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七年級世代寫給「我們」的父母:請相信你/妳的孩子

友善列印版本
屬於七年級世代,我想以自己和周遭同輩們的經驗,談談屬於「我們」的想法。
 
我現在的身分是研究生,但身為來自中產階級的年輕世代,我要說,多數的「我們」一生多數的重大決定都不是自己作主。小時候,被父母決定送去學鋼琴、畫畫、各種才藝,即使在當時這樣的支出可能對於許多家庭都是不小的負擔,「我們」的父母仍沒有太多遲疑,因為「他們」希望「我們」可以贏在起跑點上。
 
(花蓮女高學生連署反黑箱服貿。圖片來源:黑色島國青年)
 
到了國中,所有才藝活動突然被停止,因為「我們」開始要面臨升學壓力,考上第一志願高中是當時唯一的目標,師長和父母是這麼說的:「念了名校,你以後才會有前途」。好不容易進入高中的大門,開始隨著見識和身體條件的增長,屬於「我們」自己的想法已開始發展和成熟,但仍然清楚的感受到,未來的路要朝向名校大學前進,那些無法擠向名校窄門的人,通通被拋在腦後。
 
你的師長、你的父母、你的親友、你的鄰居仍持續的用學歷來檢視你,似乎這個世界唯有名校才是通往社會的最佳途經。在這艱苦歲月中,只有一句「由你玩四年」成為了最大動機,「我們」期待晉升大學生,最好是名校大學生,如此才得以步向美好的未來。
 
現在想想,當年的自己好像就隱隱約約地懷疑過,那些考不上名校的人,往後的日子應該怎麼過?雖說努力才有好收穫,但如果有人也很努力,卻沒有好收穫呢?在沒有答案的情況中,我開始了大學的生活。
 
此時,我開始發現這些隱約的疑惑不是自招的煩惱,而是最真實的情況。在大學的年代,「草莓族」的標籤開始跟隨著正在求學或是已經畢業的「我們」,「我們」好像既不懂禮貌、又不受教且自視甚高。面對這些指責,多數的「我們」並不服氣,更多人開始思考自己的不足,也努力投入各種課程、訓練與實習以積極在未來投入職場;而當然也有很多人在取得成年人的完整權利後,就醉心於自己嚮往的世界中,逐漸和主流社會多數漸行漸遠,很多人放浪形骸,甚至變成了潛在的社會問題。
 
不過我深深覺得,即使是那些放浪形骸的「我們」,也未必是不願意面對這個社會,相反的,是這個世界和「我們」想的不一樣,有些人因此不願意再努力或是繼續掙扎,選擇了放棄或是逃離,變成所謂的「尼特」、「繭居」、「啃老」。
 
相對於脫離社會的「我們」與努力投入社會的成為中堅份子的「我們」,有另一群人選擇不一樣的途徑︰這個社會不如我意,但我也不想因此改變自己融入其中,那麼我們就來改變吧!所以,這群「我們」開始參與了社會運動,各種各樣的運動,無論只是校園內部的學生權益,地方性的施政,乃至於全國性的議題。
 
就我印象中,最早具有規模的應該是樂生青年,到之後全國各地呼應紛紛開花的野草莓,然後是近年風起雲湧的各類運動與訴求,學生們的身影出現在各個場合,運用自己的熱血點亮這個對於年輕人未來仍舊黑暗的社會。不過,其中的挑戰遠遠大過於「我們」所能預期,尤其是社會運動會碰觸到「政治」,這個充滿禁忌的詞彙。
 
雖然「我們」的成長經驗多數在解嚴之後,但是過往威權統治和治理下,多數的父母仍然謹記「他們」上一代經歷了慘痛後所留下的教訓:「不要碰政治」、「政治很複雜會弄髒一個人」。這些擔憂和懼怕在家長主義的心態下,牢牢的綁在大多數的「我們」與家人之間,家人的擔憂無非是為了「我們」好,替「我們」所做著想,不斷地用「他們」想法灌輸在我們身上,這些想法可能來自於「他們」過去的成功,來自「他們」過去失敗中的教訓,來自「他們」多年來不希望子女輸在人生道路上的殷殷期待︰一份多年來,雖然立意良善卻讓許多的「我們」喘不過氣的期待。
 
因此許多投入的人選擇停止參與,持續在社會運動上努力的人往往要面臨與家人的重大爭執,在這些衝突和掙扎之中,許多的「我們」開始從學校畢業,正式的投入社會,而社會的現實裡再也沒有任何空間可以逃避,終究,「我們」必須真正地決定自己的未來。
 
 
此時此刻,在這個通往未來的時間點,對於「我們」的每一位父母,我想說︰
 
眼下,台灣面臨了一個對於未來關鍵時候,近日的結果將決定之後國家未來十年,三十年甚至是五十年的在國際關係、經濟政策、社會議題上的方向。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不只是一個由政府規劃的自由貿易協定,它就和其他每一個政府大大小小的決定一樣,會切實地改變我們生活、社會和環境,還是近幾年最具有威力的決定。因此「我們」必須要自己去面對自己的未來,而無論結果是苦是樂,是憂是喜,都是「我們」必須承擔的。
 
過往,「你們」一切的付出造就了今日的「我們」,可以說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們」;同樣的,「我們」今日做的決定會影響往後自己的子女和所有未來會加入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我們」必須為此負責。在此我懇請每一位養成「我們」的父母,請相信「你們」的孩子,這群由「你們」所造就的「我們」正在對未來做出屬於自己的決定。而其實,當面對這個國家與這片土地的未來時,「你們」和「我們」都是『我們』。
 
 
 

作者