是展現台灣人的勇氣而已。他這樣做還可以從兩岸互動的長途的戰略選擇的角度來評價。
 
面對中共,一個主張台灣獨立的民進黨政界人士要怎樣處理主權和台灣國家定位?這一直有幾個最常被採用的途徑:
 
1,顧左右而言他;2,主張中國也民主化了再談統一;3,只強調自已的立場是尊重台灣人民的決定;4,強調中國應該尊重台灣的事實獨立,則台灣應該放棄法理獨立。
 
這些處理方式大體上有長短程的雙重目標考慮:
 
a,在見面的當下,避免尖銳對立,至少避免彼此尷尬;
b,在長期的戰略方面,讓北京認為處理台獨沒有急迫性,甚至讓北京感到台灣沒有堅決的台獨意識而因維持了統一的信心的同時願意維持台海的和平現狀。
 
然而這些處理方式最大的弱點是,這種對自己台獨立場掩掩遮遮的姿態,事實上強烈地為台獨形塑了上不了枱面的「不道德」,甚至是不合法的氛圍。這就讓北京/台灣雙方處在合法正當vs.不合法不正當的位置上了,無論如何,這不是一個對台灣有利的位置,將讓北京對台灣產生有施壓就有效的判斷和對兩岸統一產生不切實的期待甚至棌取有害的政策。這樣做,短期雖然有緩和局面的效果,但不利長期的和平相處;有戰術作用卻有戰略重大的損失。
 
因此,就有另一個不同的戰略,那就是面對中共時,對台獨立場不閃避,但對中共展現互利的善意,避免逢中必反,採取務實彈性的具體政策,簡單地說就是以「立場清晰,態度善意,政策務實彈性」三原則來面對中國,這種做法相對於激進台獨主義者,可以叫做「穩健台獨」。
 
「穩健台獨」並不是新鮮的策略,已經被提出來很久了,(其論述見《世界圖像下的台灣共同體》和民進黨2014年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之四「從四象限盤點藍綠對中戰略http://dppnff.tw/group_data.php?id=225&data=result)但據以實踐的人,非常稀少,知名政界人士採取這三原則登陸中國的,更是施無僅有。如今賴清德算是第一個首開記錄的。
 
這個策略的邏輯是,兩岸分立的現實已經持續了一甲子還多,可見的未來也看不到這現實有被推翻的可能性,因此台灣應該以善意的態度讓北京逐漸習慣兩岸分立及民進黨和台灣主流民意一致支持台灣獨立這兩個現實,這樣,將有助於北京採取更理性務實的兩岸政策,而使兩岸的交往優質化。
 
很有趣的是「讓北京逐漸習慣兩岸分立和民進黨和台灣主流民意一致支持台灣獨立這兩個現實」這一個主張,統治和激進獨派兩極都不支持,因為他們同樣認為北京不可能有這樣的轉變。
 
然而最近的發展似乎證實他們看錯了中共,當遇到立法院不分朝野立委居然一致通過決議要求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到中國時不可以主張反對台獨和太陽花運動兩個出乎意料的衝擊之後,北京終於出現務實地面對台灣的現實態度。
上月底台灣指標民調公司公佈台灣民眾 肯定兩岸是「國與國的關係」的有59.7%等四項兩岸關係民調。5月30日,中國中央電視台破天荒地把四項民調全報導出來,主播並提到太陽花運動,表示「如果不是在台灣的話,恐怕感受不到這些事件對台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和震動,是相當巨大的」。主播在公佈民調前,還先提醒大陸觀眾「台灣的主流民意,與大陸觀點有相當大的落差」。
 
非常湊巧地,央視竟然等於先替中國民眾打了預防針讓他們面對賴清德的驚人之言。不只如此,儘管台灣不分藍綠都有人上電視上替賴清德提心吊膽,但是,國台辦6月11日上午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在記者問到對賴清德在上海參訪提到「台獨」,並稱「台灣的前途由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的說法,中國是什麼態度時,發言人范麗青在照本宣科唸一段「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必須由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共同決定。 」外,她從容回應,「對於台灣人士,無論是誰,以前有過什麼主張,只要現在贊成、支持和參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願意到大陸來交流訪問,我們都樂觀其成。」
 
此外,中方的統戰刊物《中國評論》,還繼續對賴清德中國行大加肯定,説「這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也是一次成功的城市外交。」至於對台獨立場則雖然表態「並不是同意民進黨人到大陸肆無忌憚地推銷台獨主張。」但仍然說「對於賴清德訪問大陸,當然要支持。但是,就此以為賴清德放棄了原本的原則立場,也是不現實的。賴清德今後的生存與發展,還是離不開原來的政治土壤。」態度相當務實。
 
從賴清德中國行迄今明發展來看,可以算是穩健台獨的策略的一次成功的實踐,中國的反應和過去比大有不同,雖然兩岸未來的發展變數仍然既大且多,但是,「穩健台獨」策略已經通過了初步的考驗,這一個對兩岸都有利的策略顕然值得繼續走下去。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